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近十年来与生物学有关的诺贝尔奖(化学奖及生理学奖)(二)

(2006-12-06 11:21:00)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美国科学家约翰·芬恩、日本科学家田中耕一和瑞士科学家库尔特·维特里希,以表彰他们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的贡献。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分别表彰了两项成果,一项是约翰·芬恩与田中耕一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进行确认和结构分析的方法发明了对生物大分子的质谱分析法,他们两人将共享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一半的奖金;另一项是瑞士科学家库尔特· 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他将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另一半的奖金。他们三人的这些研究成果对于研究包括蛋白质在内的大分子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在这3位科学家所开创的新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今天的研究人员已能迅速并且简单地揭示一个物种包含多少种不同的蛋白质,能用三维照片显示蛋白质分子溶解状态的样子,从而使人类可以通过对蛋白质进行详细的分析而加深对生命进程的了解,使新药的开发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并在食品控制、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等其他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美国勒兰德-哈特韦尔(Leland Hartwell)、英国保罗-诺斯(Paul Nurse)和蒂莫希-亨特(Timothy Hunt)。 三位科学家在有关控制细胞循环的研究中做出重要发现,他们确认了控制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类真核细胞在内的主要分子。这一基本发现对于了解细胞的生长具有深远的意义。这一发现找出了细胞循环控制出现缺陷时可能导致的染色体改变以及可能最终导致癌细胞的生成,因此这在研究癌症治疗方面开创了新的方向。勒兰德-哈特韦尔发现在于找到了一种控制细胞循环的特定类型基因。其中一种名为start 的基因对于控制每个细胞循环的开始具有重要作用。保罗-诺斯(Paul Nurse),确认、克隆并了解了控制细胞循环的基因及分子方法。蒂莫希-亨特,发现了控制CDK功能的cyclins和蛋白质。

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瑞典科学家阿尔维德·卡尔松、美国科学家保罗·格林加德及埃里克·坎德尔,以表彰他们在“人类脑神经细胞间信号的相互传递”方面获得的重要发现。阿尔维德·卡尔松发现多巴胺的信号传送功能、以及它在人类控制运动能力中的重要作用。他的研究使人们认识到大脑特定部位中多巴胺缺乏会引起帕金森氏症,同时也帮助人们研制出了治疗这种疾病的有效药物。保罗·格林加德发现了多巴胺和其他的一些信号传递物质如何对神经系统发挥作用。埃里克·坎德尔在研究中发现了突触的效能如何才能得以改变,以及其中涉及哪些分子机理,他在研究中还证明,突触功能的改变在学习和记忆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99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美国布洛贝尔(Günter Blobel),他发现蛋白质有内部信号决定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转移和定位。既信号肽假说。

1998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美国佛契哥特(Robert F. Furchgott)和伊格纳罗(Louis J. Ignarro)和慕拉德(Ferid Murad)以表彰他们发现氧化氮是心血管系统的一种信号分子(生化上也略有介绍)。    

 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美国斯坦利 · 布鲁希纳 (Stanley B. Prusiner) 1972年,他发现一个患有克罗伊茨费尔特 - 雅各布综合症(CJD)的病人死于痴呆。在此之前,已经认识到 CJD 、克鲁氏病和羊搔痒病都是羊群中的传染病,是通过脑提取物传播的。当时很多理论是关于感染因子特性的,其中一种假设认为感染因子中缺少核酸。他当时接受了这种说法, 10年后,他和他的同事成功的从患病的仓鼠脑中鉴定出了这种感染因子。所有的试验表明,感染因子是由一种蛋白质组成的,他称之为朊病毒(prion —— 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 的缩写,也可以为病毒感染粒子)。当时科学界对此表现了极大的怀疑,于是他开始了艰苦的工作来精确确定这种感染粒子的特性。1984 年,布鲁希纳和他的同事们终于给出了答案,他们分离出了一小片段基因,接着指出这种朊病毒基因存在于所有动物的体内。 他克隆了朊病毒基因病证明了正常的朊病毒蛋白是白细胞(淋巴细胞)的普通成分,可以在很多组织中找到。正常的朊病毒蛋白在大脑中的神经细胞表面分布特别多。他还发现很多遗传性的朊病毒疾病,是由于朊病毒基因突变所致。 他的发现为朊病毒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到底为什么要考研呢,中国现在的研究现状也就那样,跟在别人的屁股后边,而且看着那些为了考研早起晚睡的人们,我很迷茫,难道这就未来中国科研事业的继承者么?只会背书的人们呀,诺贝尔会不会越来越远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