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是好莱坞明星的美国小妞刚走,紧跟着就来了个美国小伙。说是实习生。我们都指望是个高大威猛的帅哥,欧美男人的轮廓身板摆在那里,好看的比难看的多得多。
看到他的第一眼是真的泄气,但我还是保持了镇定和礼节。患有帅哥免疫缺乏症的邻座跟我回忆初见他的场景,只有三个字,“OH MY
GOD”,然后夺门而出。
其实他也没有那么糟糕,只是身板有点薄弱,毛发色泽偏黄,说话口气绵软,26岁看上去像36岁罢了。
他来了也有一周了,我们的交谈不超过三句。
昨晚,办公室里只有我、他和他对面的一个姑娘。
他拿出了一包用保鲜袋装着的花生糖给我们吃,说是他奶奶让人从美国带来的。带了三大包。
“是不是有点太甜了?”他问我们。
我说是有点,但还不算太糟。
“其实我也不爱吃,但最起码这东西能让我的肚子感觉饱一点。”
这让我想起几天前一个同事告诉我的“笑话”。
最近公司新建了个酒吧,每周五晚都有人在那里买醉。
上周五那个同事喝得半醉,在下楼回家的电梯上遭遇同样半醉的实习生兄弟。
“你在这个干得怎么样?”她随口搭腔。
“我在找工作。”
“噢?你在找工作?这里做的不好吗?”
“我没有钱。这里钱太少,¥%#¥·#—*……#%%##¥%”
当这个同事绘声绘色加油添醋地跟我们学起美国兄弟抑扬顿挫的美式国语时,我们忍不住笑得前仰后合。酒鬼的故事只能相信一成,我们权把它当作了饭后调剂。
“你知道这是什么吗?”那兄弟在我神思恍惚中又来搭腔,手上举着另一个保鲜袋,里面的东西用素色纸裹着。“This is
压缩饼干。”他突然冒了句中文,很好地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啊?你干吗吃压缩饼干啊?”我的脑海中开始浮现上甘岭的画面。
“这个能吃饱啊。”
“怎么能只吃饱就行了呢?你还需要多种营养啊,比如蔬菜、水果、肉类,等等等等。”我说这话的时候,他会不会想到路易十六那不知民间疾苦的玛丽皇后?
“这里买东西不方便。”
“哪里?上海吗?”
“嗯。”
“怎么会?上海到处都有超市啊。”我心想美国佬又在装了,就属你高级?!“那你在美国时吃什么呢?”
“我可以一天吃墨西哥菜,一天吃泰国菜,一天吃......”
“你在中国不能吃吗?到处都有啊!!”
“我吃不起。就连超市的进口食品我都吃不起。”哦~~ 终于说出实话了。
“你在抱怨哦!那你干吗来咱们这儿呀?你会讲中文,可以去那些语言培训学校什么的,(也不至于如此穷酸吧?!)”
“我现在周末是还在教书啊,不然我根本没法在这里活下去。”
“那你干吗不去做全职呀?”
“我在中国五年了,干过很多工作,除了教书,也在人家公司干过。可我不喜欢那样的工作,整天就是从这个工厂跑到那个工厂。”我真不知道他以前在什么公司,干嘛老在工厂里窜。“我想考虑一下自己的职业规划了,所以就来这儿了。”原来咱们这份工作还是份正正经经对长远前途有益的事业,8错8错。
我聊天的兴头正高,他的手机响了,谈话没有继续下去。
不知道为什么,我庸俗的、自卑又自傲的民族主义情绪就上来了,对一个可怜的以啃压缩饼干度日,又追求理想的好青年没有丝毫同情或是崇敬,我只是很想笑,甚至觉得痛快猖狂。一个26岁的美国佬在上海竟然拿着跟中国实习生一样的工资,估计一个月也就1000块人民币吧,折算成美金是150左右。这要在美国,最低工资都没拿到吧。可这才叫平等啊!凭什么咱们中国孩子累死累活才拿这么点儿,随随便便一美国人来这儿都能充大爷啊!
算了,改天有空请他去吃顿好的吧,也算是宽容大度同时温饱不愁的中国人民对食不果腹的美国人民的一点接济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