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知识/探索 |
分类: 实验知识 |
一、断裂重接模型(breakage joining model)
C.D.Darlington 1936年提出。
在同源染色体联会时,由于染色体的缠绕而产生张力,两个相对染色单体在同一位置断裂,然后彼此和另一染色单体重新连接起来从而形成重组并消除这种张力。
Olive等广泛研究粪生粪壳菌g座位,g-决定子囊孢子灰色,g+决定子囊孢子的黑色,在g+×g-的杂交中,他们分析了20万子囊,发现0.06%是5∶3分离,0.05%是6∶2分离,0.008%是3∶1∶1∶3(或异常4∶4)分离。图示. (1)一个孢子中的两个孢子有着不同的基因型。(2)分离比例不是4∶4。(3)邻近的基因A/a都呈现正常分离。
|
http://course.xznu.edu.cn/bioxp/ycjiaoxue/images7/%E9%81%97%E4%BC%A026.gif |
|
http://course.xznu.edu.cn/bioxp/ycjiaoxue/images7/%E9%81%97%E4%BC%A027.gif |
断裂重接模型则无法解释异常现象。
1930年,德国遗传学家H.温克勒把这种不规则分离现象解释为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时一个基因使相对位置上基因发生相应的变化所致,因而称就基因转变。好象是由于一个基因转换为另一等位基因,所以称为基因转换(gene conversion)。
|
http://course.xznu.edu.cn/bioxp/ycjiaoxue/images7/%E9%81%97%E4%BC%A028.gif |
以后由于发现一个基因发生基因转变时,它两旁的基因常同时发生重组:在5∶3和6∶2分离的子囊中,大约有30%也在g座位的这边或那边发生重组;有基因转换的子囊中,基因转换和遗传重组都发生在同样两个单体的子囊比例竟高达90%。
所以认为基因转变是某种形式的染色体交换的结果。因此,基因转变的研究,实质上也是染色体交换机制的研究。
http://course.xznu.edu.cn/bioxp/ycjiaoxue/images7/%E9%81%97%E4%BC%A029.gif
|
http://course.xznu.edu.cn/bioxp/ycjiaoxue/images7/%E9%81%97%E4%BC%A030.jpg |
1964年,R. Holliday提出了重组的杂合DNA模型(hybrid DNA mode),并作修正。图示.
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