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没采访到马加爵的父亲

(2007-08-08 14:59:15)
标签:

人文/历史

分类: 每期目录
我们没采访到马加爵的父亲 
□王冰

    2004年4月22日,马加爵故意钉人案在云南省昆明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我和同事汤继颖在开庭前一天赶赴昆明。采访完受害大学生的家属后,已深夜12时。
    这个时候,心情最复杂的应该是马加爵的亲属吧。他们不仅要承担对受害家庭的沉重歉疚,还要面临等待亲人被宣判的撕心痛楚。能否采访到马加爵的父亲,是我们成败的关键。
    当即,我们电话联系了为马加爵作辩护的赵律师。但他拒绝提供马加爵父亲马健夫的地址。我们又给曾接受马健夫委托的向律师打电话。但向律师的手机无人接听。失去头绪的我们很颓丧。
    1个小时后,我们意外接到向律师的电话。他说,马健夫没有手机,和他联系都是借用云南大学一个学生的手机。他不清楚马健夫住在哪里。
    那个大学生是否了解一些情况呢?我们问了他的号码,迫不及待地打了过去。在电话里纠缠了很久,才得知他姓肖,是马加爵老乡,但和他并不熟,只是在马加爵案发后,去他家看望过他的父母。“你们今天不可能找到他的,这么晚了,我刚才去看望他时,旅馆的卷闸门都拉下了。”肖同学说。
    我们央求他说出旅馆的地址,并承诺不去打扰马健夫。也许他实在经不住我们磨缠了,终于说出,马健夫住在华城大酒店旁。
    挂断电话后,我和继颖交换了个眼神,立即前往华城大酒店。
    很惭愧,我们是奔着打扰马健夫去的,这是我们的职业。
    昆明的子夜空空荡荡。我们茫然无措地发觉,华城大酒店附近并没有拉着卷闸门的小旅馆。我们开始扫荡式搜寻。在前后左右好几条街巷里,逢小旅馆就敲门,但是一无所获。
    快4点时,我们绝望了。在一个小店吃了21日以来的第一顿饭。
    22日上午9时,庭审开始,我有幸成为十余个旁听庭审的记者之一。
    马健夫坐在旁听席最不起眼的角落里,低埋着头,脸颊外侧肌肉偶尔抽搐。在马加爵被法警押下法庭的瞬间,他第一次抬头注视自己的儿子,而后轰然坍塌般,在座椅里缩成一团。
    一定要和马健夫面对面交谈!我们又一次和肖同学通上了话,我很诚恳地告诉他,我们想见马健夫不是站在记者的立场,而是以一个晚辈的心情。肖同学似乎被打动了,他说,要见马健夫需要通过律师。但赵律师回绝了。
    24日下午,再次开庭。我看到马健夫在角落里擦眼泪,用并不合身的衣裳和袖子。他还是埋着头,一动都不动。听到儿子被判死刑,他没有更多的反应。马加爵的姐姐凄厉地用壮族土语给弟弟说了句话。这是马加爵两次开庭中第一次看见亲人。不知为什么,我有些难过。
    宣判后,我约了赵律师专访,同时希望说服他安排我们和马健夫见面,哪怕只有几分钟。
    在进行完对案件本身的提问后,我问他:“马加爵姐姐说的是什么?”赵律师笑而不答。 “是指责吗?”“是说姐姐爱你吗?”“是让他放心家里吗?”……
    最后,我“灵机一动”:“是让马加爵上诉吗?”赵律师愣住了,他翻译了马加爵姐姐的话:“弟弟,你一定要上诉,这样我们能再见一面,再见一面。”
    那一瞬,我僵住了,想哭。我仿佛更深刻地理解了马加爵的家人。
    如果不见他是对他更多的保护,我们不忍心我们的善意带给他更多的刺激和痛苦。
    终于,我们放弃了采访马加爵的父亲。

(众众摘自《能走多远由你决定——华商报业执行力故事》西安出版社)
 
更多精彩内容见《大众文摘》2007年第9期
订阅热线:022-8352583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情人眼里出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