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60日均线的突破不会是一蹴而就

(2008-12-03 15:39:26)
标签:

地产

经济

股票

市场

文化

理财

杂谈

休闲

财经

分类: 股市解析

周三沪深两市高开高走之后,早盘沪指重新冲上1900点关口,多方掀起了一轮震荡上行的攻势,将1900点再次踩在了脚下,这时投资者信心被极大的激发起来,盘中继续呈普涨态势,进一步推动了指数的上扬,沪指最终以一根中阳线收盘,同时成交量稳步放大。

 

盘面观察,大盘今日呈现震荡盘升的走势,午后开始场内呈现“八二”格局,为大盘上行提供有力支撑,金融股的全面反弹以及中石油、中石化、有色、煤炭等权重指标股的止跌走稳,部分支撑了指数,成为股指持续反弹的中坚力量。市场个股行情却十分火爆,近日表现突出的中小板个股则进一步上行。

 

目前,沪市成交金额再次逼近千亿元的水平,表明观望资金正在逐步进场,试探性的进行买入动作。对于今天市场的走势,我初步认为,连续的两根阳线显示,多方再度掌控了市场主动权,短期仍将向上试探性攻击1980-2000点附近的阻力,但由于上方具有巨大的套牢盘,向上的过程是复杂的,多空双方仍将继续激烈搏杀。

 

近期市场主力无疑是按“政策”的趋势行事,使得大盘走势上在本周一扭转了短期即将调整的颓势,估计这和管理层进一步出台利好政策有关。对于短期行情而言,整体形势是相对有利的,同时交易投资也趋于活跃,后市震荡上攻再次值得期待。

 

60日均线近在咫尺,而近两日大盘的量能处于温和放量状态,但以如此量能有效穿越层层压力有相当难度,那在此应具备震荡消化压力的需要。从目前行情和成交量配合分析,短线内存在连续上攻后震荡调整的压力,估计短线内会在1880-1990点之间形成震荡整理,在等待进一步利好消息出台的情况下才能有效向上突破。技术层面上,大盘要继续反弹,在此也有重新打出新的上升通道的要求,那打出新通道轨道的过程也就是大盘震荡的过程。所以,大盘在短线上冲后积累了震荡的要求,明天可关注60日均线附近的1990点得失表现,或将1950点作为短线止盈点的策略比较合理。

 

在股市中往往就是这样,在大家绝望的时候,大盘见底;在大家彷徨争论的时候,大盘在悄悄的成长;在大家都欢呼雀跃的时候,大盘在不知不觉中就见“顶”了……而现在也许就处于大家在彷徨争论的阶段吧。虽然今天大盘大幅拉升,个股大多也是普涨,盘面也热点频出,但在我们庆贺之余,难免要考虑到短线的获利盘回吐,另外从技术上来说近两日的大幅拉升过急了一点,幅度有些偏大,这就很可能意味着大盘明天应该有一个震荡调整的过程,而且现在大盘上方60日均线左右是一个相对成交的密集区域,比较而言压力较大。因此我个人认为在此区域若量能还不能继续放大的话,则有一个小波动。若一举带量攻克1990点的“60日均线关口”的话,则会走出继续反弹的行情。若明日横盘在60日-5日均线之间震荡整理的话,则后期为小阴小阳震荡的盘升是最为理想了。

 

空仓或轻仓的朋友们也不要着急,这段时间大盘会在1880-2030点区域位置涨涨落落,选择低位进入的机会有很多, 大不必追高买进,估计本周五前后就会再次出现低吸的机会。

 

在30分钟K线图上,

1、可参考实战K线葵花宝谱——高抛定式篇 ,持股等待短线的“逢高减磅”。

2、重点关注权重股板块的动作,可参考实战K线葵花宝谱——低吸定式篇再进行回补。

3、在反弹趋势确立后,可参考《实战K线葵花宝谱——追涨定式篇,对强势股进行谨慎适度的追涨。4、由于震荡行情会比较复杂,如果经验不足的投资者,还是减少操作或者选择持股观望的比较好。
 

我的征文寻求朋友们的支持,请看完后在此点击投票。谢谢了

 

以下是近期文章,供参考。

识别K线骗线四个辨证方面   看主力增兵准备中期反击战   目前市场将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形

用投机心态看待月末的机会   钢铁市场恢复的时间会较长    运用K线时要结合的五个关键

顺势而为参与下午做多行情   市场乱象中看变向重要讯号   能否及时拉起还存在不确定因素

明后完成预期中的洗筹动作    判断市场由弱转强的依据      关注5日和10日均线的走势

指标明显发出中线走强信号   权重股低调为走势留下悬念    随机应变看待30日均线争夺

等待市场第二次低吸的机会   强势整固成为短线重要任务   当前增量资金入市的蛛丝马迹

谨慎做多参与年末喝粥行情   大盘将具备更大的反弹动能   三方面看多空思维发生微妙变化

新一轮反弹将有望呼之欲出   转折点之时惊慌出场总是错   未来两周走势取决于两个关键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