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江苏美食苏州故园画忆苏中古韵 |
分类: 民俗与民间文化 |

所以啊,对于吃这件事,这位主人公可是颇为讲究的,不仅吃的又精又细,还能把吃的食物讲的头头是道,这活生生的就是苏州美食届的“指南针”啊!除了苏州,江苏还有许多地道特色美食,快跟着小编一起开启这趟美食之旅吧!

01 朱鸿兴面馆
《美食家》中的朱自治对食物是绝对不含糊,但是对朱鸿兴的面确是情有独钟,他在苏州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朱鸿兴去吃“头汤面”。所谓的头汤,是指面条店一天刚开门,用换上的清水所煮的第一批面条。千碗面,一锅汤。如果下到一千碗的话,那面汤就糊了,下出来的面就不那么清爽、滑溜,而且有一股面汤气。
吃的艺术和其他艺术相同,必须牢牢把握住时空关系。头汤面也并不是哪一种面,鸡汤面、青菜面、咸菜肉丝面、阳春面,都有头汤之说。好的苏式汤面有“三烫”的特点:面烫、汤烫、碗烫,即便在数九寒冬,食之也能冒汗。“老苏州”们也自然会趁热吃,三五分钟内把面吃完为好,这样才是原汁原味。
02 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相传源自隋朝越国公杨素爱吃的碎金饭,即蛋炒饭。后经历代厨坛高手逐步创新,糅合进淮扬菜肴的“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注重配色,原汁原味”的特色,而发展成为淮扬风味有名的主食之一。
03 五芳斋五香排骨
苏州五芳斋饭庄名气最响的要数五香排骨。在店门口置上一口大油锅,一副作台板,取新鲜猪大排蘸拌上五香辅料,那作料可是独家不传之秘,放入锅中,现炸现卖。制熟的排骨从鼎沸的油锅中捞出,色泽金黄、香气扑鼻,再撮上一些特殊的香料,未等人入口,已经令人馋涎欲滴。待到吃到嘴里,松、嫩、香、鲜的感觉真是齿颊生香,回味不尽。
04 富春包子
富春包子是扬州市的传统名小吃,“富春”老字号品牌始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富春包子选料讲究,四季有别,制作精细,甜咸适度,造型优美。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在扬州品尝后对其连连夸赞。最著名的为其中的三丁包子,令人回味无穷。曾获国家“金鼎奖”并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05 黄桥烧饼
黄桥烧饼属江苏菜系,流传于江淮一带,色泽金黄,外观美观,香酥可口,不油不腻。相传 1940年陈毅、粟裕指挥的黄桥决战打响后,黄桥镇12农磨坊、60只烧饼炉,日夜赶做烧饼送到前线阵地。1949年黄桥烧饼入选开国大典国宴。
06 溱湖八鲜
古镇溱潼的溱湖水域宽阔,水质清纯,水草丰茂,所繁育生长的水生动植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以其水产品制作的“溱湖八鲜”名宴,名扬天下。溱湖八鲜是舌尖上的至“鲜”美味,八鲜指溱湖簖蟹、青虾、甲鱼、银鱼、四喜、螺贝、水禽和水蔬。溱潼湖水域宽阔,水质清淳,物产丰饶。
推荐阅读
《苏中古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