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乡土人文版》2013年第1期目录【刊发《秋声》】

标签:
读者乡土版休闲 |
分类: 报样留存 |
《读者·乡土人文版》2013年第1期目录
卷首语
5 “人文”其实很具体/王玉柱
亲情驿站
8
年味,娘味/陈文秀
23 爱是一座静候的小站/木梅
43 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去/耿立
61
只要他是我的孩子/李兴海
百姓生活
12
菜摊上写家史/李斐然
16
冬牧场/李娟
18
寡嘴/樊健军
46
台湾姑姑的爱情/马新声
52
我们十七个人的阿娘/胡海瑢
68
饱了别人,瘦了自己/吴念真
74
出西海固/郭建光
百味人生
9
一个人的春天/艾小羊
27
你就在天堂/马德
29
他才是当代中国需要的人才/王旭明
35
享受一秋一冬的生命/毛丹青
37
小冬/林文华
50
有些高峰要留给仰望/崔修建
56
你的佛,我的佛,不是一个佛/孙二娘
59
最勇敢的懦夫/张小娴
63
羊上树/武地
73
凤求凰/猫主义
76
西行中的修行/顾晓蕊
心灵家园
11
大地的果实/老愚
28
母亲的米酒/周莹
34
人畜共居的村庄/刘亮程
51
秋天的守望/刘文波
64
醉人的土炕/李宪民
71
秋声/方华
72
荒年粥事/凸凹
品茶悟道
19
茶语/王举芳
26
羊楼洞茶香/蓝彬
54
多姿多彩的神州饮茶习俗/赵萱
中国地名
13
源于神话传说的地名/张壮年
45
北京地名中的“善举”/户力平
姓氏文化
32 百家姓之冯姓/ 袁义达 邱家儒 刘翔南
乡土艺术
31
“东方珍宝”嵊州竹编/正裕
66
老东北的大鼓书/刘创
一方水土
10
上海“小”闲话/程乃珊
69
老天惯坏厦门人/须一瓜
行走乡土
48
去青海,过一段闲暇时光/王志
58 香格里拉的藏族民居/许文舟
70
神秘的阿里高原/金书波
文化点滴
44
我国佛教的饮食习俗/徐成文
55
为什么一件事没结果叫“黄了”/佚名
47
民国要人“搓麻”趣闻/蔡明国
77
你所不知道的姓氏/钱国宏
风俗民情
25
“最后部落”的奇异风俗/闻事贵
53 新疆人的见面礼/文明
人与自然
30
非洲雄狮的起起伏伏/张云广
49
北极毛毛虫冬眠14年/王香
67
生死相依的植物与动物/李丹崖
旅食天下
24
咀秋/五月妖
38
一江之隔味不同/邱庞同
异域博览
17
脱下巴黎的裤子/毕远月
36
异国元旦风情/
佚名
65 孟加拉人,头和脖子最怕冷/张妙菡
话说山河
14 嘉陵江——神性的西部圣河 /李小波
62
秦岭龙之脉/刘奎峰
大地广角
2
中国民居
20
中国古村落
22
世界遗产
39 中国人文地理 龙洲峡谷
40
人文旅游
57
古桥掠影
79
中华手工
【烦请各位看到目录的作者朋友尽快与编辑部联络,以便我们及时开出稿费、奉寄样刊。您可以在目录下留言,也可发纸条告知我们您的联系方式。还可来电编辑部:0931-8773213、8773071 王玉柱(当期责任编辑)】
附:《秋声》
秋声
方华
噌——
是一只蚱蜢弹跳的声音。如果你不蹑足敛息,就不会听见这轻松的一跃。一道优美的曲线里,生命,跨越了季节。
夏到秋,就这么短暂,就这么潇洒。阳光还在深情地抚摸一枚阔叶,秋就在一场凉风里,把一茎绿草当作岁月的琴弦,轻拢慢捻一首月光之曲。
噌——是季节的弹跳,更是一只蚱蜢的生活表达方式。
人生的弹跳,可没这么简单。
啪——
一只谷荚炸开,让失神的太阳惊悸。阳光还未从一片摇曳的叶尖上回过神来,一颗小谷粒,就快活地跳进了茂密的秋。
啪——身后又传来一声,是一颗小小的心情,与阳光在田野间躲着迷藏。
太多的快乐被收进了箩筐,被季节忽略的一棵,躲在一片叶子下。
啪——它又吓了刚探头的月光一跳,在空荡荡的田野上咧着嘴笑。
在秋天里能爆开地笑的,不是所有的生长都能做到。
嗒——
一颗露珠落在山坡上,湿了季节的行走。
秋天的一颗泪?月亮的一颗泪?
没有伤感,是感激与喜悦。笑容挂在一茎草叶上,里面有阳光的影子与温暖。
嗒——收获的日子,谁的心中有一颗感激在滴落。
大地无声,收藏感恩。
嚓——
禾被镰刀拥抱时,发出的疼痛而甜蜜的声响。
谷穗弯下腰,是对劳动的致敬;收割者对谷穗弯下腰,是对奉献的感激。然后,就听到镰刀与禾的亲吻,嚓。
嚓——几只隐在秋深处的鸟突然飞起,它们追上越来越高的白云,叽叽喳喳地说着天地间的爱事。
嚓——收割还在继续,直到整个秋天,被放倒在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