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翻译:托兰人

(2010-07-22 23:04:25)
标签:

文化

分类: 诗歌

《托兰人》

 

作者:西默斯·希尼

译者:刘旭阳

 

1

有一天我将要去奥尔胡斯

去看他褐色的泥炭头颅,

他眼皮的温和豆荚,

尖锐的皮帽。

 

在附近平坦的乡下

他们把他掘出来,

他喝下的最后的冬麦粥

在胃里结成块,

 

他赤裸着,除了

帽子,套索和腰带,

我将伫立良久。

这女神的新郎,

 

她用金属项环把他束紧

而后打开她的沼泽

那黑暗的汁液

使他变成圣徒的不化之身,

 

掘泥炭的人

在蜂窝似的开采处发现的东西。

现在他被玷污的脸

长眠在奥尔胡斯。

 

2

我会盲亵渎神明的危险,

把大熔炉的沼泽奉为神圣

我们圣洁的土地

祈祷他发芽

 

那些被伏击,溃散的

劳动者的躯体,

穿着袜子的的尸体

陈列在农家庭院,

 

四个年轻的兄弟

泄露底细的皮肤和牙齿

使枕木生起斑点

沿线被拖了数英里。

 

3

他可悲的自由

就像他乘坐在死囚车上

将要到我这里来,操纵着

念叨着这些名字

 

托兰,格伦贝尔,乃比加德,

观望着乡下人

指点的手

却不懂他们的方言。

 

在日德兰半岛外

古老的杀人教区

我将感到丧失,

不幸,就像在家乡一样

 

——2010-7-22 译 参照本:Seamus Heaney Witering Out

另外也参考了马永波的译本。试着做一下翻译工玩吧。O(∩_∩)O~

 

注释:

    估计大家对“托兰人”一无所知,像这种在解读国外诗歌时的隔阂现象十分普遍,源于我们对于作者的地缘和文化事物的不了解。这增加了我们理解作品的难度。

    托兰人(Tollund Man)是欧洲著名的沼泽木乃伊,于1950年在丹麦被发现,死亡样式离奇,研究的结论也有不同的版本。希尼在这里大意是把托兰人看做北欧独特的文化内蕴和隐喻。经过诗歌的语言处理来在民族、祭祀、宗教做一个诗意阐发和灵感的释放。

                                                                            ——2010-7-22 晚 郑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