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俞凌琳
俞凌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8,631
  • 关注人气: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汪大总加盟北汽控股:地方企业高管流动的孤本

(2008-02-20 13:38:47)
标签:

汽车

汪大总加盟北汽控股:地方企业高管流动的孤本
本报记者 俞凌琳 2008-2-20 0:08:00
2月18日,上汽副总裁汪大总和往常一样来到了位于上海威海路的上汽办公室。然而一打开电脑,关于他即将离开上汽加盟北汽控股的各种传闻已经在网络上流传。

      作为上汽副总裁,他由上汽到北汽控股还需要经过组织部的重重审批,由于目前审批流程还没有最后走完,汪大总对谈论北汽颇为敏感。

      "三个月后我可以和你谈谈北汽!"汪大总这样告诉记者。据记者从上海市政府知情人士处了解到,汪大总并不像外界流传的那样是因为空间问题被迫走人,也不仅仅是企业之间的简单人才跳槽。

      为了引进汪大总,北汽控股董事长徐和谊在去年10月通过中组部与上海市委组织部协调,希望上汽能给予北汽人才支持。在过去的两个月中,徐和谊也亲自飞赴上海与汪本人进行多次沟通。

      徐和谊的压力

      汪大总出任北汽控股总经理,被业内视为北汽集团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安庆衡时代由于北汽控股对旗下企业经营的管理控制较宽松,原总经理董扬的职位施展空间有限。

      徐和谊接替安庆衡后,提出了"走集团化"的战略,希望通过集权来加强集团对子公司的控制。为了配合集团化的实施,半年前,徐和谊秘密启动了"全球招聘北汽控股"总经理的计划。

      2007年北汽共销售汽车69.4万辆,实现销售收入650多亿元,在全国汽车集团中排列第五。徐和谊提出了2008年产销90万辆、挑战100万辆,销售收入必保882.1亿元,挑战955亿元的目标。

      由于北汽控股的销售规模大部分是北汽福田贡献的,北京奔驰今年销售增长缓慢,北京现代经历了三年高速增长后正处于调整期。而且北汽控股旗下零部件企业与上汽、东风、一汽等大集团相比北汽也有很大差距,挑战100万的目标之前一度被业界认为是"不可能的目标"。但是徐和谊心气很高,私下已经提出"要带领北汽集团进入世界500强"。

      徐和谊对北汽控股总经理职位的要求非常高——该人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管理;既要懂整车,又要懂零部件;既懂轿车又懂商用车;还要在国外和国内一流的企业有高管工作经验。

      为了寻找到合适的人选,董扬2007年初调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后,徐和谊把北汽控股总经理的职位一直空置至今。去年10月徐和谊曾一度想聘用上汽副总裁墨斐,最后由于墨斐突然同意担任克莱斯勒亚太区总裁而没有成功。

      其实徐和谊推行激进人才和规模战略背后,有着北京市政府"做大汽车产业"的意愿。2008年1月北京市政府召开专项会议,讨论奥运会后北京市经济发展方向的问题。考虑到首钢搬家后北汽已成为首都最大的企业,这次会议达成了"把汽车产业作为优先发展产业"的规划。

      这一定位对北京汽车产业惟一的扛旗者徐和谊而言,压力自然不小。

      汪大总其人

      徐和谊挖来汪大总与汪大总本身的能力、经历和个人阅历都有很大的关系。

      出身于江西"儒林汪"的汪大总,年轻时虽然没有读过大学,却以数一数二的成绩考上华中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此后又考上美国康奈尔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1985年,汪大总进入美国通用汽车,短短5年时间就坐上了首席工程师席位,在通用20多年间领导过十几个不同的部门。在此期间,他领导并首创了虚拟设计工程;在中国创建了三个德尔福零部件公司,并实现了当年赢利;主持过350万辆年产量,35个不同车型的整体设计。

      两年前汪大总加盟上汽集团,任上汽股份副总裁,主管技术。可以说,汪大总分别在世界最大的汽车公司、世界最大的零部件公司和中国最大汽车企业的经历,是其被北汽控股看中的最大原因。

      上汽割爱

      发改委在新<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第一章第三条中明确提出了"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力争到2010年跨入世界500强企业之列"的目标。

      在鼓励发展大集团的背景下,<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也同时表示要鼓励汽车生产企业按照市场规律组成企业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扩大经营规模。有业内专家认为:"这种优势互补也体现在人才的共享上面。"

      "中组部亲自协调汪大总去北汽控股,显然有更加深层次的产业整体均衡发展的考虑。"上海市政府一位人士评价认为,中组部协调国内地方企业高管流动在之前并不多见。

      按规模排名,北汽仅次于一汽、上汽、东风和长安,为国内第五大汽车企业。心气颇高的徐和谊内心的目标是:到2010年北京汽车实现汽车产能150万辆,产销130万辆,自主品牌产销量不低于60%,20%的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450亿元,出口创汇20亿美元,成为首都经济高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支柱产业。

      汪大总是上汽两年多前在美国举行的"上海之夜"招聘会上聘请的,也是上汽第一个副总裁级别的外籍高管。无论是从上汽发展的人才需求,还是考虑到上汽"面子"问题,上汽对汪大总加盟北汽控股并不愿意。

      知情人士透露,胡茂元和陈虹均亲自挽留过汪大总,而上海市委组织部之前也迟迟未给出直接答复。这也是导致目前组织部之间的程序尚未走完的原因之一。

      但是在上汽的两年中,汪大总领导的团队已经为上汽的自主品牌建设制订了详尽的战略,规划了五大平台30多款产品、4款发动机的平台战略。而在借鉴"通用模式"后,目前上汽的研发体系建设也初见雏形。

      拥有通用丰富工作经验的汪大总积极提倡创建有经验的团队,两年前上汽工程院仅有200多人,目前已超过2000人;上汽的平台开发系统也在汪大总的领导下,创建了一个中英韩三地联动的联合开发流程。

      随着2007年底与南汽全面合作的成功,上汽为未来自主品牌的发展和体系的竞争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加上海外高管和南汽高管的加盟,上汽的发展已经趋于稳定。此前汪大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计划五年内,自主研发体系从规模能力上,形成具有四个平台,年产100万辆车,相当于达到世界第三梯队的水平。"

      上汽自主品牌研发平台,虽然离汪大总最初的设想还有一定的距离,但研发体系已经步入正轨,北汽的空间和挑战,显然要比稳定而人才济济的上汽来得更吸引人,当然困难也更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