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初上呼伦贝尔草原

标签:
呼伦贝尔草原金帐汉敖包女儿三岁旅游育儿 |
分类: 生活在别处 |
其实,我从小就生活在呼伦贝尔,但家在扎兰屯。那时旅游业还不发达,尽管我向往草原,但一直没有机会去草原。
有了女儿后,似乎一切都能成为可能,只要有想法。
大概去得还是有些晚了,尽管8月7日就到了草原,但是,有点遗憾,草已经有些黄了。
我一直知道“海天一色”,天地相接还是第一次遇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初中学过的这首民歌一直引领着我,直到那日,真的带着女儿走上了那地方。
敖包
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蒙古民族盛大的祭把活动之一。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等。祭把时,在古代,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蒙古族牧民沿袭祖先的原始宗教信仰,以为山的高大雄伟,便有通往天堂的道路;高山又是幻想中神灵居住的地方。因而便以祭敖包的形式来表达对高山的崇拜,对神灵的祈祷。
才知道敖包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随风起舞
重庆是一座没有风的城市,终于,在草原上,我们听到了呼呼的风声
三月只要跑,听怕只跑两步,这姿势也要摆得如此这般
才到草原时,脸上的皮肤可以看出来还是整洁的,接下来就被蚊子咬得坑坑洼洼的了
秋天到了,张牲畜备的冬粮都准备好了。这机器推成的草垛也是风景啊。大概三月在幼儿园的故事书里听到过有关草垛的故事,反正她当时讲了一大堆,好象提到哪个小动物以为草垛是硬的,其实是软的等。本来初上草原,见到枯黄的草挺上火的,但当三月见到了似乎熟悉的草垛后我心情稍好,毕竟,无论哪里无论哪个季节,风景它都是风景啊。
这一千零六只羊的主人只一个,草原到底是草原,比较平,放羊放牛的一人都能放一千多只
这就是牧羊人,他穿着的靴子当时令我吃惊,草原上只要太阳不落,那太阳象是能把人烤熟似的,他说他们都习惯了,后来看得我都习惯了。
美丽的蔳公英种子,草原上的蒲公英挺多,书中那些比花还美丽的蒲公英种子三月总也采不完总也爱不完
连马都被晒得要洗洗了
由于扎兰屯到沈阳有12小时的火车车程,不想太辛苦,就在哈尔滨停留一夜,刚好又见热情爽快的爱的小屋张洋妈。说好昨晚让她喊我起来聊天的,大概没忍心,我哄三月睡觉时先把自己哄睡后,就一觉睡到早晨。她家网速可以,赶快发几张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