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少人看过阿娇的《天使在人间》?
实在没有想到,阿娇会因为一本《天使在人间》的书再次遭遇无数非议,而一切非议的原因竟然是“天使”二字。经历了艳照门之后的阿娇也许不是大家心目中的天使,但难道能够因为一次错误而抹杀一个女孩的天使梦想?
其实,这本书不是阿娇写的,阿娇甚至不是这本书的全部,这是对阿娇的采访,只占一本书的很小部分,想不到却因为阿娇一下子名声大振。不知道是不是出版商的错误导向令人误解了,书上并没有说阿娇就是天使,无数网友为此发怒实在是发错了地方?
劝批评阿娇不是天使的人们好好看看这部书对阿娇的描述,还是看完之后再来评说,不要抓住字眼不放。
【关于阿娇的部分全文】
钟欣桐殘酷勿語
访问阿娇(钟欣桐)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淫照事件发生,外界对其负面评价不断。要一个什么都让人看过的女生面对心理重压之余,还要向陌生人剖白自我,应该有如上口上沙盐,再大力揉擦一番。
然而她还是细述这段期间的感受。
这个忧患并未过去,阿娇说起此事尤感吃力,但被负面新闻折磨得只剩下半条人命的她,仍然坚强面对逆境,并坦然細說一段错爱,以及此刻如何自处。这个访问刊登后,会不会有人断章取义?又会不会有人对女主角多番指控?不知道。但阿娇那份不知何处生出來面对问题的勇气,已足夠你我恻然敬佩,叫听者对人生的阳光与阴暗面,有深刻反省。
事发后
眼前不施姿粉的阿娇虽然有点苍白,但美丽如昔,不过眉宇间的愁容及言談时以苦笑遮掩想哭的情緒,卻叫听者的心有点扎痛。回想淫照接二连三被公开,身为公众人物的阿娇一剎那抓狂,即使现在,阴霾仍未退。
“照片公开后,我害怕得发疯,好想立即离开这地方,避开所有人,但可以走到哪里?整个脑袋都炸开了,难过得只懂不断打电话给妈妈,重复又重复说要休息,千万別要我站出來面对任何人的批評。那段日子天天哭个不停,除了哭,已经不知道可以做些什么,又不愿踏出家门,整个人像困在密室中,好辛苦。”
真的关起來倒好,剩下自己断绝和外界接触,落得耳根清净。奈何阿娇事发后不時上网留意报道,逼得自己知道外界发生什么事。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当然无力叫沉重的情緒得以平复,但阿娇这样做不无道理。
“他们时时叫我不要再看外面的人怎说,因为一定会看到难听的说话。但我一定要知,即使他们有些说话伤人,我亦宁愿在家看后独自不开心,总比走出家门才知外面发生什么事情好。最低限度,自己有个心理准备。”
走出来
巨浪打来,叫阿娇乱得团团转,偏偏她是公众人物,又偏偏她的良知提醒自己要面对观众,结果浪来了,阿娇第一个站出来,比男主角更快走向人群。
“要发声明时真的很惊,当时想其实应该等男方先站出来交待,不然由我先站出来承认这事吗?我又应该讲什么?奈何他没有站出来,而我是组合成员,我一定要顾及阿Sa,不可连累她也避开传媒,影响其工作,所以纵然自己再怕,最后都要第一个站出来向公众交待。”
“记者会当日,我和阿Sa、Mani都很慌,我和Mani事前更服下半颗医生开的镇静剂才走出来发表声明。但吃了也没什么用处,面对现场过百记者,我的口和双手照样颤抖,不过话始终要说,自己惟有硬撑下去。那刻我讲了几句已经很想哭,Mani见状惟有立即拉我离开。其实不是想说那么少,但我真的不知道要交待什么好,而且再持续下去,我一定会受不住压力而当场崩溃,所以我勉强支撑到发表完声明,承认自己做过这事,便匆匆离开冷静一下。”
好傻好天真
肯站出来解释不代表事情能够结束,阿娇决定第一个走出来交待,注定要做第一个箭靶,任人在言论上大做文章。无泪,有人指她无悔意;一句心底话,又被人借此取笑为『天真娇』。说与不说都是罪过。
“我选择不哭向大众交待,是因为我真的有影过这些相,既然做过,又非自愿得公开了,就得认,为此我亦感到很抱歉。特别是支持我的歌迷,当中有小朋友及家长,我知道这事为他们带来失望,为此我也感到很难堪,不知说什么才可以补救。而我说自己很傻很天真,不是指拍照这举动,而是指错爱过这个人。因当时我情绪不稳定,无法把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令大家误会这句很傻很天真的意思。影这些照片是我俩之间很私人的事,我从没有想过要公开给别人看,现在照片流出来了,是一件意外。别人要拿这么私人的事来讨论,我是既无奈,亦避无可避的。但我没想过恨任何人,即使男方亦然。我既然爱过他,无谓怪责他,他已经为这事付出了代价”
“声明过后,有人说我在早前被报刊偷拍更衣照而哭得死去活来,这次反而没有哭,前者是作戏博同情。借此我很想很想大家明白,那次是偷拍,非出自我愿,自然难过得哭出来。”
“又有人说我欺骗歌迷,又说我的声明纯为推卸责任,我真的呆了。难道我每天都要大肆向歌迷公开我私下做过什么什么,不能存有半点隐私?又难道出来交代,承认自己有做过这事,反而是推卸责任?我真的不懂。”
难过,亦要过
其实说什么都没用,基本上私密照被盗后公诸于世要当事人出来交代甚或道歉一番,已经毫无道理可言;再将当时人的话扭曲指笑,这行为更叫人想破脑袋都找不出答案来。但难过都要过,阿娇惟有让时间冲淡一切。
“今日上网,又看到有人在网上指我不应再出台,说这样做只会拖累阿Sa,又有人叫我转拍AV,拍III级才有我份……(沉默十多秒)网上说话不用负责任,所以大家都可以出言甚狠。我亦明白有人支持我,自然有人不喜欢我,甚至会说许多难听的话,我为此再不忿也是徒然。这件事伤得太深,即使时日过去亦不会遗忘此事,惟有尽量别时常想起,让自己好过点(苦笑)。”
“现在最难面对是记者的提问,好像上次自美国回港,有记者大声问我有没有见过Edison,又有人不断问是不是香港捞不到钱要去美国?连续追问我直至登车,还隔着车门要我作答。那天我足足坐了24小时飞机才回港,又丢失了行李,整个人已经疲倦不堪,然而记者的问题仍句句冲过来……虽然我明白他们为了工作,一定要问,哪怕我不回应。他们也总算出过力,对上头有交代。但每一个问题,都叫我难以招架。”
我对不起她
问题仍未解决,是是非非除了教阿娇整个人陷入人生低潮外,更令Twins前途未卜。这件事上,最叫阿娇感抱歉的,是合作超过6年的老拍档阿Sa。
“这段时间,公司同事及阿Sa帮我最多,特别是阿Sa,她替我扛下不少重担。我知她很辛苦,无论发生什么事,大家每每找她来回应。她不但要面对自己的压力,还怕答错问题会累及我,又要一个人上台唱歌,种种因素加起来令她担惊受怕,我真的对不起她。每当我向她讲抱歉,她总反过来安慰我,要我千万别说傻话……我只想这件事快点过去。”
不和
以前记者问Twins有否试过不和,孖妹总笑笑口轻轻带过,其实合作6年,两个陌生人朝夕相对又岂会事事如意,但公司的安排教两人走在一起,由相识、有心结到双子同心,这种缘份,却意外地令阿娇更能面对今天的困境。
“初出道,我俩身边各自有人说你比她好,她又更胜我一筹,总有人挑拨离间,我们当时也心存芥蒂,不知应不应该相信这个拍档。特别是阿Sa比我更早入行(阿Sa出道前曾拍港台青春剧《Y2K》而为人所识),大家都认识她而不知我是谁,相互比较下,我的压力自然增多。到正式合作,即使有事大家都不想像小朋友般闹交,宁愿事事放在心上,怕说出不快后会得罪对方,大家不开心,这个组合就散定了。于是我们一直哑忍,直到出道三年后,我、阿Sa和一位同事到台湾旅行,才放开自己在途中互诉心声。”
亦由那时起,二人坦诚出种种想法,阿娇更鼓励当时有心离开娱乐圈的拍档,无论如何要撑下去。“我没有想过退出,都已经努力苦干了一段时间,成果渐见,无谓浪费曾付出过的努力,便叫她努力跨过去。我颇能吃苦,否则不会爱上拍动作片。”当日支持阿Sa,今日身份对调,换来阿Sa全心支持,这份缘,又教阿娇跌倒时多一分力量站起来。《相爱六年》中一句:“这种不舍不弃,大过天与地,我肯交换去做你”,竟被他俩真正成全了。
装备自己
一直以来,Twins都想各自进修,为忙碌的事业注入新养分,好叫观众耳目一新。想不到这个进修的机会,却在阿娇出事避静时才出现,教人无奈。不过祸与福,从来不为人所测,这个进修机会,阿娇定要好好把握。“我是个拥有过度活跃症的人,一刻都停不下,你叫我不工作呆坐一星期,等如要我白白浪费时间,真的苦不堪言。这段时间惟有不停进修,我现在爱上跳舞及打功夫,很想拍打片。”
生活有了目标,人自然更振作,面对事业的发展及观众喜好,阿娇虽然没什么把握,但专注求变,肯定是解决问题的正面做法。“我都顾不到这么多,只知这一刻要好好装备自己。观众见你长时间闭关学习,自然期望你有更好表现,所有我更要努力求新,叫支持我的人满意,别让其他人看扁。无论将来外间评价如何,我都要站出来面对。”展望未来,阿娇声言想以电影为开步点,因为这是她寻回自信的上佳途径。假如以Twins形式重新站台,只怕要拍档再次承受年初“雪中送暖”筹款晚会时被投诉的风险及难过,更怕令演出变质。跌倒爬起来不易,站起来后更要以坚强之姿走向人群,阿娇比许多男子汉,更烈更勇。
她的故事
访问前后,都想抓紧机会帮阿娇平反,叫大家放下弓箭让她有空间重新站起来。但主观言论真的可以改变人的心意吗?无人可以保证。借此机会,想多加描述阿娇成长的环境,希望这个侧写,教认识钟欣桐6年有多的你,再知多一点点她的故事。
“爸爸在我一岁时便离世,剩下我与妈妈过活,自始以后我们时刻要搬家,好迁就亲戚朋友易于照顾我。单是读幼稚园时,我便转了五、六次学校,童年时根本交不到朋友,忙乱间亦不懂得与母亲相处。而每次转换托管家庭时,自己都怕得要命,很担心适应不了新环境,又怕打扰他人令母亲担忧,所有遇事都藏心里,不敢表达自己感受,完全欠缺自信。幸好成长期间有外公、爷爷等人照顾,中学时期居住环境又安定下来,自己才暂别乱糟糟的生活。年级小时,不知做什么可以减轻家庭负担,到我长大后当上艺人,才意识到自己的表演可换到这么多人拍掌支持,换来从未有过的自信外,甚至能分担母亲的重担。那份感动,叫自己一直撑下去,成长的经历更使我发觉,再多的苦头自己都可以忍耐,直至做好歌手、演员的工作。”就是凭着这份感动及坚忍,阿娇那耐苦的性格发挥至极致,叫她坚持6年有余。这份心意,看着她成长的你有没有察觉到?
后记
老实说,以往访问阿娇都感到一重无形的偶像框架包围着她,叫她言谈间处处防卫,答案得体近乎官腔。然而经过这次打击后,阿娇反而有种放松了的感觉,似有份豁出去不再介意别人想法的舒泰。谈到过去的错爱,观众的指责,内心的矛盾难受,都巨细无遗一一道来,为这个从前像完美公仔一半的偶像增添血肉。或许现实总是矛盾的,有时往往要让你跌到最低点,才能彻底认清自己,也教人重新评估你。这种得与失并存的局面,就构成了我们充满黑色幽默的残酷人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