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27-3.28关于费小冬先生在黑龙江大学做的"扎根理论"报告会的描述及感受一

(2007-03-28 22:18:03)
标签:

科学

 
不得不说的话:由于本人的理论功底有限,不能很细致的整理笔记,当然,我对该理论的
许多层次研究还有很多不解和不赞同之处,所以,以下内容只涉及听到的和费先生讲述
的部分内容.那是我的记录和理解,不合理之处望见谅,并批评指正.
学院通知我们去听报告,很兴奋,因为,这还是步入大三后听的首个关于理论的学术报告.
我一直坚持着听完两天的整场报告,很受益.
毕竟这是我头一次听到"扎根理论",之前很不熟悉.
因而听的很认真,很细心,当然也有笔记记录了,哈哈.3.27-3.28关于费小冬先生在黑龙江大学做的"扎根理论"报告会的描述及感受一
以下是听者的笔记:
     2007.3.27.10:10am开始
老师姓名:费小冬
(这个名字很有"内涵",和社会学大家费孝通的名字有谐音之妙)
题目: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Grounder Theory
理论创始人之一:格拉斯(Dr.Barney Glaster)
             美国, 白人,加利福尼亚州
发明人:Glaster & Strauss(1967)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定性研究方法的基础.
3.27-3.28关于费小冬先生在黑龙江大学做的"扎根理论"报告会的描述及感受一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由个别到一般(抽象)的,即上升到抽象而概括性的理论.扎根理
论只做提出的过程,检验不是它的工作!!!!!!
贡献:从实践中提炼出理论(以往我们学到的是课本,而不是从自然中学到东西,该理论
     立足于实践.)
扎根理论的原则:Emergence(自然涌现\自然形成)
             Conceptualisation of latent pattern(模式的概念化)
             Social process analysis(社会过程的分析)
             All is data(所有都是数据)
             Reading and using literature(阅读和使用文献)
             不受时间\地点\人物的限制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过程:Open and selective coding(开放式数据分析)
                    Content comparsion(不断比较)
                    Theoretical sampling(理论性的样本)
                    Theoretical saturation(理论性的饱和)
                    Theoretical coding(理论性的数据分析)
                    Memoing(写备忘录)
                    Hand-sorting of memos(备忘录的手工整理)
为什么选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
(1)最扎根与被研究的对象
(2)针对社会过程的分析
(3)完整的研究方法
(4)没有实现假设的研究问题
(5)非表述抽象的概念化
(6)扎根理论对于研究经理和组织行为的实用性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reading
后一篇:报告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