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通脹]與[通縮]並存的世紀
從經濟學理論來說,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有兩種,
一種是「需求拉動」,另一種是「成本推動」。
在供過於求的時代,不存在對最終產品的需求拉動通貨膨脹,
所以要製造物價上漲的環境,只有透過成本推動的方式。
由於原物料以及石油價格大幅上漲,
「成本推動」確實使得廠商的生產成本大幅提高,
因此使得製成品的生產價格無法降低;
但是由於加入生產的廠商實在太多,製成品供過於求,
製成品的銷售價格無法提高。製造廠商一則面臨製造成本的提高,
再則面臨製成品價格無法轉嫁,成本與售價之間的利潤被壓縮,
利潤越來越薄,所以才有人說近年來是「微利的時代」。
正因為利潤微薄所以才需要薄利多銷,否則無法生存,
所以廠商們為了達成規模經濟儘量擴充產能,供過於求的情形越來越惡化。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近年來全世界的經濟面臨一種前所未有的特殊狀況,
從上面的分析可知,近年來全世界的經濟面臨一種前所未有的特殊狀況,
那就是在商品的製造端,發生了需求大於供給的物價上漲通膨狀況;
但是在商品的消費端,卻發生供給大於需求的物價下跌通縮狀況。
這種通貨膨脹與通貨緊縮同時存在的現象前所未有,
在可預見的未來,金磚四國以及其他新加入自由貿易體系的國家,
將會蓋出更多的工廠,所以商品製造端發生通膨,
商品消費端發生通縮的現象仍會持續。
前一篇:摟市必定以悲劇告終
后一篇:當寫Blog成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