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苑出版社
学苑出版社 新浪机构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776,267
  • 关注人气:5,7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2020-05-11 16:15:19)
标签:

东南亚民族志

缅甸村落

人类学

田野故事

情感

分类: 民俗与民间文化
  写在前面

    《缅甸乡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是一部典型的民族志作品,其特别之处,是中国学者迈向异国田野,试图解读他者文化。本书作者钟小鑫,是云南大学缅甸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民族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2014年他说着不大流利的缅语,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了缅甸曼德勒省彬乌伦镇的抱村,并在这里度过了14个月的时光。
      作为一部学术专著,作者更多地是要从专业角度对田野点做出自己的观察、审视与解析,从他清晰的行文和冷静的分析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理性思考,不过对于进入这样一个极具宗教传统、礼俗传统的族群,钟小鑫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远远超过语言上的隔膜。于是,他通过仪式成为抱村头人吴明生夫妇的养子,并举行剃度仪式,曾为抱村僧侣中的一员。这样的仪式,对于他本人、对于他与抱村人的情感关系,都发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由此,我们也在思考,每一部由经年累月的田野调查形成的民族志作品,背后那些鲜活的人与故事,以及彼此间真实的情感交融,也应当有被读者了解的机会。所以,我们约请钟小鑫老师写作了一篇回忆小文,并从他田野中积累的数百张图片和数百个视频素材中,尝试剪辑出一部短片,希望通过这些影像,可以让读者更多地走近人类学学者的研究生活。      
                                                                                
   ——学苑君




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钟小鑫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01

      在曼德勒第35条街,钻进一辆双条车,然后向东北方向的掸邦高原飞驰,一路尘土飘在半空,浪漫而又魔幻。卖票的小哥不停地对着路边的行人呼喊:“眉秒,眉秒,有去眉秒的吗?”

       眉秒是彬乌伦的别称,一座距离曼德勒40英里的恬静小城,在殖民地时期它曾是英国人的避暑胜地。曼德勒至眉秒的半山腰上,路过一个叫彬萨的小镇时下车,然后沿着一条乡间小道步行半小时,就可以看到抱村。在2014年泼水节前夕,我就这样带着一腔鲁莽与满身的尘土闯入了抱村,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写一本关于缅人的民族志,同时也是我的博士毕业论文。

02

     抱村有100多户家庭,它们被一些低矮的丘陵团团包围,山坡上的树林经过长年累月的砍伐后所剩无几,村民靠在这些旱地上种植农作物为生。抱村有400多村民,他们几乎都是信仰上座部佛教的缅人。

      村落北边的山坡上,是村里佛寺所在的位置,站在佛寺向南俯瞰,可以一览抱村的全貌,这种空间关系彰显着佛寺在村中所拥有的神圣与权威。佛寺中有11位僧侣,抱村的村民对他们进行供养,而僧侣则为村民们提供宗教服务,僧俗之间结成了一种彼此共生的关系。每天清晨,清脆的铜铃声响彻抱村的每个角落,村民都知道,那是僧侣进村化斋的信号。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每日清晨的化斋

     我在抱村的生活从佛寺开始。基于村民的建议,我在佛寺中落发,成为僧侣中的一员。村民让我这么做的理由是,“如果你没有当过和尚,你就不可能真正理解我们的文化”。

      在举行剃度仪式之前,村民还建议我在村里找一对夫妇作为自己的养父养母,养父母可以帮我承担一部分剃度仪式的花销,剃度仪式所产生的功德也能得到分享,这是缅人剃度文化的重要传统。就这样,我仿照了摩尔根进入易洛魁人部落的方式,通过仪式成为了抱村村民吴明生夫妇的养子。吴明生60岁,是抱村的头人,在村落中享有极高的威望。吴明生夫妇一共有6个子女(3儿3女),我就是在这样的契机下嵌入到了一个缅族大家庭之中。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剃度仪式盛况空前,全村的村民都来庆贺,邻村的一些村民也闻风赶到,只为目睹一个中国人披上袈裟之后的样子。此时正值泼水节期间,是佛寺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节,一些村民会选择在这个时候来到佛寺修行一段时间。在最高峰的时候,这座小小的佛寺中住着40多名僧侣,年龄最小的只有四五岁,最长的五六十岁。除了清晨进村化斋,以及傍晚一个小时的佛经晚课,其余时间都是自由支配。僧侣们三五成群,一起闲聊、踢球、看电视、坐禅,或者趁着人多势众对佛寺进行清理和修缮。我就是这样混迹于他们之间,用蹩脚的缅语与他们聊着各种八卦。但这种热闹的景象很快就消失了,在佛寺中住了一周或两周后,这些“临时僧侣”纷纷“还俗”,返回到家庭生活和农业生产之中去了。

      佛寺中的住持法号吴维迪塔,他只是一个比我大三岁的年轻人,却是整个佛寺中的最高首领,同时也是全村最受尊敬的人之一。吴维迪塔毕业于缅甸著名的玛索英佛学院,这是一名僧侣值得引以为豪的经历和资本。他是一个毫不守旧的开明僧侣,他曾对我说:“学习英语、汉语和计算机是我接下来将要开展的三件大事。”他还是一名铁杆英超球迷,对英超各支球队以及大多数球员都可以做到如数家珍。但他世俗的一面丝毫不影响他同时也是一名深刻的哲学家。他精通佛学奥义,并且在布道和辩论时激情四射、侃侃而谈。每天清晨,僧侣进村化斋时,吴维迪塔并不参与,他在佛寺的空地上迈着阔步,同时用洪亮的声音背诵着佛经,昂首挺胸,来来回回,目空一切。当然,作为维拉图的学生,吴维迪塔也是一名强硬的大缅族主义者,这使他有时候也会向村民散播一些让人生厌的言论。但毫不夸张地说,吴维迪塔是我田野中最重要的报道人,同时他也成为了我人生中的导师和挚友,我和他以深度访谈的方式度过了很多漫长的黑夜。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在佛寺中生活了数月之后,我还俗为人,正式与抱村的村民共同生活。养父吴明生将我安排在他的大女儿玛季家里食宿,玛季40出头,高高瘦瘦,显得非常精干,她与她的丈夫及三个孩子共同生活。玛季是抱村女性未婚青年组织的头领,她深受村里女性青年的信赖。有时候,我会跟着玛季的家人或吴明生的家人去土地上劳作,和他们一起种植鲜花、西红柿、花椰菜、玉米等等,这些农产品用来出售给政府或者中间商人,这是村民们主要的收入来源。

      除此之外的大多数时光,都是吴明生最小的儿子涅凌(22岁)或玛季的大儿子昂涅特(18岁)带着我到处晃荡。他们带我走进抱村的各家各户搜集基本资料,或者去参加青年人的聚会。2015年大选之前,村里的年轻人时常会聚在一起讨论政治时局,我总是参与其中。偶尔也会跟着涅凌或昂涅特骑着摩托车去镇上“撒野”,所谓的撒野,也无非是在镇上的奶茶店点一杯奶茶和拌茶叶,边吃边看球赛,或者对着女孩子吹口哨。涅凌在邻村有一个女朋友(我田野将近结束的时候他们结婚了),大家都叫她“德佑玛”,缅甸华人将其翻译为“汉人婆”,用来形容长得像华人的女孩子,这是一种夸赞,因为村民们给她取这个昵称的原因是“她长得白”。涅凌经常跑到邻村去跟女友见面,而且一般也会叫上我旁观他们的约会。他们的恋情完全是私密的,双方家人都不知道,也从不过问,村里其他年轻人的恋爱方式也都是如此。涅凌除了在土地上耕作,他还是村里有名的电工,他很多时候是从事帮村里村外的家庭安装太阳能电池板的工作。这些电池板在白天收集能量,村民晚上拿这些能量来照明或者看电视。但是在2015年底,抱村通了高压电,涅凌的生意也因此一落千丈,他不得不将自己牢牢地钉在土地上耕耘,以养活他和他那叫作“德佑玛”的妻子。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涅凌的婚礼

       2010年以后,缅甸告别了军人的专治时代,民选政府上台执政,多党制与普选制逐渐被各方所接受,在政治转型的洪流中,抱村社会也正在经历着重塑的过程。各个政党(主要是巩发党和民盟)的动员代表经常在村里穿梭,抱村也因此而逐渐分化成两个不同的阵营,一个支持巩发党,一个支持民盟。在2015年的大选中,抱村有100名村民将选票投给了巩发党,有132名村民投给了民盟,算是势均力敌。2016年抱村村长换届,选出来的村长来自巩发党的阵营,村里的民盟阵营立刻反起发反击,他们去到县政府举报新任村长的腐败和无能,并且成功将其扳倒,接替者也正合其意,是一名民盟党员。无疑,抱村正在变得更自由,也正在经历激荡,多么幸运,我曾并肩与村民站在一起,共同见证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我们面前展开。

03

       在抱村生活了14个月之后,我离开了那里,回到国内开始书写关于抱村的民族志。2016年,我与女友领证结婚,我带着她去到抱村进行了短暂的回访,并将我们结婚的消息亲口告诉所有的村民,吴明生夫妇摸着我妻子的头,笑得合不拢嘴。婚后的第二年,我女儿出生,吴维迪塔在电话中激动不已,他说他要做我女儿的养父,并给她取名“迪丹瑶”,其在缅语中的意义是“彩虹”。

      现在,这本关于抱村的小书出版了,出版社的老师们希望我写点文字,讲讲书背后的故事。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写下这些,但同时又满怀不安和胆怯——我笔下的世界是真实的缅甸吗?如果抱村的村民能够读懂中文,他们会认可我的书写吗?这些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2020年,新冠病毒肆虐全球,抱村的亲人们,你们都好吗?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东南亚民族志丛书”
《缅甸乡村的日常生活与社会结构》
钟小鑫著

作者通过在缅甸曼德勒省彬乌伦县的一个缅人村落——抱村的长期田野调查,对村落中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制度如僧俗关系、亲属制度、年龄结构、性别文化、权力运行方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进行了全面的观察和思考。在此基础上,对缅甸乡村社会结构进行了概念界定以及总体性特征的探讨,提出“强仪社会”与“弱依附社会”的概念来描述缅甸乡村社会结构的两个重要面向。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扫码购买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学苑官方天猫旗舰店
写作故事|我在缅甸抱村的420天
学苑出版社公众号

版权合作/投稿请发送至邮箱
xueyuanpress@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