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闻中国紫檀博物馆的大名,在北京的七八年间曾很多次在八通线上看到过它的外表,但却从未踏足其中。2012年一个春日的午后,我终于穿越了北京长安街东延长线的尽头,来到了这里,一睹其真容。http://s4/middle/4a4670f8tbb5beeb87173&690
紫檀博物馆的建筑本身充满着浓浓的中国传统建筑风味,明清风格的建筑风格在八通沿线非常醒目。博物馆大门名“富华门”,取意该馆的出资方香港富华集团,其建筑主体称“紫檀宫”,直切馆藏主题。走进这座美轮美奂的艺术殿堂,空气中弥漫着好闻的木香,这香气混杂着檀香、黄花梨香、及樟木香,沁人心脾,沁人肺腑,使游客在不知不觉中放松心情、愉悦身心。http://s4/middle/4a4670f8tbb5befb888b3&690
紫檀博物馆前厅,墙面上悬挂着著名文物专家王世襄题写的楹联与前言,言明了紫檀木的产地、价值,紫檀家具在中国制造使用的历史,及紫檀博物馆的建造者陈丽华女士投资兴建该馆的初衷与意义。难以想象,这样一座规模宏大,收藏丰富,布展精美的国家级专业博物馆其投资人竟然是一位女性,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http://s16/middle/4a4670f8tbb5bf0ecf31f&690
紫檀是世界上最名贵的木材之一,主要产于南洋群岛的热带地区,其次是交趾。我国广东、广西也产紫檀木,但数量不多。印度的小叶紫檀,又称鸡血紫檀,是目前所知最珍贵的木材,是紫檀木中最高级的。常言十檀九空,最大的紫檀木直径仅为二十公分左右,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紫檀之风,是最早认识和开发紫檀的国家。紫檀之名,最早出现于1500年前的晋朝,崔豹《古今注》云:“紫檀木,出扶南(指东南亚),色紫,亦谓之紫檀”。到唐朝的时候,已有诗为赞。王建宫词之九七云:“黄金捍拨紫檀槽,弦索初张调更高”。孟浩然之凉州词也云:“浑成紫檀今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可见,唐代已经知道紫檀是做琵琶槽板的好材料。
紫檀在我国家具用料中属上乘,公元三世纪,晋崔豹珍在《古今注》中,就将其列为珍贵木材,明王佐《格古要论》中将紫檀定为“异木”,我国历代极推崇紫檀器具,一直受到重视而位居木材之首。
关于这座博物馆主人为何要耗巨资修建这样一座博物馆,大家可以参考这篇报道——《陈丽华的紫檀梦》。在此可以八卦一下,大家可以不知道陈丽华是谁,但一定不会不知道老版《西游记》中的唐僧,他的扮演者迟重瑞即是陈丽华的现任丈夫。由此又能引出一部中国女人的财富史与无数娱乐八卦,此非本文重点,仅抛砖引玉,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了解之。
言归正传,由于展厅内的绝大多数展品不能拍照,全馆四层的展出中只有六件展品可以拍照,故遗憾不能为大家呈现更多的木制家具精品。
http://s1/middle/4a4670f8tbb5bf139ae50&690
1:1比例仿故宫乾清宫宝座。此展品以故宫乾清宫宝座为蓝本,结构、造型、纹饰等完全相同,不同之处,原件为鎏金工艺,此件则通体采用贴金手法,尽显皇家气派。
http://s15/middle/4a4670f8tbb5bf168c21e&690
1:5比例紫檀角楼。此件展品是以故宫城墙四角的角楼为蓝本,采用中国传统榫卯工艺制成,净重达六吨。右下角为角楼内藻井。
http://s8/middle/4a4670f8tbb5bf23e6097&690
1:5比例紫檀雕龙泉寺牌坊。此件以山西省五台山龙泉寺汉白玉雕龙牌坊为蓝本,用紫檀木制作而成。牌坊上雕刻了320条形态各异的龙。它以严谨的做工再现了古老石牌坊的风采。
http://s9/middle/4a4670f8tbb5bf1a0bd88&690
1:15比例紫檀雕天坛祈年殿。该件选用贵如黄金的印度小叶紫檀,由百余名高级技术工人耗时近两年手工制作了这座紫檀祈年殿及祈谷坛建筑模型,整件作品通高2.47米,直径6米,总重量逾10吨。整体结构完全以原建筑物为准,采用中国传统的榫卯结构精心雕制而成,各部件严丝合缝却又拆装自如,工艺考究一丝不苟,每一细微之处的制作都十分精巧。
http://s7/middle/4a4670f8tbb5bf1cff826&690
这是一组我非常喜欢的展品,背景图为明式正厅家具布置,左下为乌木嵌黄杨云龙纹屏风,右下为紫檀嵌檀香芯花卉屏风宝座,中下为清式正厅家具布置。两组屏风凸显出了一种王者之气,贵族之气。而传统的中式家具布置则让我流连往返,之前还从未发现自己原来还对中式家具感兴趣,觉得其实这样的东西才该是自己家的模样,抛开家具的材质价格不说,仅样式二样,这些中式的家具才是我们中国人的魂,若再能配上一套四合院,岂不善哉!
恋恋不舍得走出紫檀博物馆的大门,为陈丽华这个女人感到钦佩,也为发现了自己的一个新的兴趣点感到高兴。我一直都觉得自己其实是个古人,来自遥远的汉唐,喜欢那些质硬但雕刻精美的东西,今天这个时代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必须不断的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最终留下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那其实是一种生活,一种信仰,与解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