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冀晋豫访古日记(十二)曲沃大悲院、泉掌关帝庙、新绛白台寺2011-07-02

标签:
山西曲沃大悲院泉掌关帝庙新绛白台寺文化 |
分类: 出行记录 |
继续7月2号的行程
离开夏县,赶赴曲沃曲村镇大悲院,这里保存有一座宋代献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六椽
大悲院献殿柱头铺作和补间铺作都是五铺作双昂,柱头铺作第一跳假昂,第二跳真昂,昂尾压于三椽栿下。补间铺作两条真昂,里转挑斡抵下平槫
内部梁架六椽屋分心用三柱,中柱直抵平梁下,梁间以驼峰承托,平梁之上双叉手承脊槫,宋代风格明显
大悲院西侧还有一组清代建筑,过殿、天王殿、东西厢房保存完整,用材硕大,清代建筑精品
离开大悲院,赶赴新绛白台寺,路过泉掌村,发现路边一座大屋顶,下车去看,是建于明代的泉掌关帝庙。这次来山西,路边捡了不少古迹,有些年代久远的小庙仍在使用,等有时间查一查这些古迹的详细资料。
从泉掌村向西不远就来到白台寺,寺建在村外高台上,东边是二层小楼状的山门,西边是金代二层楼阁白台寺法藏阁。
法藏阁依坡而建,第一层在坡下,无楼梯,第二层在坡上院子里,北面开门。白台寺法藏阁后视
法藏阁面阔三间,进深四椽,梁架三椽栿对前劄牵,侏儒柱承平梁,没用托脚
阁前有进深一椽的副阶,前檐增加了补间铺作,同样是四铺作单假昂,后尾挑斡抵下平槫
法藏阁前地势开阔,麦子刚刚收割,寥寥绿树点缀于一望无际的黄色麦田
法藏阁后面是建于金代的释迦殿,单檐歇山顶,面阔三间,进深四椽
只在当心间前檐使用了一朵补间铺作,令栱两端刻做昂形,里转出挑斡抵平槫
殿内三椽栿对后劄牵,驼峰、托脚承平梁,平梁之上侏儒柱、叉手、单材襻间承脊槫。此殿建造年代貌似早于法藏阁
释迦殿后面还有一座元代建筑白台寺后殿,建于元代,原为悬山顶,后代维修时改为硬山,面阔五间,进深四椽
后殿只有柱头铺作,五铺作双抄,梁头伸出压于铺作层之上未过橑檐槫
殿内四架梁,最东侧四椽桴通搭前后檐,其余三架都是三椽栿对后劄牵,两山二椽栿对前后劄牵。
释迦殿和后殿之间,原有一座石质舍利塔,有记载建于唐代,高约10米,石塔中精品,可惜九十年代被盗,其位置大约就在图中香炉附近
未完待续>>>
本文PDF格式文档下载地址 http://ishare.iask.sina.com.cn/f/18433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