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登阅江楼,有感朱元璋停建楼、严惩贪

(2010-01-17 12:28:15)
标签:

阅江楼

朱元璋

卢龙

狮山

于谦

分类: 沿途采撷

登阅江楼,有感朱元璋停建楼、严惩贪

登阅江楼有感

 

大雾锁江藏千帆

狮岭高阁披波澜

召臣献记千古诵

呼楼弹指六百年

 

治隆唐宋严惩贪

得水载舟明镜悬

折戟沉沙叹郭氏

    拨迷见天人仰瞻    

  

乙丑岁末的一个周六,与老卓办了一张古城游园卡,遂驱车沿龙蟠大道,直奔城西北,攀上狮子山,登上阅江楼。  

 

时值三九寒冬,晨雾弥漫。环绕山下蜿蜒而来奔东而去的大江,浑然不见。游人稀少,平顶的狮岭显得开阔,楼上也格外清静。信步回廊,低头沉思,那篇《古文观止》里的《阅江楼记》依稀记得几句——“存神穆清,与天同体……”。再极目远眺,天地混沌,置身其间,寻找那种“存神穆清,与天同体”的滋味与感喟。

 

大雾锁江,见不到江面风帆上下,但心中的波涛已然浩荡。阅江楼内,浓缩性地展示了200多年的大明历史,历数了十七代皇朝执政经历。回眸间,像看到明初年间“番船接迹而来庭”的盛世景象,似听到乾隆褒奖洪永时期“治隆唐宋”的由衷赞叹!

其实,当一个至高无上的皇帝不容易,当一个能被后人景仰的有作为的皇帝就更不容易。朱元璋做到了,做的算是成功。他很低调,权倾南北却号称“不称霸”(缓称王);他很睿智,做事集思广益,总希望听到多方面意见;他颇有勇气,敢于推翻自己的旨意;他以严厉甚至严酷著称,对贪官毫不心慈手软。

 

就拿建造阅江楼来说,下旨要大臣们写《阅江楼记》是为了试探做这样一件“劳民伤财”的事是否合时宜。当然,拍马屁的人大有人在,结果一片赞同声起,但朱元璋还是屏息凝气地听到了另一种微弱的声音:

 

——南朝的陈后主所建的临春阁、结绮阁,不是不华美;唐代的曹恭王所建造的齐云楼、落星楼,不是不高大。但无非是因为演奏了淫荡的歌曲而感到快乐,或藏匿着燕赵的美女以供寻欢。转瞬之间便与无穷的感慨联结在一起了,我真不知道怎样来解释它啊。(于谦《阅江楼记》)

 

——把宫室盖得既宽又广富丽堂皇,将亭台阁榭大兴土木,这都不是当务之急。像这样地大兴土木之工,圣贤君主是不干的。(朱元璋《又阅江楼记》中记载一位大臣对他说的话

 

来自文臣于谦的“模糊”暗示和另一位不知姓名的大臣的直言进谏,给了他一记清醒剂,于是,在地基已经修建了的情况下,毅然决然停建了阅江楼,自己推翻了自己的“公私不乏,利益大矣”的前旨意。虽然碍于面子,也编造了一番理由,说:一因梦中受到仙人指点;二因有更大的事情要做——有虚有实,自己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不管怎样,阅江楼是停建了,这样做,丝毫没有降低他的威望,相反,少留下一座名楼,却给后人多留下一份向往,空前绝后创下了“有记无楼”的绝唱。

 

贪、懒、庸历来是人性的弱点,致治出色的朱元璋又是严惩贪官、整饬吏治的高手。洪武十五年(1382)空印案发,朱元璋获悉持空印者有奸,下令处死主印者。洪武十八年(1385),户部侍郎郭桓伙同北平布政、按察二司官吏作弊,朱元璋下令杀郭桓等,并将六部侍郎以下官员全部处死,追赃达700万石,各地官吏治罪达数万人。

 
郭桓案后,朱元璋吸取一些官员涂改账册的教训,吸收下属建议,将一、二、三……这些容易涂改作弊的数字,改成壹、贰、叁……等大写数字,堵上了涂改漏洞,有效防范了舞弊风险。在历史上又留下一笔重彩!

 

朱元璋是人,人无完人。尤其是其复杂性,叫后人往往不解甚至厌恶,但这丝毫不能掩盖其致治成功的一面。

 

今人为纪念这位朱皇帝,于2001年修建了阅江楼,结束了“有记无楼”的六百年历史。

历史是面明镜,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这恐怕是修建此楼的现实意义,否则,“像这样地大兴土木之工,圣贤君主是不干的”

 

刚刚读到午后茶圈友齐蜀汉《岳阳楼楹联赏析》 其中一联是:

    观楼阁,知兴废,真意在忧了两字;

    建洞庭,太宽阔,妙传有神仙三飞。

巧合了,记录在此,借用上联做此文的结束语——观楼阁,知兴废,真意在忧了两字……

 

登阅江楼,有感朱元璋停建楼、严惩贪
登上狮子山巅,阅江楼巍然矗立在眼前。飞甍浮栋,万树拥绕,青黄丹紫,相错如绣。明四暗三共七层的阅江楼,隐影在层峦叠翠之中,飞阁流丹,气势壮观。


登阅江楼,有感朱元璋停建楼、严惩贪
站在阅江楼上俯瞰,远处大雾锁江,惟有近处依稀可见高楼林立,宛如山峰连绵


登阅江楼,有感朱元璋停建楼、严惩贪

雄伟的阅江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一起,并称江南四大名楼


登阅江楼,有感朱元璋停建楼、严惩贪
雄观?雄关?正是在狮山,朱元璋藏兵诈降,最终打败了陈友谅的40万大军,为最后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登阅江楼,有感朱元璋停建楼、严惩贪
阅江楼地基下五色土,土层自上而下为黄、红、白、紫、黑,当年朱元璋发现后视为祥瑞之物,立即设坛祭拜。


登阅江楼,有感朱元璋停建楼、严惩贪
郑和曾在狮山脚下建南龙江宝船厂,大批巨型宝船在此出江入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