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起,心里总有一个事儿,那是对一个人的牵挂.
那是对一个陌生人的牵挂.
昨天上午,我去卫校办点事儿,快走到巷子口时,有一个人来问路,她个子不高,头发花白,一手提篮,一手拿包.在这微有凉意的天气里,脸上闪着微微的汗意.
她问:姑娘(呵呵,我早已经不是姑娘了,在过些时就是姑娘她婆婆啦),你知道新区的菜场在哪儿?
新区?这附近没有什么新区呀,别是走错了.
问她:你说的是那个新区?
新区,旁边有一个大酒店.
哟,看来她真的是迷路了,这儿附近不仅没有新区,更没有什么大酒店.
我替她着急起来,你说名字呀!不管菜场,新区还是酒店都有名字呀!
我是来找姑娘的.
嗨,她总是所问非所答.
你姑娘在哪儿上班?
不是上班,她在带孩子.
那她住在哪,在哪个单位?我心想,只要你能说出一个单位名,我才能帮你指路呀!
我来过,下了车住转走,进一个巷子.我现在迷路了.
嗨!又答跑了.还好,说到了车,再问!
你从哪儿来的?
从我们街上来的.看这答的,让人摸不着头脑.可能她也觉得自己答的不对,又补充到:从老河口.
那你坐的是几路车呀?想到她一定不会知道是几路车,问后又重问:你在哪儿下的车呀?
在南湖广场.
好,这下对了,既然在南湖广场下车,那就证明她走的还是对的.否则她说的新区呀,大酒店呀,我会以为她走错路了,因为附近没有什么新区和大酒店.
突然,我脑子里灵光一闪,她说的新区会不会"职业技术学院"(原财校)的家属新区呢?财校在我们学校隔壁,我们正好从一条巷子里走出来.财校的家属新区旁正好有一个"仲宣楼"菜场,而菜场的对而又有一个王府"大酒店".
一切特征都对了.
我立刻给她指了路,因为我们正好走到路口,对面是"绿影壁",右斜对面五十米处就是"陈候巷",她所说的:菜场呀,新区呀,大酒店呀都要在里面.
可她却说:不对,我来过,不是那边.是下了车往这边(左边)走.
我说,是你迷路了,把方向搞错了.
这时,她却非常有主意了,说:就是往这边(左边)走,走一截后进一条巷子.
对呀,你从南湖广场下车,往回走,走一截后进一条巷子,就是那条巷子.
可是,无论我怎么解释她都不听,硬是又向左走去.我追了一步,又跟她讲菜场,新区,大酒的位置,她依然认为方向不对,依旧照着她认定的正确的方向走了.
她那样的固执,我又急着办了事后赶回来为上高三的孩子做饭,所以就没有再和她说什么了.
我坐上了车,看到车窗外马路上得着东西吃力地行走的她,不禁又为她担心起来,她能找到路吗?
办完事回来的车上,我不禁又想起她来,她现在在哪儿?她找到家了吗?她问的谁呢?她能说清楚吗?她答的那么含糊,又东一句西一句的,又有谁能有时间去细细地听她说呢?
她要问多少人才能找到家呢?
她会不会相信别人的话呢?
从昨天起,心里就多了一个事儿,那是对一个人的牵挂.
那是对一个陌生人的牵挂.
她找到家了吗?
从文章中可以看到的很多地名,如:"王府","陈候巷,"绿影壁","仲宣楼",都是距我家附近左边不足千米内的古迹.距我家附近右边不到五百米就是襄阳古城墙,墙外就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