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城市印象原创摄影视觉图片希望小学爱心捐助 |
分类: 旅行摄影 |
拍摄时间:2007年8月2日-8月6日
拍摄地点:互助县,湟源县,平安县,化隆县,循化县
学校名称:凉洲营小学,史家台恩友希望小学,大高陵小学,小茶石浪小学,扎巴镇双格达完小,二唐乡上滩初小,多杰拉卡学校,谢家滩窑隆村恩友希望小学,甘都镇都二学校。
拍摄设备:尼康D200,尼康AF-S17-55/2.8D镜头,佳能G7.
下午16点下了飞机我们就驱车赶到互助县的凉洲营小学
学校占地1000平米,校舍长久失修,四处漏雨。
这个男孩,是凉州营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今年6岁 。
和北京一样,校门口也有小卖铺
湟源县海拔3100米,那里有我见到的最漂亮的油菜花,美景没有影响我们考察学校的热情。
史家台恩友希望小学是张博士捐助建设的,占地1892平米,在校生89名,教师4名。
在新教学楼的旁边还保留着老教室,现在被用作仓库了。
小茶石浪小学属于日月藏族乡,主要的问题是校舍离山太近,夏季雨季来临,对学校构成严重威胁。1972年建校,现有4个教学班,学生85名,教师3人。
华隆县是回族聚居的地方,这个县扎巴镇的双格达完小建于1956年,半个世纪的风雨使校舍严重受损,绝对算得上是危房了。
二唐乡上滩初小建在一所漂亮的清真寺旁边。
这是学校里的回族女教师
校门口的回族孩子
上百名回族孩子都聚集在清真寺内,学习古兰经。
多杰拉卡学校..这所深山里的学校建于1984年,有78名学生,包括学前班.原有教室4间,一间被大雨冲塌了,还有一间墙体倒了,只能做仓库,所以算下来78名孩子们上课的教室只有两间。
离开学校前,我碰到这几个孩子,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的渴望和企盼,也感到了我们的责任。
在黄河边上有一个撒拉族人居住的地方,谢家滩窑隆村。张博士在村里也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
张博士和撒拉族孩子们合影
撒拉族是青海特有的少数民族,大部分居住在循化县,循化也是我国独一无二的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的男人,多以上山伐木,下河板筏为生,撒拉族的女人不仅长的非常漂亮,手艺也很高超.这是年轻的撒拉族妈妈和她第三个宝宝。
我们在晚饭前还要看一所学校,这就是化隆和循化交界的黄河边上的甘都镇都二学校.都二小学目前只有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65名学生,两个老师,教室是4间平房.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走进每间教室,都能感觉高浓度的尘土和粉尘,地面都是破碎的转头和泥砌的,孩子在教室里玩耍就会掀起的地面灰尘,我上大学的时候学的环境工程里指出,0.3微米的粉尘比表面积大,有极强的活性,通过呼吸可以进入人的肺部,给人体带来极大的伤害.可爱天真的孩子们还不知道这些道理,但对我们来讲却是触目惊心.和摇摇欲坠的教室一样在刺痛着我们的心.
甘都镇都二学校的校长
后一篇:【北京奥运场馆】北工大羽毛球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