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没有时空观历史文化知识的直接跳过此段文字。
青弋江是条不大不小的河,大是指它接纳了黄山之北和徽山之北的徽水及众多溪流小河,小则指它“太平”从太平湖到太平府汇入大江。异乡客李白醉醒桃花潭叹其深千尺,梅尧臣追昔抚今“古有琴高者,骑鱼上青天,小鳞随水至,三月满江船”。
DAY4,4月4日,两天宿夜了査济,古村人文、环湖小景看的拍的差不多了,早餐后9:00沿青弋江顺行,在某篇拍摄位置摄。再拍章渡后午餐丁桥,餐后经水西双塔,于泾县城外S322与G205结合部跨江,小行一段再上S322到琴溪逆流经竹林茶道深谷垭口,摄九里岭神光。盘山下,上G205右拐行车,过县城,车停桥上大家去放歌,拍张晚霞存照。(本段路况参见参见皖南春耕)。之后一路北上,晚八点到达马鞍山大青山脚下太白乡宿夜。
一天行程其实就是醉鬼李白生前走过的路。
青弋江正面参见聚拍拾遗点查看大图,本篇主要练习构图和层次。本篇紧续下篇。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S322和G205结合部桥上拍晚霞

下面扯会儿淡。请看不明白自行绕道
最大RAW、自动白平衡,还有防抖、光圈(它们适度提高清晰度)相机设置,其它一概无所谓。剩下的就是曝光了,多了白板,少了噪点。假设你的记录卡比较大,或者你的拍摄技术比较高,完全没必要花时间设置那些胶片摄影的指标,有那时间多走几步多构些图、多些快门组合,不更好吗?电脑里DPP你爱怎地就怎地,别信啥损失的P话,只要符合色彩原理的已经超越人眼辨别能力的信息存在就行,这是科学,可以打到一切伪艺术家,可以打到一切技术论者。老龟看印刷菲林175线5%网点绝对都不会出现误差,俺说正常人眼辨别不来的要是有能看出的,而自称没有使用放大镜密度计之类,肯定是艺术家,对着母牛屁股吹气的艺术家。
数码摄影,除非一些必须使用PS软件的场合,比如造假,比如冒充艺术家,俺相信DPP的智能完全大于99%摄影人的智商。DPP面板上,RAW/RGB的那些玩意明白了再钻研PS不迟,虽然JEPG格式是比较JB的格式,但JEPG色调曲线却不是什么JB色调曲线。RGB和CMYK还没弄明白的,又在数码、屏显时代大谈PS的,把PS分开读,P是主语,S是谓语,非得加个补助语的,可以加个B。
286时代俺已经使用苹果6100、PS25版超度PP了,借此营生,但想这不是正道。没承想十几年过去,CS和PS组合了,都不再2都快5了,洗了手的俺还真看不懂这个跨越了2的时代。中国芯都很奔腾了。
1

2 5000K

3 6200K

4 饱和度为零

5 主题不变,弄弄云彩层次

6 主题不变,搞搞江水层次

8 可以冒充大画幅

9 还可以冒充宽幅

10 只要不考虑镜头变形,爱怎样截取就怎样截取。
当然俺不提倡截取,这有师承,正在师傅说了“微距是可以适当截取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