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水鞋毛利辉云南信息报鞋子方开明大关县瓦房小学 |
分类: 心情日记 |
《学生“走光” 我哭了》
本报记者:罗九荣
图片:毛利辉提供 《云南信息报》
题记:下雪天,一个山村教师,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学生穿着破旧而潮湿的单鞋蜷伏在教室角落里。他落泪了,他将孩子们的照片贴在了一个叫做“网”的上面,这个消息不胫而走,许许多多的“网民”阅读了它,并陪他一起落泪……
2006年12月11日,昭通大关县迎来了冬日的第一场雪,可孩子们没有因为雪花的到来而欣喜。在大关县吉利镇黄荆村瓦房小学里,孩子们仍然早起踏着山间雪路到学校读书,有些距离家远的,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本已单薄且破旧的鞋子,在雨雪天俨然失去了往日的作用,雪水灌进鞋子,反而让小脚泡在水中。课间,孩子们不敢随便乱动,冻得僵硬的脚不得不蜷缩着。
2006年12月11日,昭通大关县迎来了冬日的第一场雪,可孩子们没有因为雪花的到来而欣喜。在大关县吉利镇黄荆村瓦房小学里,孩子们仍然早起踏着山间雪路到学校读书,有些距离家远的,要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本已单薄且破旧的鞋子,在雨雪天俨然失去了往日的作用,雪水灌进鞋子,反而让小脚泡在水中。课间,孩子们不敢随便乱动,冻得僵硬的脚不得不蜷缩着。
学校的艰苦生活
黄荆村瓦房小学仅有32名学生,两个班级,分别是一年级和三年级。学校负责七八百村民子女的教育问题,属于隔年招生,也就是等到这拨孩子读完二年级和四年级时,学校再招收一年级的学生。四年级以后的学生就要到另外一个完小读寄宿学校。
学校仅有两个老师,每人负责一个年级即,教学内容包括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音乐、体育。“所有的教科设备都没有,有时候自己用木板、木棍做简易的教学用品。不过,学生们最喜欢上自然和音乐课,我们都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只能教他们唱些儿歌。”一年级老师万迎春介绍道。
24岁的万迎春已经从教5年了,他是当地人,也是从这所学校走出去的。“那时学校比这还艰苦,正因为自己吃过苦,所有不希望让更多的孩子寻着他的老路走。”当记者问他难么年轻,为何留守山村时,他回答说:“我是穷人的孩子,对穷人多一份理解。”
学生特写
鞋子的故事
他们的脚丫非常瘦小,有时光着小脚丫穿着露出后跟的鞋子;有时穿着深浅不一破旧的袜子;有时鞋子已经湿透,完全成了“水鞋”;有时破旧的鞋子只剩前面脚掌,聪明的孩子拿根绳子将鞋绑在脚上……这些孩子,小的五六岁,大的也不过十多岁,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龄里,他们承载着太多、太多。
李德凤:5个补丁的水鞋
她叫李德凤,大关县吉利镇瓦房小学一年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十一岁才到学校读书。好多天以来,她一直穿着这双“水鞋”上学。水鞋只能起“鞋垫”作用,鞋面上打了五个补丁,其中一块补丁足足占据了整个鞋边,一遇到水,水鞋就变得名符其实。"水鞋"并没有给她带来温暖与舒适。
她叫李德凤,大关县吉利镇瓦房小学一年级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十一岁才到学校读书。好多天以来,她一直穿着这双“水鞋”上学。水鞋只能起“鞋垫”作用,鞋面上打了五个补丁,其中一块补丁足足占据了整个鞋边,一遇到水,水鞋就变得名符其实。"水鞋"并没有给她带来温暖与舒适。
陈公明:一年只有一双鞋
7岁的陈公民家住大关县吉利镇黄荆村石坪社,海拔在1800米,他父亲外出打工。
陈公民脚上的鞋子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变地拖在脚上,鞋后跟已经被磨得不见踪影,鞋底只有薄薄一层,鞋底也与鞋面分家。
下雪天里他和往日一样,一双烂鞋子,两件单衣,一条补了又补的裤子,冷风吹过,他那幼小、单薄的身子不禁瑟瑟发抖……
7岁的陈公民家住大关县吉利镇黄荆村石坪社,海拔在1800米,他父亲外出打工。
陈公民脚上的鞋子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变地拖在脚上,鞋后跟已经被磨得不见踪影,鞋底只有薄薄一层,鞋底也与鞋面分家。
下雪天里他和往日一样,一双烂鞋子,两件单衣,一条补了又补的裤子,冷风吹过,他那幼小、单薄的身子不禁瑟瑟发抖……
方开明:穿大鞋为了以后也能穿
7岁的方开明还在襁褓中时,母亲染上小疾病,由于没钱看病,就这样一拖再拖,病魔夺去了母亲的生命。他和姐姐方开巧就跟着爸爸艰难地长大,为了家里有些零用,爸爸出去打工,一去就是几年。爸爸没有文化,不会写信,几年没有音讯。两个孩子就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前两天,奶奶把卖白菜和鸡蛋的钱攒下来给姐弟俩买了两双新鞋,都很大。“奶奶说买大一点的鞋,长大了都还可以穿。”姐姐在旁边补充说。
在山村,好多的孩子几年不会买一双新鞋,添一件新衣。有好多的家庭,姐姐穿了的衣服,再给弟妹穿,直到穿得不能再穿……
7岁的方开明还在襁褓中时,母亲染上小疾病,由于没钱看病,就这样一拖再拖,病魔夺去了母亲的生命。他和姐姐方开巧就跟着爸爸艰难地长大,为了家里有些零用,爸爸出去打工,一去就是几年。爸爸没有文化,不会写信,几年没有音讯。两个孩子就和7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
前两天,奶奶把卖白菜和鸡蛋的钱攒下来给姐弟俩买了两双新鞋,都很大。“奶奶说买大一点的鞋,长大了都还可以穿。”姐姐在旁边补充说。
在山村,好多的孩子几年不会买一双新鞋,添一件新衣。有好多的家庭,姐姐穿了的衣服,再给弟妹穿,直到穿得不能再穿……
毛利辉帖子背后的故事
25岁的年轻山村教师毛利辉,用他对这片土地的热心,课余闲暇之余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乡亲们的生活。他们朴实、安分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我只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不曾接触到的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来自虚拟社会的声音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毛利辉以真名注册博客并发布帖子。第一次将帖子发布在虚拟世界里,是2006年教师节的第二天,由于大关遭遇4.7级地震,许多学校在教师节这天才开始上课。
这时,毛利辉借钱买来的相机派上了用场,“我拍了许多学生报名的照片,只是想让生活在城市的网友们感受一下我工作的乐趣。”这种单纯的想法,有了毛利辉的首次发帖。他用日记的形式发表照片,帖子的名字就叫《一个山村教师的数码日记》,发在网上后,立即成为网站的精华帖,并且帖子点击率高举榜首。“根本没想到,我平时工作、生活的帖子,我们乡村里司空见惯的生活,成了网友们关注的话题。”第一次试帖让毛利辉受益颇多。
“图片越发越多,我的初衷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毛利辉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下雨,学生们走在都是泥巴的操场上,有十多个学生都被滑倒在地上,如果把这些照片发到网上,肯定能号召网友帮学生们建一个水泥操场。“但建操场肯定会涉及到钱,一旦沾上钱肯定就会招来议论,我把帖子发上去了,但我没说建操场的事。”毛利辉说:“事后,很多网友询问我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
紧接着,就迎来了第一场大雪。课间,毛利辉看到一年级的几个同学因为冷,就蜷缩在教室墙壁边,双手他当时立即将相机打开,"我只有一个念头,根据我以往发帖子的经验,应该能为他们募集到几双鞋子和衣服……"
于是,有了这篇《学生"走光",我哭了》的帖子。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毛利辉以真名注册博客并发布帖子。第一次将帖子发布在虚拟世界里,是2006年教师节的第二天,由于大关遭遇4.7级地震,许多学校在教师节这天才开始上课。
这时,毛利辉借钱买来的相机派上了用场,“我拍了许多学生报名的照片,只是想让生活在城市的网友们感受一下我工作的乐趣。”这种单纯的想法,有了毛利辉的首次发帖。他用日记的形式发表照片,帖子的名字就叫《一个山村教师的数码日记》,发在网上后,立即成为网站的精华帖,并且帖子点击率高举榜首。“根本没想到,我平时工作、生活的帖子,我们乡村里司空见惯的生活,成了网友们关注的话题。”第一次试帖让毛利辉受益颇多。
“图片越发越多,我的初衷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我想让更多人了解当地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毛利辉清晰地记得,有一次下雨,学生们走在都是泥巴的操场上,有十多个学生都被滑倒在地上,如果把这些照片发到网上,肯定能号召网友帮学生们建一个水泥操场。“但建操场肯定会涉及到钱,一旦沾上钱肯定就会招来议论,我把帖子发上去了,但我没说建操场的事。”毛利辉说:“事后,很多网友询问我该如何帮助这些孩子。”
紧接着,就迎来了第一场大雪。课间,毛利辉看到一年级的几个同学因为冷,就蜷缩在教室墙壁边,双手他当时立即将相机打开,"我只有一个念头,根据我以往发帖子的经验,应该能为他们募集到几双鞋子和衣服……"
毛利辉的执著追求
最新接受捐赠的学校:永善县、盐津县、巧家县、彝良县的高寒边远学校联系地址
前一篇:让我感动的江大哥来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