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独步无尘
独步无尘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585,545
  • 关注人气:3,86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贾宝玉何时有出家的念头,读懂这几回很重要

(2021-07-25 10:27:48)
标签:

红楼梦

分类: 红楼笔记频道
     贾宝玉何时有出家的念头,读懂这几回很重要

众所周知,《红楼梦》原名是《石头记》,只是因为后来空空道人检阅抄写后,因空见色,由色生情,传情入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并且将《石头记》改名为《情僧录》。

其实,贾宝玉就是情僧。

脂砚斋在总结贾宝玉的三大毛病时批注:宝玉之情,今古无人可比固矣,然宝玉有情极之毒,亦世人莫忍为者,看至后半部则洞明矣。

这后半部指的就是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

没道理啊,不科学啊。出生在富贵温柔乡里,在脂粉堆中长大,又有这样的贤妻美婢,而且是最多情的一个公子,怎么就斩断俗缘,看破红尘了呢?

这也是一种缘,是仙缘,是悟道的结果。

宝玉悟道始于第二十一回就是《贤袭人娇嗔箴宝玉那回。

因为宝玉不听劝,袭人便假装生气,和麝月合起伙来不理他。宝玉只能临时调一个外围的丫头四儿来侍候,剪灯烹茶一个人闷在屋子里看书。

看的是什么书呢?肯定不是四书五经这些正经课本,而是课外书《南华经》,其实就是《庄子》。道家出世,儒家入世,宝玉之所以叛逆,就是跟历史社会一直推行的儒家思想格格不入。

宝玉读的是《外篇·胠箧》一则:

故绝圣弃智,大盗乃止;擿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剖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彩,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攦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含其巧矣。

“外篇”不是庄子写的,而是其他人写的。“胠”是打开,“箧”为箱子,引申为“盗窃”从字面上来看,这篇文章教导人们如何防止盗窃。

什么弃绝圣贤智慧,大盗就止住了;捣毁珠玉,就不会有小偷;把符纪焚烧了,玉玺破坏了,百姓就纯朴了......意思就是人们舍弃自己的欲望,没有清规戒律,生活才能回归到自然。

这个思想正中宝玉下怀,于是有感而发,续了一篇:

焚花散麝,而闺阁始人含其劝矣,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丧减情意,而闺阁之美恶始相类矣彼含其劝,则无参商之虞矣,戕其仙姿,无恋爱之心矣,灰其灵窍,无才思之情矣彼钗,玉,花,麝者,皆张其罗而袕其隧,所以迷眩缠陷天下者也

是啊,有袭人麝月的规劝,就不会有矛盾争执,毁了宝钗的美貌,就不会有恋爱之心,灭了黛玉的智慧,就没有才思之情。可是,宝钗、黛玉、袭人、麝月她们就像一张网,令人迷恋并深陷其中。

所以,没有了袭人麝月的规劝,我也就没什么好烦恼没有宝钗黛玉美貌与智慧,我就不会坠入情网——都怪你过分美丽,我才不能六根清静。

这么一想,宝玉就心平气静,安然入睡,一觉到天亮。

后来黛玉在他的案上翻出宝玉的这篇续笔,又好气又好笑,也提笔续书一绝:

无端弄笔是何人?作践南华《庄子因》

不悔自己无见识,却将丑语怪他人

宝玉悟道的关键是二十二回就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这回。

那是宝钗十五岁的生日宴,又是吃酒又是看戏。宝钗为了讨贾母老人家的欢心,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这戏讲的是鲁智深在五台上做僧避祸时,晚不坐禅,还深喝醉酒,打破山门,大闹五台山

太闹了,宝玉不喜欢。于是宝钗当了一回解说,给宝玉说戏。其中有一支“寄生草”,词填得极妙:

慢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宝玉听了,喜的拍膝画圈,称赏不已。这词听起来蛮悲凉,其实也蛮任性的,尤其是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更是合了宝玉的心意。

后来散戏时,贾母赏了一个唱戏的小旦(龄官),凤姐说她活像一个人。大家都心知肚明,但笑不语,只有湘云心直口快,笑道:“倒像林妹妹的模样儿。”

宝玉便给她使了个眼色,怕黛玉多心气恼,怕湘云无心得罪。

结果不欢而散。湘云不领情,误会了他;黛玉也不领情,诉说了他。自己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

宝玉百口莫辨,夹在中间成了受气包,里外都不是人。郁闷哪!

这个时候想起前日所看《南华经》,上面有一句: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虚而遨游者也”。这话出自《庄子·杂篇·列御寇》文章主要阐述忘我的思想,人生在世不应炫耀于外,不应求仕求禄,不应追求智巧,不应贪功图报。

灵巧的人多劳累而聪慧的人多忧患,没有能耐的人也就没有什么追求,填饱肚子就自由自在地遨游,像没有缆索飘忽在水中的船只一样,这才是心境虚无而自由遨游的人。

这不就是宝玉向往的生活吗?

这书后面还有“山木自寇,源泉自盗”等语意思就是人或物太好了往往招来意想不到的麻烦或损害。

好人难做啊

眼下两个人你都摆不平搞不定,将来还能干什么?宝玉越想越无趣自己转身回房躺在床上干

袭人深知原委,想用看戏的事来开导他,希望姊妹们都喜喜欢欢的大家彼此有趣。

深受打击的宝玉心灰意冷,说他们欢喜不欢喜,与我无干,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听,这是现学现用呢,后面就要身体力行了。

然后细想这一句意味,便提笔写了一偈:

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

这个偈语用意双关既是参究禅理又是言情”的意思是印证领悟

你认为你领了,我认为我领了,但只有心心相印,才能够心领神会。等到了再没有什么可以领悟的程度,才可以说得上是真正觉悟了。只有到没什么再需的时候,才算是大彻大悟了

这实际上是禅宗常说三种境界

第一境“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的是刻意寻禅的过程,就像宝玉还在纠缠“你证我证,心证意证”之中,悟出“是无有证,斯可去证”

第二境“空山无人,水流花开”,指的是似已悟道而实尚未得的阶段,宝玉“无可云证,是立足境”好像已经到了某种境界,但还不是最高境界。

宝玉自以为解悟了,又怕别人看了不解,因此一支“寄生草”在偈后后来袭人将这解偈悄悄拿给来视动静的黛玉看,黛玉又拿给湘云和宝钗同看,其词曰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无我原非你”源自《庄子·齐物论》“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意思就是没有它(自然)就没有我,没有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体现它说明了你我一种互为依存不分彼此的关系。后面这个“他”指湘云,“伊”指黛玉,说明三人纠葛是自找麻烦。

这是人在现实中碰壁受挫之后的一种反映,而宝玉本身是悲观主义者,就更加消极看破。

宝玉自以为悟禅了,结果被黛玉问住了,她在宝玉那偈末续上二句:

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这才是禅宗第三境“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指的突然悟道的瞬间永恒的空明境界

可见,黛玉比宝玉更有慧根。当然了,人家也是绛珠草化身,神仙一般的人物。

宝钗顺便又给他说了一段“南宗六祖”的故事。

当日南宗六祖惠能,初寻师至韶州,闻五祖弘忍在黄梅,他便充役火头僧。五祖欲求法嗣,令徒弟诸僧各出一偈。上座神秀便说: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彼时惠能在厨房碓米,听了这偈,美则美矣,了则未了”,自念一偈:

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

于是五祖便将衣钵传给惠能,成为南宗六祖

此处应该有掌声,表扬宝钗真是博学!

宝玉自以为觉悟,不想忽被黛玉一问,便不能答宝钗又比出语录来自己想了一想,“原来他们比我的知觉在先,尚未解悟,我如今何必自寻苦恼。”

然而,佛性已在他内心落下了种子,必然会生根发芽。

果然,宝玉受黛玉葬花的刺激,有了幻灭感,觉得生命是一场虚无。

话说黛玉因吃了晴雯闭门羹,错疑在宝玉身上恰巧次日饯花之期芒种)借着葬花,感花伤己,便有了著名的《葬花吟》。

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尤其是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悲从中来

试想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

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

自此之后,他把“你死了,我当和尚去”挂在嘴边,对林黛玉讲,对袭人讲......结果一语成谶。

随着贾府由盛转衰,晴雯、黛玉、贾母相继死了,大观园也不复存在,宝玉最爱的一切人和事都没了,他就真的随着一僧一道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