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云之
云之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6,654
  • 关注人气:45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格拉底论公正

(2008-07-17 22:26:22)
标签:

柏拉图

《治国篇》

苏格拉底

公正

好处与坏处

灵魂

神的报偿

文化

分类: 阅读及翻译

苏格拉底论公正

 

柏拉图的《治国篇》(又译《理想国》),是苏格拉底与柏拉图的兄弟们和其他友人关于公正的对话录。对于苏格拉底论述公正的逻辑,我并没有完全领会,但论述的过程还是挺令我着迷,我试着转述一二:

 

苏格拉底认为,公正在哪种情况下都比不公正可取,因为“公正属于最美好的事情,一个要求幸福、很有希望的人就是为了它本身、也为了它带来的后果而喜爱它。”为此,他必须面对如下说法(也是一种现实):

“奉行公正的人都并非出于本心,而是把它看成非做不可的事情来办,并不是把它当成一件好事”;

“不公正的人的生活要比公正的人好得多”;

“干不公正的活动有好处,受不公正待遇是坏处;但是,受不公正待遇的坏处要比干不公正活动的好处大。所以人们彼此都干过这种活动、也受过这种待遇,大家都付出了代价之后,感到不能只要好处不受害处……因此人们开始制定法律和彼此相待的契约,把法律所允许的称为合法和公正的。公正的来源和它的实质,就是两种情况的折衷,其中最好的一种是可以干不公正的活动而不受惩罚,最坏的一种是必须忍受不公正的待遇而不能报复。公正这一处于两者之间的情况之所以得到喜爱,并不是因为它好,而是由于人们没有能力去干不公正的事……

“人们奉行公正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由于没有能力干不公正的事。……我们假定有两个人,一个公正,一个不公正,给予他们俩为所欲为的权力,然后跟在他们后面,看看欲望会把他们各自引到什么地方去。我们肯定会当场抓住公正的人,发现他由于私心作祟,追求的目标与不公正的人一模一样,是私心使众生都追求这个目标,以为这是好的,只有通过法律、使用暴力才能制止他走那条路,把他拉到尊重平等这一边来。……人做公正的事并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迫不得已,因为这并不是对谁都好。因为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人人都认为能干不公正的事,他也就那么干。因为人人都认为不公正的事给他带来的好处比公正带来的大得多,而且认为赞成这种说法的人是对的。……因为人们由于害怕受不公正的待遇,总是互相欺骗、互相吹捧。”

之所以这么长篇引述,恕我愚钝,是因为阅读此文的时候,我才突然领悟“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之前我一直觉得像绕口令,为什么不说“高尚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卑鄙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呢?

 

柏拉图的兄弟葛劳贡基于这样的现实,要求苏格拉底一定将公正与不公正全然分开,以驳斥公正没好处/不好而不公正有好处/好的说法;要求他直面有许多伪装公正而获取好处的人和被视为不公正而受尽屈辱和折磨的公正者这样的现实,而仍然可以说服人们公正是美好的事物而自愿践行。

 

苏格拉底基于“公正既出现在单个的人身上,也出现在整个城邦身上”,从城邦的产生谈起,需要迫使人与人联合,多方面的需要使得更多的人联合,每个人根据个人的特长从事不同的活动,各种从事相同或不同活动的人共同居住,形成了城邦。人们于是开始区分好的品质和坏的品性,苏格拉底认为,诗人和说书人在有关人的重大事情上,不应当胡说八道,如说“不公正的人享福,公正的人倒霉,不公正的行为干得隐蔽就带来好处,公正对别人好对自己不利”,这样就能“发现公正是怎么一回事,以及它本身对具有它的人是有益的,不管他是不是得到公正的名声,那我们就能断定在人的事情上该说哪一类话了”(有点类似宣传部,不知“理想国”是否因此得名)。

我读的是王太庆的译本,第三卷与第十卷之间缺译。后来,苏格拉底似乎是从人可以识别感官认识的局限、克服幻觉的能力,认为这是灵魂中的理智活动的工作,进而通过阐释灵魂与肉体的分离而证明灵魂不死,因此得出:即使穷困潦倒、身患重病或遭遇其他苦难,但无论生时还是死后,“因为一个人热切要求做到公正无私,而且尽可能实践一种与神相似的品德,神是不会对他熟视无睹的。”

论述的逻辑算不上严谨,但这样的思考很启智。记得我的一个天主教朋友给我最深印象的一句话:人生中的任何事情,包括痛苦、背叛、磨难甚至死亡都是有意义的。这句话对于一个坚守品质的人,很有启发,也有鼓舞的作用。

 

这样看来,不相信有不死的灵魂的人,其实是不可能达到至善——绝对的公正;无神论者的公正一定不是至善,而是受到法律和诚信或道德约束和平衡所能达成的一种相对的公正——约束自己不公正的行为到一定的限度,同时也保护自己不受到超过限度的不公正的待遇。

 

相关阅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a8bcd40100njhg.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