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观花看展馆/上海世博会游记之一
文/摄影/王文茂
2010年7月11日上午8点随旅游团队来到上海世博园区。原以为是早班,没想到,一眼望去,世博园里排队等候入园的人群队伍无边无际,后来听导游小姐介绍,因为是星期天,当天入园人数高达43万多人。人们在铁栅栏里排起长长的队伍,盛夏酷热的上海,虽然有一些遮阴的设备,但仍无济于事,个个汗流浃背。尤其是女人们没法穿的再少了。人流里人挤人,身靠身,有空就往前钻,下饺子也没有这样的密度。
上午9点,终于盼到了世博园开园的时间,经过严格的安检,一路小跑往里赶。按照提前了解的方法,首先要到问事处领世博园地图,再到商店购买《护照》,完成这些程序,你就可以按照地图,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好自己一天或者几天的参观路线。世博园分浦东浦西两个园区,园区里免费提供地铁、大巴、游轮,行程十分方便。
在世博园区里,分布着各国的展馆有200多个,短时间想都看遍是不可能的。一是点多面大,二是人多需要排队。逢馆都需要排队,只是有长短所分。有的馆因为人少,排着队慢慢向里移动,这就很好,很快就会看到展馆里面的展品;而有的馆就需要排好长时间的队,少则一小时,多的需要五六个小时,甚至七八个小时;而中国馆,对远道而来,仓促进世博园的游客来说,根本就进不去,干瞪眼,因为需要预约,想预约也很难。
到世博园游览最令人难受的便是排队。进园排队,安检排队,进展馆排队,天热、人挤、等候时间长。游人在那弯弯曲曲来回长好几百米、宽约1米的铁栏格里,有时移动一下,有时长时间不大移动;天热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汗湿全身,虽然有几个风扇,吹得也是热风;人们坐也不方便,站立也很难受,腰酸腿疼。尤其是傍晌时间下起了小雨,大家都有雨伞,伞举得越高,身上的雨水越多。为什么,因为高伞的雨水滴到低的雨伞上,低的雨伞上的水又滴到你的身上。排的队伍越长,人们疲惫的感觉越显得难熬。有些大岁数的老人没办法,临时蹲一蹲,坐一会,眼观身旁全是密不透风的大腿与臀部。那滋味你如果亲自领略一下,才知道什么叫“遭罪”。
我们这次来的旅游团队,因为时间短,只能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人少展馆里外看,人多展馆看外观;不排长队排短队,争取时间多看馆。这样调整后的心态就轻松多了,每到一处人少的展馆,毫不犹豫排队进去看看,看完一个展馆,就在《护照》上盖上这个展馆国家的印章,急急忙忙再到下一个国家馆。
关于在《护照》上盖章,这是所有参观上海世博园游客们的一项“重要议程”之一。也是你参观了哪个国家馆的重要标志,或者说是见证吧,也是具有很大的纪念意义的。你参观了哪个国家的展馆,就会在这个国家展馆的出口处在《护照》上给你盖上代表这个国家展馆的纪念章。没参观的展馆是不会得到印章的。所以每个国家的展馆盖章处也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排队、等候、盖章。游客们拿着盖了章的《护照》,互相交流着,比较着谁盖的章多,也就是看的展馆多,高兴的心情溢于言表。在这样的时刻,天热排队给游客带来的劳累似乎真的很值得,个个满意开心的不得了。
上述办法对于行程紧张的旅游团队和个人算是一个实际可行的好办法。能参观里外的国家馆就好好看看,大体了解以下该国的展品概况。展览的方法各式各样,产品介绍、视频节目、实物雕塑等等。这些展品无不代表着该国风土人情,历史渊源,经济发展,科技前瞻;不能进到里面参观的国家馆,就在展馆外面浏览一下雄伟美丽、设计独特的建筑,拍几幅图片,留作纪念,也不会感到特别遗憾。
我这次上海世博园旅游,来回只有4天的时间(两次进园),可谓“时间紧,任务重”,糙糙好好拍了一些图片,整理发表在此,一是留作纪念,而是给网友们献丑啦。在回来的火车上,一位在世博会做过志愿者的旅客问我,这次上海世博游体会最深的是什么?我说:“走马观花看世博,有苦有累有收获”。这也便是我的这次世博游的真实写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