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中国作家实力排行榜”的三点质疑

(2007-09-12 16:48:57)
标签:

随笔/感悟

作家实力排行榜

莫言

质疑

分类: 社会评论类

对“中国作家实力排行榜”的三点质疑

 继去年发布了引起争议的《中国作家富豪榜》后,制榜人吴怀尧昨日(11)又策划推出了《中国作家实力榜》,由包括朱大可在内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共选出了58名作家上榜,其中莫言以9票高居榜首,余华、史铁生、阿来和王安忆以6票同居次席。本次活动由昨日开始公测的排行榜网站发起。参与评选实力作家的十位文学评论家分别是朱大可、谢有顺、白烨、张闳等,每个人可以任意选择10名自己认为最具实力的中国当代作家。

和之前任何性质的榜单一样,不论组织方如何表示其意义重大,但是,质疑的声音却总不会停息。我认为,三大因素决定了该榜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第一,专家组是否对“实力”有具体明确的标准?俗话说,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事情只有先立规矩,才谈得上继续。至于这份榜单,从目前的新闻报道还看不出有什么标准。朱大可表示,虽然没有统一标准,但他认为学术上对“实力”是有说法的。但是,到底是什么说法并没有明说,据此我们推测,排行榜把实力的标准推到了个人身上。每一个人对实力的标准理解肯定不同,这样情况下出炉的排行榜是否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说服力呢?在获得的提名中,我认为十分有影响力的金庸没有被提名,这到底怎么解释?

第二,专家组成员够权威吗?此次候选作家只有在获得专家组提名后,哪怕只有一票的提名,才可参加比拼。专家组里虽然有白烨、陈晓明、朱大可这样的名家,但有的作家相信很多人都没听说过。另据新闻媒体报道,就在这些专家组成员中,还有人相互之间没有听说过,圈内的人尚且不知道,我们怎么判断他们推选出来的名单具有权威性呢?专家组的代表朱大可坦承,目前专家组还不够权威。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在准备充分的时候再上马,而非要这么匆忙。毕竟,获得提名时可以进入排行榜的前提,事先他们调查过了吗?凭什么做出他们那样的选择?

第三,网名打分看重的是实力还是名气?朱大可反复强调,“希望网民在打分时,不要混淆了这两个概念,影响力和名气并不等于实力。”但是,专家组自己都没有对什么是名气、实力和影响力作出明确的标准,怎么能够引导网友们在那一瞬间做出专家们期望的结果?

还是希望中国作家排行榜可以做的更仔细些,这样才能够获得大众的认可,不要一出台就陷入无边的口水战中。

作家实力榜单

 9票:莫言

 6票:余华、史铁生、阿来、王安忆

 5票:北村、北岛、苏童、阎连科、贾平凹

 4票:格非、多多、铁凝

 3票:韩东、王朔、林白、陈忠实、张炜、韩少功、于坚

 2票:残雪、翟永明、范稳、李锐、张承志、刘亮程、东西

 1票:朱文、陈希我、阿城、毕飞宇、叶兆言、都梁等31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