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塞上老道
塞上老道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538
  • 关注人气: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榆林石佛古寺

(2008-12-20 20:47:54)
标签:

杂谈

分类: 人在旅游
                 
榆林石佛古寺
田砚林
­
    初夏之晨,晨雾还笼罩着窗外的绿叶,想必各位施主还在睡梦之中,而我早已在这个黎明悄悄的起床了。疲惫的身心使得昨夜睡得如此安然。看了看表6点30,一种日复一日的感觉油然心生。我在6时46分踏过半夜被洗刷过的街道,穿过榆林的步行街,身旁是和我一样忙碌的人们。手中拿着豆浆油条或者包子稀饭,咀嚼着清晨的空气。这个时段,街道很安静,行人稀少,开始忙碌的是交通警察,以及背着书包匆匆赶路的孩子们,而全无平日的车马之喧。我在心中默念着:南无阿弥陀佛!……
­
 
­
­
    按昨天预约好的时间,我和任巧巧坐上辛树礼老板的豪华小汽车,朝南向榆林市石佛古寺前进!驱车直入石佛古寺,随山势而行。新修的山路蜿蜒而又平坦,两旁的夜合槐散发着清香,粉嫩的花须在树端轻舞。前面是一座正翻修的寺院,这里就是石佛古寺了。
­
­
    由于这天榆林几百年不遇的水陆法师大会在这里召开,所以脚手架上空无一人,许多的建筑材料随便地堆放在一边,冷冷清清地,丝毫没有修建的热闹场面。此刻时候还早,祭拜的人们寥寥无几。寺内几扇大门皆洞开,宁静安祥,镜头跟着眼睛走:庭院中一簇簇的花木静静地开放,香炉里几柱香袅袅地飘着轻烟,香气顿时沁人肺腑,只是头顶少了一缕阳光,寺庙的屋檐多了一滴昨夜残留的雨珠,摇摇欲坠。心头为之一振,唐朝诗人常建那首最著名的题寺诗便脱口而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沿着刚修的近百个青石台阶上去,便是还散发着油漆味的“石寺洼石窟”大殿,雕刻在砂石上镶嵌在山体上的三座佛像呈现眼前。两旁有几尊已随岁月的洗刷只能依稀分辨。石刻上的佛像形态各异,或坐或立,或笑或怒,栩栩如生。据专家考证,这些佛刻是在北魏时期完成的。北魏?那不是拓跋时候吗?对了对了,他们那时学习汉文化,穿长袍大褂,学习汉语文字,想不到居然喜欢上了佛!呵呵……
­
­
­
    石佛古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白界乡陈家沟村北约一华里处,居说石佛古寺始建于北魏至隋, 鼎盛于隋唐, 当年石佛古寺建筑宏伟, 僧侣百人, 香火旺盛,堪称陕北名刹。后毁于战乱,渐渐湮灭。
­
    1993年,人们在石窟山顶开山取石,炸药响过,乱石中发现一窟,中有佛像三尊,庄严古朴。县文管局知情后,立即派人保护,并请专家考证,为北魏造像。也是榆林发现的最早的石刻造像之一。1999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寺石窟系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同时期石佛造像,陕西省重点保护文物。
­
­
    往石窟旁走,便是石佛古寺的灵魂深处,有一池青泉水,因石佛古寺的最高山上有泉水涌出,终年不涸,水质清纯,甘甜爽口,所以人们视为:“灵泉”。当地百姓称之为“神水”,所去的人们争着喝水,往里面仍硬币,有的人常常取回神水治病救人。
­
­
    据说山上共有三个石窟,炸石毁一,现一,还有一个尚未发现。2004年,村民投工,善男信女捐资,在石窟外修建大殿于以保护。适值广东省惠州市永福寺慧诚法师来陕选择吉地,弘扬佛法,看中了这块宝地,立志修复古寺,再现盛唐雄风。2005年工程启动以来,以募捐二百多万元,建成了五观堂、客堂、天王殿、雄宝殿、法堂、牌坊门、放生池、山门广场、及佛学院、敬老院等。2005年工程启动以来,现厨房,五观堂,客堂及天王殿初步建成,投资3百万元的大雄宝殿于2007年农历三月初一日举行莫基仪式。为榆林最大的一个学佛礼佛的场所。石佛古寺是榆林最大的寺庙。石佛古寺的周边有苍郁的山林、水流量充沛使得寺庙维持着宏大壮阔的面貌。
­
­
­
­
    11点钟,我和僧人们一起吃了斋饭,我生平第一次观看了那么庄严肃穆的吃斋饭仪式。饭后,我在韩居士的引荐下认识了慧诚法师。他刚从日本回来,当天正在输液,他一边输液,一边和我聊了起来,他说,他在出家之前和我一个姓;……还说:佛教劝人为善,反对暴力,欺诈,犯罪,提倡和谐,诚信,守法,弘扬佛理,使大众明因识果,人人端正身心,增上向善,家庭幸福,社会安定。愿石佛古寺再展盛唐雄风,最后他高兴地用扎着针的手说道:“榆林石佛古寺住持释慧诚合十,佛光普照,国泰民安,世界和平,阿弥陀佛!”此时此刻,我和韩居士赶紧随和道:“阿弥陀佛!”
­
­
­
    慧诚法师他出家学佛,普陀剃度,发愿修复榆林石佛古寺,祈愿社会各界,高僧大德,贤达同修,十方信士,发菩提心,共结善缘,慷慨解囊,捐资修复古寺,弘法利生,普利十方。尔后我们一起合影留念。
­
­
­
­
    中午,在大雄宝殿的大院子里,水陆法师大会正式召开,绥德老年人秧歌队的居士们扭了大秧歌。我摄像后,一个人悄悄地离开会场,跑在九层极乐塔的走廊里,老远就传来“南无阿弥陀佛”的诵经声。进门一看,香火缭绕,佛像前放着黄垫,供前来的香客们参拜用。释迦牟尼佛慈爱地看着红尘世俗,看着善男信女们。香案旁,一个戴眼镜的的老和尚正在诵经。燃完的香灰堆积在巨大的神龛上,被昨夜的春雨淋湿了,像湿透了的少女的衣服紧贴在身子上。没有燃完的香继续燃着,似漫不经心,又似参禅般的严肃。那些心灵无处安放,情感无处释放的人们,昨夜夏雨托梦给他们,让他们去寺里烧几柱香,于是,今日一早便来到石佛古寺,买几柱大大的香,烧给神仙,如此似乎了却了一桩心愿,如此似乎求得了神仙的保佑,如此便又回到世俗里,生生死死,反反复复,循循环环。一柱香便是一个愿望,香陨愿现或者香陨愿落?随他吧,心安便是。不敢多扰,轻轻地踏出佛门,迎面望去,苍松翠柏随着山风卷起阵阵波涛,山下的村子笼罩在淡淡的蓝天白云中。风里裹夹着湿润的空气,顺鼻腔直到胸腔,只觉沁人的凉爽抒遍身心,烦闷随之化为乌有……
­
­
­
­
­
    我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三教合一,氤氲出一种合谐的神韵,每一次传经就是传动一生的希望,于清风徐来的青山、古寺的存在意义总在状态之外。
­
­
    带着人间最美丽的心灵,在最神奇的地方,用虔诚的方式朝拜。神灵是高过风景的居所,他们容入自然的姿态如风吹树动,装一杯经文酝酿灵性中的纯朴,已成为绿叶间飞翔的梦想。
­
­
    被梦想托着的总是黄鹂的身影,于空寂的古寺高处,我看到昔日一些真人修身养性的身影和香火焚烧着凡人的欲望。我不知道,无为、清净是什么人才能达到的境界?
­
­
    而顺着自然的法则行走,永远都是一朵花开放的选择,把尘埃溶入经幡,伴转动的经轮走一圈生命的轮回,人已是青草叶尖那滴透亮的露珠,在空山碧水、鸟鸣谷应的意境里,在一幅平仄的联句里,被歌唱的经文,总是日月齐辉时分萌生一种禅意的心情。
­
­
    我深深的吸一口新鲜的空气,浮尘的宣泄不再将我搅扰,放一下吧!是该放一下!松开我的手,不再做总是象要抓东西的姿势;松缓一下我的疲惫的肩膀,不再做出一副总象要扛一座生活的大山那拼命的辛苦样子;让急匆匆的步子也放慢节奏,天天象追赶太阳一样的紧张赛跑,何时到头?暂时放一下!给生活那密密匝匝的烦扰留一个“空”。  
 
    走到回廊时,见一年轻女尼平静的脸上泛着健康的光泽,脚下生风,衣带飘飘,微笑着在眼前一闪而过,翩然若仙。心想这又是什么样的一种美呢?
  
    坐在石凳上,面对着朝阳,望着天上淡淡的云彩,不禁陷入深思。……舒卷意何穷,萦流复带空,有物不累形,无迹去随风,莫怪长相逐,飘然与我同……
­
­
­
    镜头又锁住了挂在房梁上的木鱼。古色古香的木鱼对着一架古老的铜钟,仿佛听到一声沉闷而哀婉的钟声从上面传出来,钟声悠长,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可惜不见撞钟的和尚。只偶尔见一两个和尚走在绵长的长廊里,手持一挂佛珠,眼睛似眯非眯,嘴巴似动非动,每一步都显得庄严神圣,俨然一副朝拜的样子。
­
­
­
­
­
    下午,是水陆法师大会的静场请神仪式,我又给摄像照相,一边还聆听起僧人的诵音,整齐的音律,描述着一种不喜不悲的世外景象:素菜、清汤、木鱼、幽灯、……这个画面无“色”的纷扰,纯粹的白描!没了错乱,没了贪欲,没了迷惑……,静静的呼一口气,我缓缓的放下我的心,焚香一撮,静静的感受我的另一个世界……
­
­
­
    不知过了多久,在寺内佛教协会工作的人陆陆续续进进出出,打断了我的沉思默想。走吧,该回到现实中去了,遂起身缓缓走出寺门。
­
­
    游罢石佛古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反复思考了佛印和尚告诫东坡居士的那句“心中有佛,则放眼天下,人人皆佛”。在吃了几顿斋饭,得到心灵上的净化后;我又回到了浮华的榆林市家中,再次的感受酷热,和不断的业务电话,一切又恢复到了从前.不同的是在我休息时,我会怀念石佛古寺这个清凉圣境,想和我一块去的朋友,看着那次的录像和照片,想着想着我就会笑出来。
­
                2008-11-29于榆林苦陋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