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萃书院里的地铁歌者

(2011-01-18 13:39:06)
标签:

杂谈

分类: 诗人茶吧

 林萃书院里的地铁歌者

 

作者:曹文娟(灰喜鹊格格)  摄影:卧夫

http://s13/middle/4ae1326at9a680074bb7c&690

http://s8/bmiddle/4ae1326at9b30f2abb057&690

主持人 曹文娟(灰喜鹊格格)和本次活动发起人 北塔

 

“京港地铁”“四号诗歌坊”公益读诗会 

    在国际大都市中,地铁诗是一个非常时尚而极有意义的公益性文化项目,地铁和诗歌之嫁接产生了持久而独特的魅力,北京地铁“四号诗歌坊”亮相以来,受到了广大的关注,赢得了众人的口碑,已成了一个新颖而靓丽的品牌。为了答谢各界尤其是诗歌界对本项目的热心支持,进一步丰富这一品牌的内涵,加强其在公众中的影响力;于2011年1月16日(周日)下午2:30-5点在北京海淀区北五环林萃桥向北第四个红绿灯左传九十九顶毡房西侧永泰绿色生态园内东头林萃书院举行了“京港地铁”“四号诗歌坊”公益读诗会。 

 

主办单位:

 

北京京港地铁有限公司

《重庆晨报》

北京羽象飞石文化公司

北京林萃书院

 

协办单位:

 

世界诗人大会中国办事处

世界汉诗协会

中国诗人俱乐部

 

媒体支持:

 中国诗歌网(主编 周占林)

 中国网专家博客(主管 宋韶辉)

 凤凰网论坛(执行主编邓玉生)

 爱卓卓网(总编 艾若)

 

参与本次活动的 

 

外地诗人有:

柳歌 于连胜 刘福君  韦锦

 

北京诗人有:

屠岸、梁小斌、谭五昌、赵智、世中人、杨晓民、李笠、安琪、潇潇、汪剑钊、南枫、雁西、张小云、王福君、卧夫、刀、丁仕宏、北城、郭英剑、高伟、冯哲、刘兰、徐柳、贾志刚、曹文娟(灰喜鹊格格)

 

http://s2/middle/4ae1326at75d733e06c41&690
主持人曹文娟(灰格格)


 

格格:

地铁交会着城市的繁华、热闹和忙碌,演绎着城市里人心的远近冷暖和期待。穿梭在忙碌的地铁车站,空气中总是弥漫着一股幸福的味道,人们从容奔向各自的方向。

 

 

地铁诗会

 

第一期

 

 

 

格格:

让我们都来珍惜来之不易的爱,让我们用诗歌那美丽的语言把爱传遍全世界!

 http://s7/bmiddle/4ae1326at9a18d326e2c6&690

爱 情 筑 造 师

 

       韦锦

 

你的脸打开一扇扇亮灯的窗户

你的名字打开我的嘴

你像一道光芒停住我心灵的黑暗

 

我的爱多么直白,从眼睛到眼睛,手到手

从一块冰冰冷到一团火火热

我多么爱你。我不用整条河的干涸制止船的漂泊

 

我向木头里钉进一枚又一枚钉。我一点一点把你记住

我一点一点把自己掏空,把石头砌成墙,垒成柱子

我的屋顶,从高高的窑里搬来一片片火焰

 

我的爱越来越空。洞中鼹鼠

转身越来越轻松

我是一片空地越来越开阔;一座房子在远处就能望见

我是爱情筑造师。现在好多话顾不上说

 

我不再捧着你的泉源,像一张纸捧着一团火

 

 

 

韦锦,1962年生于山东齐河,出过《冬至时分》、《不倦的雪》和《结霜的花园》等诗集。


 

格格:

生命就是一段旅程,有好多个车站,在这个车站也许会遇到对的人,在下一个车站也许会遇到错的人,但是无论对错,到了车开的时间,我们还是要挥手道别,出发前往下一个车站!

但是,我们不会因为回忆而停下我们流浪的脚步,因为我们有期待,我们期待下一个车站,下一段旅途,我们会发现更美丽的一切。
http://s13/middle/4ae1326at9a6809ded95c&690


封闭爱情

    雁西


出于习惯 我封闭
爱我的人你也封闭着
为什么爱你或爱我
可却对着对方关得更紧

或许 风会知道
时间在这幽暗的遂道
将爱情囚禁在这里
无法拉近的距离
就是我们相爱的故事

出于爱情
互相封闭
可能是对爱情的最好保护

 

 

雁西(1965—),本名尹英希,江西南康人,已出版诗集《走出朦胧》、《活着的花朵》等。

 

第二期

 

 

地铁诗

http://s15/bmiddle/4ae1326at9a1914bb562e&690

 

 

北塔

我们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是路上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要有怎样的定力才能达到如此境界?要有怎样的毅力和勇气才能到达希望的彼岸呢?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屠岸老的诗歌作品《纸船》。朗读者 姚清韵

 

 纸船

屠岸

屠岸 画

 

那一年我和你曾到废园的池塘,

把蚂蚁放进一群纸褶的小船,

让它们漂过绿荫下广阔的海洋,

被阵阵西风从此岸猛吹到彼岸。

你还说组成了小人国无敌舰队,

在港口举行隆重的出征典礼。

我们为胜利的战士唱凯歌助威,

我们为牺牲的水手洒哀悼的泪滴。

把这些美丽的话语留在我心上,

你凭着孩子的好奇亲自去航海了。

当纸船在我的心浪上颠簸的时光,

作为失败者你从海上归来了。

世界上常有失败和胜利的交替

幻象却永远保持着不败的魅力!

 

屠岸(1923-),著名翻译家、诗人、原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著有诗集《深秋有如初春》等。

 

 

格格:

雪莱的诗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激励过许许多多处在困境中的人,让他们保有了对未来的希望与信心。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http://s1/middle/4ae1326at9a83da8d8d60&690

北方冰河

 

                  于连胜

 

相信

有一天

所有的冰

都会变成水

流向长远

 

                北方的大地

理解

冰的坚定

未融化

是为了等待

                春天的风……

 

于连胜(1953年-),生于沈阳,现供职于沈阳市文广局,出版有《雨曲风歌》等多部诗集

 

 

 

 

 

北塔:

读了这首《一条河流与我背道而驰》,让我们对自己,对生命,都开掘出全新的认知。

 

一条河流与我背道而驰

      

        柳歌

 

沱河,从我的门前缓缓流过

像流逝的岁月,从我的身边

悄悄的溜走。表面上看来

似乎,没有带走什么

 

我却知道,流走的不仅仅是水

还有日月的碎片、出走的白云

一个天空的倒影,以及一些

不小心掉下来的星辰

 

还有两岸树木周而复始的梦

它们每年与叶子一起枯荣

那些立足未稳的小草、与之俱下的

泥沙,以及隐匿其中的

许多灵魂

 

我经过世界时并不带走什么

而流水与我相反,两手从不落空

就像岁月,在我的体内一直做着减法

不露声色的,淘空我的青春

 

这样,大河就与我有了来往

我开始关心它的涨落、它的流动

但更多的还是关心它的流向

这是首要问题,攸关我的生命

 

不过,大错在前世铸成

命里注定,今生再也无法纠正

从一出生,我就朝着西方飞奔

而沱河的流水,与我背道而驰

浩浩荡荡,一路向东

 

格格:

满月之夜,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优柔的场景,让我们一起领略楚天舒的  《楚玛尔河的满月之夜》那英姿飒爽的美

                楚玛尔河的满月之夜

                                   楚天舒

 

                          “一轮满月深陷一场野蛮的雪”

                         睁大眼睛

                         我与大地没有入睡

                         起舞清影在离天最近的地方

                         让月光晒干汗湿的衣衫

                         草尖上露珠敲击土地的一声咳嗽

                         又挽着秋天走进家门

                         星垂平野我站在世界孤独的中央

                         爱着短暂和永恒

                         摸着石头过河

                         击打音符跨进全唐诗里

                         塞外湖边等了千年

                         今夜  河边依旧不见鸟宿僧敲

                         倒是那河水的歌声依旧让石头沉醉

                         倒是那片云的清晰

                         依旧穿梭在白天和黑夜之间

                         自由的一点也不需思想

 

 

楚天舒(1970-),湖北蕲春人,中国诗人俱乐部秘书长,出版有诗集《我从天上看人间》。

 

 

北塔:

黄河已经流淌了不知多少年,从黄土高坡,经过中原大地,倾泻汇聚于大海,见证了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文化。

   http://s3/bmiddle/4ae1326at9a18e2a3e242&690

                    

                       

                    谭五昌

            

            千万条命运的鞭子驱使你

             一路由西往东 匍匐前行

             在每一个命运的拐弯处

             你凝聚起全身的力量

             用浑浊、尖锐的嗓音朝天空呐喊

             裸露你痛苦而又倔强的心声

            

             千百年来,凝重的黄色成为你脸部经典的表情

             你以母亲河的形象

             替一个继承了你肤色与灵魂的古老民族

             在天地之间勾勒出一幅液态的图腾

 

 

谭五昌(1968—),江西永新人,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出版有诗集《谭五昌的诗》。


 

北塔:

每个人的一生都在不停的行走,看不同的人,听不同的风,呼吸不同的空气,不断地与一些人相聚、分离。

请刘兰代读

 http://s5/bmiddle/4ae1326at9a193a2f26b4&690

我走在颍河岸边

周占林

我走在颍河岸边
看许多正在消失的诗情画意
一种痛疼便油然而生
无法解释那些远去的景物
还有蓝天下潺潺的河流
我独自坐在河石上
倾听昨日的呜咽
怀念儿时小河的天真
一个人独自怀念
是一件多么残酷的事情
只有河边的杨柳
青翠如初

沉默是金
可金又是什么
流浪的我无家可归
刺激的气味来自
快要干涸的河床
哭声 从上游而来
有人在风中构筑自己的帐蓬
把所有孤独放入
没有鸟声流进我的内心
任阳光走了许久

我走在颍河岸边
也许转眼处
便是昨日的恬静

2003.5.19

周占林(1964—),中国诗歌学会网站主编,已出版诗集《夫妻树》、《你坐在我的对面》等。

 

 

地铁诗第三期篇目:草木

 

两种温暖

 

1梁小斌(1955- ),安徽人,曾为工人,朦胧诗派代表之一,出版的诗集有《少

女军鼓队》(1988)等。


树根已经被劈成柴禾就不能再劈了
劈树根的人先是蹲在树桩上琢磨
我不用火,这树根能否给我第一次的温暖
于是,他开始挥动斧头
树根的浆液却像火星一般溅到他身上
在他的棉袄上燃着
他只得脱去棉袄
而那正爬在地上睡着的长长根须
被斧头惊动后一跃而起
掠过滚动汗珠的白色脊背
他毫不退缩
伸展肢体
把这树根深藏着的温暖源泉全部汲取干净
柴禾,就是树根暖意散尽后的残渣
面对着残渣,
把这不能再劈的树根送给有壁炉的人家
壁炉里的火,
像是被谁修剪过的红绸在悠扬地飘动,
令壁炉外的人朝火走去
迎向红绸拂送出来的第二次温暖
他昏昏欲睡
握在手上的书烤热后掉到了地板上
如同沉重的红薯
主人惊醒后在问
这是什么火,
一定已被谁嚼过了
这抽走了叶脉的红枫

一九九八年春节


 

北塔: 由其夫人黄曼红女士代表并读其作品

 

半山腰的树

何房子(1968-),生于湖北,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现供职于重庆某报。


我熟悉这样一棵树 在冬天
山顶的积雪开始掩埋石头
而它躬身于自己的阴影之中
从来没有移动过
起初还是一点伤痛的绿色
后来就成为了
这半山沉默的一部分

我经过时
正是一场大雪之后
寂静而白的山林露出
几根树枝 那其中的一根
把半山腰的树挽留在半空
犹豫 抑止
这晚年的梦境
把我的喧响遗忘在来时的路上

阴影 以及雪下的峭壁
划破黎明 一半被大雪照亮
另一半在一棵树的黑夜前回首
有谁看见了它秘密的成长

 

 

 http://s13/bmiddle/4ae1326at9a18edcce25c&690

 

周拥军(1977-),男,土家族,湖南张家界人,现居北京,出版有诗词集《柴桑吟草》等。

 

 

9听竹

竹海,听竹。

一根根竹,如女人的腰肢

瘦得亭亭玉立

一曲袅娜的笛音来自心底

谁在竹子刻上爱人的名字

尽管那名字有一滴竹泪

那个名字在轻轻呼唤着爱情

一声声呼唤穿过竹篱

竹叶摇动着青青如水的目光

一节一节生长,向着天上

风尘仆仆的一袭春雨

只留下如烟如缕的迷离

 

http://s15/bmiddle/4ae1326at9a18f32e996e&690

 

10秋天的树木

 

          潇潇

 

潇潇,女,1960年代生于四川,现居北京,出版有诗集《树下的女人与诗歌》等。

 

逆着死,我在秋天种下树木

泥土下的躯体,抬起头

请接受一个生者用悲歌和来世忏悔

这个星球,苦难与良心

一步之遥:生和死

是你们塞满了喉咙的哽咽

震裂了这个梦想征服宇宙的偏执时代

 

让树木的根轻轻地接近

每一次触摸都带着泪水的询问

每一次亲吻都平静地发光

让秋天的树木把人间、地狱、天堂

温暖地抱在一起

抽取绿色的血液包扎人类的伤口

生命扑向死亡却不会终结

 

 

北塔: 请出美国歌手马克为大家演唱《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http://s16/bmiddle/4ae1326at9a18f7cedd6f&690

 

 

地铁诗第四期作品,主题:母亲

格格:

母爱,缠绕着我们走过的每一道人生轨迹。每每看到新的人生驿站,那呼前拥后融入心底的温暖,却是母爱。

1母亲总是唤我的乳名

刘福

刘福君,笔名黑河。河北兴隆人。

 

不论人多人少
人前背后 母亲
总是唤我的乳名

小的时候叫我小四儿
长大了仍然叫我小四儿
偶尔叫我一声老四
那是我们兄妹都聚在她身旁
按顺序老大老二叫下去
叫到我 我似乎也老了
母亲更老了

叫着顺口 您就叫吧
母亲 就像我
喊我儿子的乳名一样
是乳名让我知道
我在长大的时候也在变小
乳名里带着永远的乳香

因了您的呼唤 母亲
我的乳名生长
在老屋 在老井
在我魂归梦绕的眠床

即便青山变老时光变老
乳名不老 我就是母亲的心头肉
想到有一天母亲
不能呼唤了 最后一滴泪
也一定是在叫我的乳名
冥冥中唤我的乳名吧 母亲

让我大声答应
我永远是您的小四儿
直到地老天荒

 

3母亲的额头

 http://s3/bmiddle/4ae1326at9a18faf57a52&690

                         王帆代读北塔 母亲的额头


北塔(1969-),曾任教于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现供职于中国作家协会现代文学馆,专治诗歌、评论与翻译,系世界诗人大会董事兼中国事务顾问、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客座教授、世界汉诗协会副会长、国际诗歌翻译研究中心顾问,香港《当代诗坛》(中英对照)和《世界汉诗》等杂志副主编。

 

母亲的额头不高,也不亮

几乎被一缕头发遮盖

如同她星座的光芒

大半生被乌云遮挡

 

在踏入父权的门槛时

母亲的额头就被门楣

撞出了一个疙瘩

肿块消失后

那种疼痛感依然存在

稍稍一碰

就会像汗水一样冒出来

 

母亲的额头低了点

但她从不抱怨

也不会用帽子或围巾

去遮遮掩掩

 

注:[1] 吴方言中“额头”喻指“运气”。

 

 

 5回忆母亲(组诗选一) 

 

李笠

李笠,诗人,翻译家。 生于1961年上海。 1979年考上北京外国语学院瑞典语系,1983年被分配到《人民画报》社工作,1988年秋定居瑞典。
     9

回忆,一切就化成梦……
你坐着,端着只空碗
我走向你,你变成椅子
我坐下,俯身,你
变成桌子,毛笔,纸
我写字,你变成
歪歪斜斜的“人”。你
摇头,但没提高嗓门
我放下笔,你变成厨房。我
大口吞咽,你变成
床,我倒头酣睡,你
变成海。我飘游,听见
你在呼喊,象一个
被弃的孩子。孩子是
醒后的我,坐着,在一扇
向异国打开的窗前
写诗,写你说过的话:
宇宙,仅只是一只倒置的空碗

 

 http://s12/bmiddle/4ae1326at9a191d75d4bb&690

赵智(冰峰)

 

卧夫

(图片待传)

 眼前的花朵
 

卧夫,英文WOLF(狼)的音译,自嘲“初生是人,异化为狗,落荒成狼。”黑龙江省双鸭山人,现居北京。

 
  眼前的花朵比树生动
  像我这种受过委屈的动物
  如果总以仰视为生
  或者碰壁或者失足,想后悔都来不及了
  我在梦里等你?
  但你知道中间隔着海呢
  你别忘了你是一只船哦
  载我去过很多地方
  然后把我送回原处
  空气与空气的距离只是一种假设
  我用一些标点符号画地为牢
  任你活在死人的余温里
  也许不够取暖。可是,明天还有早晨
  也有阳光


 

汪剑钊

(图片待传)

 

http://s5/bmiddle/4ae1326at9a1946c39814&690
世中人

 

格格:

南枫是一位时尚化的诗人,他的诗歌撕心裂肺般地表达了爱情的悲欢离合,被喻为中国诗坛的"廊桥遗梦"。

http://s1/bmiddle/4ae1326at9a1905986d90&690

南枫

 http://s2/middle/4ae1326at9a8409fae881&690

 

http://s11/bmiddle/4ae1326at9a192917cbfa&690

安琪

 http://s10/middle/4ae1326at75d73578e3c9&690
李国富 压轴 读诗,讲话,宣布饭局

http://s1/middle/4ae1326at9a192dddcac0&690

合影

 

 以诗的名义参与公共生活

               ——贺“4号诗歌坊”读诗会举行

  亲爱的诗人朋友们:

不知北京的天空是否飘着雪,是否已有着浓浓的年味儿。也许,在这时候,没有比用诗歌来迎接新年更好的方式了。当然,也没有什么比诗歌更能让我们温暖和宽慰。

我们知道,“4号诗歌坊”是北京地铁4号线继“4号美术馆”之后的另一公益项目,已成为北京地铁线上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高速前行的地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象征。在这里,我们再次与众多的著名诗人相遇。他们饱含激情和智慧的诗句,反复地吟咏着爱情、草木和江河湖海。而这些,恰恰是往返于地铁的都市人最容易遗忘和疏离的事物。是的,我们“活得匆忙,来不及感受”。但因为地铁诗歌,我们的脚步会不知不觉慢下来,我们的内心会稍稍的停留,我们会在拥挤的车厢里,冥想和沉思。

作为影响重庆这个新兴直辖市发行量最大的报纸,重庆市第一都市报,中国都市报品牌10强,《重庆晨报》一直有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和生命意识,我们致力做城市价值的发现者和传播者,致力让新闻更有温度,让传播更有力量。同时,《重庆晨报》15年的发展,也培养和提携了一大批优秀诗人。我们还不断走出重庆,主动参与一些影响全国乃至全球的公益事件。为此,对 “四号诗歌坊”的诞生,我们由衷地赞赏,并乐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我们愿意以诗歌的名义,推动和参与首都“人文地铁”的建设,愿意为公共空间精神氛围的营造贡献力量。

我们真心希望,诗歌能走进都市人的生活,希望“4号诗歌坊”能成为公众喜欢、享誉国际的公共文化品牌。

   前不久,“4号诗歌坊”的全球征诗活动引起了热烈反响。这次读诗会,更将成为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事件。在此,我代表《重庆晨报》,祝朗诵会圆满成功;愿好的诗歌永远装扮着我们的城市和这个时代。

 

                                       《重庆晨报》总编辑   张永才

                                                   2011-1-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爱情学者
后一篇:绿色网球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