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傅光明
傅光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272,627
  • 关注人气:1,6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钦奇奥的“故事”到《奥赛罗》

(2015-12-16 08:40:25)

                     从钦奇奥的“故事”到《奥赛罗》

下面,我们对这些改变做一番梳理:

第一,《奥赛罗》的戏剧节奏更快,冲突也更为猛烈。第一幕开场,莎士比亚便通过伊阿古和罗德里格的对话,在威尼斯埋下了引爆悲剧冲突的导火索,场景刚一切换到塞浦路斯,它就被迅速点燃、蔓延,直至最后将苔丝狄蒙娜、艾米丽亚和奥赛罗毁灭。换言之,在《奥赛罗》中,悲剧的进行几乎与奥赛罗和苔丝狄蒙娜俩人的新婚及死亡同步,即悲剧随着新婚起始,伴着死亡而终。钦奇奥的故事节奏则较为迟缓,悲剧开始发生时,摩尔人已跟妻子迪丝狄蒙娜在塞浦路斯过了一段平静的新婚生活。

第二,在《奥赛罗》中,伊阿古因奥赛罗提拔卡西奥当了副官,怀恨在心,加之怀疑奥赛罗与他的妻子艾米丽亚有染,意欲复仇,故利用罗德里格对苔丝狄蒙娜痴心妄想的单恋贪欲,在塞浦路斯制造骚乱,使卡西奥被撤职;然后再令奥赛罗相信卡西奥与苔丝狄蒙娜之间必有奸情。在钦奇奥笔下,故事处理比较简单,是“旗官”本人对迪丝狄蒙娜垂涎欲滴,求爱未果,遂向摩尔人挑拨说迪丝狄蒙娜与“队长”通奸。

第三,《奥赛罗》中,莎士比亚让服侍苔丝狄蒙娜的艾米丽亚,对丈夫伊阿古的阴谋一无所知,而当她一旦发现伊阿古利用她偶然拾得的手绢,作为陷害卡西奥和苔丝狄蒙娜通奸的证据,立刻挺身而出,公开揭穿了伊阿古,并宣布与丈夫决裂,反被伊阿古用剑刺伤,不治而亡。在钦奇奥笔下,作为这一悲剧故事唯一幸存下来的讲述者,“旗官夫人”事先便十分清楚“旗官”丈夫的阴谋。然而,她作为迪丝狄蒙娜最好的闺中密友,却始终未吐露真情,秘而不宣。单从这点来看,“旗官夫人”实则成了丈夫阴谋的帮凶,对悲剧的发生难辞其咎。两者相比,艾米丽亚甚至有几分女中豪杰的味道。

第四,莎士比亚在那块奥赛罗送给苔丝狄蒙娜作为定情信物的手绢上做足了文章。在《奥赛罗》中,卡西奥在自己的卧室捡到伊阿古故意丢下的手绢,可他并不知道手绢的主人是谁;他要妓女情人比安卡帮他重新绣一块相同图案的手绢。比安卡怀疑那手绢是别的女人送给卡西奥的情物,拒绝仿绣。钦奇奥的处理也比较简单,首先,那手绢是“旗官”亲自动手,从来家做客的迪丝狄蒙娜的腰间偷得。其次,在卧室拣到手绢的“队长”认识上面的图案,知道那是迪丝狄蒙娜的手绢,因此亲自登门送还,见摩尔人在家,又跑开,反被摩尔人产生误解。而后,是“旗官”让“队长”家里那位擅长刺绣的女人,坐在窗边仿绣,被摩尔人撞见。

第五,《奥赛罗》中,伊阿古安排的那场最为阴险的,叫奥赛罗亲眼采集证据,却只能远观、无法近听的谈话,是他故意拿比安卡想嫁给卡西奥挑起话题,激起卡西奥浪笑,让奥赛罗误会那是卡西奥在放浪无羁地大谈与苔丝狄蒙娜的床戏。恰在此时,比安卡来还手绢。对奥赛罗来说,人证物证一应俱全。钦奇奥的叙述就简单了,是“旗官”在谈话时故意做出吃惊的夸张动作,事后直接向私下留心观察的摩尔人撒谎,说“队长”亲口承认了奸情,使他震惊不已。

第六,在《奥赛罗》中,莎士比亚对苔丝狄蒙娜之死的描写,笔墨不多,干净利落,让暴怒的奥赛罗将苔丝狄蒙娜掐死在床上。钦奇奥则是让摩尔人与“旗官”合谋,砸死迪丝狄蒙娜之后,又伪造了杀人现场。

第七,《奥赛罗》中的奥赛罗之死,也没有任何枝蔓。当真相大白,对错杀爱妻后悔不迭的奥赛罗,不肯接受当局审判,绝然地拔剑自刎。钦奇奥故事里摩尔人的结局则复杂许多,当他对杀妻感到后悔,便将“旗官”开除军籍。“旗官”则恶人先告状,跑去向“队长”揭发,一切罪过都是摩尔人所为。“队长”提起诉讼,摩尔人被捕,遭受酷刑,却拒不招供,最后遭放逐,在流放中被迪丝狄蒙娜的族人杀死。

单从以上两点即可看出,钦奇奥笔下的摩尔人不仅不是一个值得迪丝狄蒙娜真心相爱的“品德高尚”之人,甚至可以说,他心底隐藏着并不输于“旗官”的邪恶本性,所以,他才能与“旗官”合谋将妻子残忍杀死,而且,事后拒不认罪。莎士比亚则完全升华了这个人物,他几乎让奥赛罗具有了人性中所有的高贵品质,是值得苔丝狄蒙娜付出真爱的贵族,最后,再让他被身上唯一的致命弱点——猜忌——杀死。因此,猜忌才是杀死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的忠贞爱情及其美好生命的凶手。当然,让苔丝狄蒙娜这样一个“圣女”所象征的温柔、美丽、忠贞、善良,被邪恶的人性毁灭,也是莎士比亚惯于使用的悲剧手法。

意味深长的是,时至今日,在特定语境之下,“奥赛罗”这三个汉字早已成为“猜忌”或“嫉妒”的代名词。在医学上,也更是早就有了一个专门术语——“奥赛罗综合症”(Othello syndrome),即“病理性嫉妒综合症”,或叫“病理性奸情妄想”、“病理性不贞妄想”、“病理性嫉妒妄想”,无论怎样称呼,其典型症状都是:患者会经常莫名其妙地心感不安,怀疑配偶另有新欢,并强迫性地去搜寻自认可信的证据,甚或采用盘问、跟踪、侦查、拷打等手段,来证明这种怀疑,直至最后发起攻击,杀死配偶。这便是典型的“奥赛罗”了,病症一旦发作,往往持续数年。莎士比亚功莫大焉!当然,如今的“奥赛罗综合症”已非男性专利,女性患者在人数上也蔚为可观。

第八,《奥赛罗》虽没具体写明伊阿古的结局,但剧情已透露,他将面临酷刑的折磨和严厉的审判,悲惨下场可想而知。钦奇奥对“旗官”之死写得很明白,他因其他罪行被捕入狱,遭受酷刑,出狱后因刑伤惨死。

第九,《奥赛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戏剧背景是,当威尼斯政府接到土耳其要进攻塞浦路斯的紧急军情,授命委派摩尔人奥赛罗将军率战船前往驻防。土耳其人攻打塞浦路斯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发生在1570年,而此时,钦奇奥的《一个摩尔上尉》已经发表。这自然带来迪丝狄蒙娜和苔丝狄蒙娜两位女主角登岛之不同,前者只是随夫前往塞岛“度蜜月”,后者则是新婚燕尔的娇妻毅然随夫出征。由此,在她俩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那个时代女性的风采神韵,无疑是莎士比亚的苔丝狄蒙娜,比钦奇奥的迪丝狄蒙娜远胜一寿。不过,就这两个无辜女性最后都是被猜忌的丈夫所杀,虽都震撼得令人心碎,但迪丝狄蒙娜的惨死似乎更令人同情到了撕心裂肺的程度。

然而,到了今天,莎士比亚的伟大已很难再让人们在自己的文学记忆里,寻觅到苔丝狄蒙娜的原型迪丝狄蒙娜的身影,正如我们只记住了《奥赛罗》,而根本不会关心它源自一篇叫《一个摩尔上尉》的故事。这既是文学的魅力,也是岁月的无情。

第十,由上,又可见出《奥赛罗》戏剧和《一个摩尔上尉》故事两者间精神思想和艺术价值之迥然不同,前者写人的美丽生命和美好爱情无法逃脱被邪恶人性毁灭的命运,后者只是要提出一种警示,即欧洲女人与肤色不同的异族通婚是危险的。

总之,正因为有了这些改变,比起钦奇奥笔下人物线条简单的“摩尔人”,莎士比亚塑造的摩尔将军奥赛罗,成为了一个在世界文学的人物画廊里不朽的艺术形象:他英勇无畏,经历传奇,战功卓着,品质高贵,敢爱敢恨,却因猜忌成性,轻信小人,酿成惨祸,亲手杀死爱妻后,又自刎身亡。

事实上,若单讲人物,《奥赛罗》中戏份最多、又最出彩的一个,是那阴毒到家的恶棍伊阿古,他比钦奇奥的“旗官”不知要坏多少倍。从某种角度甚至可以说,假如没有这样一个“出色”的恶棍,就不会有这样的《奥赛罗》。《奥赛罗》的悲剧,从头至尾完全是伊阿古一人阴谋运筹、狡诈策划和罪恶实施的。可见,一个十足的恶棍足以将好人的爱情、生命葬送。这正是悲剧《奥赛罗》之悲、之痛、之惨、之绝的焦点。(连载之三,待续。)

【原载《文学》(2015春夏卷),陈思和、王德威主编,上海文艺出版社2015年9月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