加载中…
个人资料
风流过眼
风流过眼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6,667
  • 关注人气:5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间福报发表:打铁与奏乐

(2020-10-20 11:23:24)
标签:

娱乐

文化

历史

音乐

随笔

分类: 文苑漫笔

  说到打击乐,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锣鼓,东西方各民族几乎都有,而且形制与形式多样。在我国古代,锣与鼓这两样东西,初始并非用于奏乐,而是作战进退之号令,所谓击鼓冲锋、鸣金收兵。也包括官府出行,鸣锣开道。到得后来,锣鼓的功能逐渐演变为表演了。早期如三国时期的祢衡,击鼓的艺术水平很高;近代如传统保留曲目《十番箫鼓》,被佛门道家称之为“梵音”。合成词“鼓舞”,既可理解为踏着鼓点起舞,也是一种民族表演形式,并由此衍生为提振士气的借代词。
  通常以为,打击乐嘈杂,特别是传统戏曲的开场锣鼓,分贝很高,震耳欲聋。其实,这完全是一种误解。打击乐的种类很多,如果说传经布道用的钟磬、梵铃、木鱼等法器以及说书唱曲用的单鼓、竹板、鸳鸯板等算不上打击乐,那么,诸如带丝弦的扬琴琤琮悠扬、多音阶的木琴叮咚悦耳,则是名副其实的打击乐。即便是单一鸣器,组合敲打起来,同样富于韵律美。最为典型的,当属博物馆和古装戏中看到的编磬、编钟了。这些打击乐,只有在宫廷或大型祭祀中得见,所谓雅乐、礼乐。于坊间来说,似乎玩不起、玩不转。但是,坊间自有坊间的玩物和玩法。如陶瓷碗、玻璃瓶之类寻常得见的器具,加水后调好音阶,同样能敲出悦耳的音乐。渑池会上,蔺相如胁迫秦王击缶,不就是敲瓦盆吗?
  微信中看到一段视频,由打铁与抚筝组合而成。当敲击铁砧的声音同弹拨琴弦的器乐融到一起后,和声竟然出乎意料的动听,令人叹为观止。网上视频中,不仅有打铁与抚筝,而且还有打铁与钢琴、二胡等乐器合成的视频,效果同样令人称奇。
  打铁虽然不等于奏乐,但也并非同奏乐一点关系都没有。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领袖人物嵇康,有个癖好就是打铁。须知,嵇康是中国古代十大音乐家之一,也是古琴曲《广陵散》的传人。他不仅有琴曲“嵇氏四弄”和专著《声无哀乐论》以及《琴赋》存世,而且对音乐的体认独到,把琴器从礼义与伦理的附庸地位下剥离出来,由“器”变为“识”,从而走向独立审美的艺术自觉。《晋书》对他评价颇高,可就是这样一位 “龙章凤姿,天质自然”的高士,却“性绝巧而好锻”。说白了,就是心灵手巧,喜好打铁。
  嵇康贫居时,曾与向秀在柳下打铁自娱。有人或问,打铁有什么好玩的?如果你见识过打铁,初通其工艺流程,就会体验到其中妙趣了。操作过程中,师徒二人主从协调,起落有序,师傅时而点击铁坯,时而旁敲铁砧,发出“当~当~滴个~当”的响声,前两下各一拍,后三下合为两拍,中间稍作停顿。徒弟则按师傅敲出的节奏抡大锤,“嘡”的一声砸下去,便是一个回合。打铁过程中敲击出来的金属声,节奏分明,连续不断,如同打击乐二重奏,煞是好听。
  这样看来,嵇康打铁并不全是自娱,除为补贴家用外,也同他喜欢打铁的音律有关。果如此,就与我上边提到的视频重合了。
  谭维维采集、编配并领唱的华阴老腔,已被列为欧洲音乐教科书。看过谭维维领衔演奏的这段视频的人,就不难明白,木块砸板凳都能为唱腔增强节奏感和震撼力,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难道不是天然浑成的打击乐吗?(文/王兆贵)
人间福报发表:打铁与奏乐
  附注:本文发表在《人间福报》2020年10月20日纵横古今/春秋杂论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