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饶水知音
饶水知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470,124
  • 关注人气:43,8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文教学:议论文写作常见问题与应对的逻辑办法

(2019-11-10 21:50:24)
标签: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

议论文写作

逻辑方法

写作技巧

分类: 语文教学
作文教学:议论文写作常见问题与应对的逻辑办法
议论文写作常见问题与应对的逻辑办法
 
佚名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渗透讲一点逻辑,到了高中阶段,可以用逻辑来解决读与写中的常见问题。下面就如何用逻辑应对议论文写作中的常见问题做一粗浅的说明。

  一、材料观点不能统一,要深入认识归纳和类比推理

  材料观点统一是说理的根本要求,违反了这一要求,说理就失去了合法性。事实上,材料观点不够统一是中学生写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让学生对相关逻辑规则有一定了解和掌握。

  以议论文来说,观点就是论点或分论点,材料不外乎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神话、寓言等亦可看做对事实的加工或映射),用事实论据就是俗称的举例。从逻辑功用来看,举例大致有四种情况。

  一是举反例来反驳某个观点,其逻辑依据通常是性质判断的直接推理,假设特定观点是“所有的S都是P”,反驳者只要证明S类中至少有一个对象不属于P——例如“S1不是P”——即可驳倒该观点。从科学的角度说,要证明一个普遍性的(全称)判断,再多正面的例子都不够;但要反驳,一个例子足矣。

  二是举反例反驳和自己观点相矛盾的观点,证明后者的错误即证明了前者的正确。依据的是逻辑上的排中律——两个相矛盾的判断必有一真,从逻辑法的角度说,就是人们熟知的反证法。

  三是举话题范围内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其逻辑依据是归纳推理(以下简称“归纳”)。归纳分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完全归纳根据某类中每一个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不完全归纳根据某类中部分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对象都具有某种属性。生活中典型的完全归纳是比较少见的,绝大多数是不完全归纳,其逻辑形式如下:

  S1是P,S2是P,S3是P……Sn是P

  所有S都是P

  从逻辑形式不难看出,归纳是或然性的推理,因为结论的范围超出了前提的范围。

  四是举话题范围外的例子证明自己的论点,其逻辑依据是类比推理(以下简称“类比”)。类比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某些属性相似或相同,进而推出它们的另一属性也相似或相同。其逻辑形式如下:

  A对象具有c、d属性

  B对象也具有c属性

  所以,B对象也具有d属性

  从逻辑形式不难看出,类比是或然性的推理,因为结论和前提属于两种不同的领域。

  不难发现,学生写议论文举例多数情况是在用归纳法证明自己的观点,而观点和事例不统一,也往往因为使用归纳不到位。例如,一位学生在以“度”为题的作文中,为证明“做事要把握好度”,用了这样的例子:

  冯文潜先生早年曾向人讲过一个小故事,说有一次他去赶集,走到一个卖陶器的摊子前,想买把夜壶,挑了又挑,都嫌太大,就对这位陶器工人说:“好是好,就是嫌大了。”这个工人如果不懂交流忌讳和语言美,便会说:“大是大,小便装得多啊!”这就粗鲁不雅了。他应声说:“哎,冬天,夜长啊。”

  这个事例本身颇有意味,但用来证明“做事要把握好度”,则远远不够,用来阐述“话要巧说”倒是颇为得当。结论是A,前提能证明的却是B,这在逻辑学上称作“错失主旨”。

  作者用卖夜壶的事情来证明“做事要把握好度”,是典型的归纳。现在回头来看归纳的逻辑形式,要推出所有S具有P属性,至少要求给出的S中的个体具有P属性。这就要求上面的例子中冯老之所以买下夜壶是因为卖主说话有度。如果一时找不到其他例子或者这个例子已经写上去了,不妨做这样的补救:

  说话贵在有度,有度才能得体,才能让对方愉快接受。卖主要说服顾客,当然要揣度顾客的身份特点,在俗与雅、直白和含蓄之间找到合适的尺度。对方看似文人,太俗太直接会有辱斯文,太雅太隐晦自已未必说得来,也不符合商品的特点,所以才采用了这个朴实而又含蓄的说法。若对方是乡野村夫,恐怕又得是另一种说法。可见,所谓的度,并非一味折中或平均,而是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因事制宜。

  这番补救虽然还有些勉强,但逻辑上总算能够自洽。

  总的来说,要使材料合题,一定要努力挖掘材料中符合观点中所断言的属性,归纳、类比概莫能外。

  二、论证结构扁平,倒过来从事例中概括出分论点

  中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论证结构的扁平化,写着写着就写成了“观点+材料”模式。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很多,最适合临场应用的办法就是对现有材料进行分类划分,并提炼出分论点。

  理想的议论文构思应该是先有中心论点,再分解成分论点,再选择合适的素材(理论或事例),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对中学生来说,决定是否有话可说以及能否把话说精彩的往往是素材而不是观点。所以,在具体的构思和写作过程中,妥当的做法是论点和素材相互“妥协”,论点靠一靠素材,素材靠一靠论点。

  例如,一位学生以“理性的力量”为题写了一篇作文,中心论点是理性引领人上升,先后罗列了以下事例:

  爱因斯坦的科研故事

  史铁生在地坛的心路历程

  汉娜·阿伦特在耶路撒冷旁听对阿道夫·艾希曼的审判后提出惊世骇俗的概念——“平庸之恶”

  能想到这些事例,可见作者眼光不俗;但把这些事例堆叠在一起,又体现了作者不仅缺乏条理性,而且对“理性的力量”没有清晰的认识。仔细研究上述事例中理性活动的对象以及对象所在的“论域”(逻辑学中的“论域”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并对三个论域的关系进行审定,可以整理出这样的思路:

  用理性勘探自然的奥秘——爱因斯坦

  用理性求索人生的意义——史铁生

  用理性思考人类的命运——汉娜·阿伦特

  如果想使行文更具条理,掌握一些和概念相关的逻辑知识——如内涵、外延、定义、论域、划分等——会很有帮助。

  三、论证框架缺乏弹性,借鉴“图尔敏论证型”

  中学生议论文写作的又一常见问题是立场观点的绝对化、片面化,想要做一点辩证分析,一不留神又变成“骑墙”与“两可”。既要立场鲜明,又不能失之偏颇,这就需要论证框架有一定的伸缩空间和回旋余地。

  在日常语言中,任何未加限制的判断都视为全称判断。中学生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表述通常都是全称判断,例如“做事要把握好度”就是指做所有的事都要把握好度;“理性引领人上升”就是指所有的理性活动引领一切人上升。但事实上适用一切场合和所有对象的判断是极其少见的,大多数全称判断都有可能遇到反例。这就用得上“图尔敏论证模型”。

  “图尔敏论证模型”算得上是非形式逻辑学中在国内知名度最高的论证模型,通常有数据(或其他根据)、断言、保证、支撑、辩驳、限定等要素构成。

  不妨把“根据”视为议论文的论据;“观点”视为论点;“保证”则是确保能从论据推出论点的其他前提;“支撑”又是对这一前提的支持。这些都对议论文写作有重要的启发,但该模型最精华的部分并不是上述这些要件,而是所谓的“辩驳”。该模型主动把辩驳——即合理的质疑与反驳——纳入论证框架本身,对观点做出合理限定,从而使整个框架更加严谨和富有弹性。而中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借鉴图尔敏论证模型,也只需要牢牢记住“自我辩驳”即可。

  例如,以“兼听则明”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学生一下子想到齐王和邹忌、李世民和魏徵等一大堆例子,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提纲:

  论点:兼听则明

  正例:邹忌讽齐王纳谏等

  反例:晁盖魂断曾头市等

  按照这样的提纲写下去,即使材料再丰富,逻辑上还是站不住脚。现在想象你有一个论敌,他会怎样质疑你?

  “三人市虎”“父子骑驴”,听的越多越糊涂。为什么《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王听了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评价还不够,李世民有时听魏徵一个人说的就够了……

  为了规避攻击、应对质疑、解释反例,作者不得不对“兼听”的内涵进行阐释,甚至还不得不对论点的适用范围做一限定……改进论证提纲如下:

  提出论点:兼听则明

  剖析原因:突破局限、拓宽视野

  指出关键:在“多”,更在“异”

  限定前提:听者有胸怀,善辨别

  总结原则:独立思考,为我所用

  以上实例也说明“图尔敏模型”对中学生写作的意义并不在于精熟掌握论证的程序或写作的模板,而在于让学生学会积极面对质疑甚至自我质疑。当学生开放的态度面对质疑,思维会自动走向全面和辩证,论证会更加严谨和富有弹性。

  在所有类型的质疑当中,反例是最有冲击力的质疑。反例对全称判断式的观点是致命的,但对一个人的思维是革命性的,它会引导人进一步逼近真相和真理。

  反例有些是表面上的反例,有些是实质性的反例。在科学史上,天王星的实际轨道与依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的轨道并不一致,表面上构成万有引力定律的反例,实际上却进一步加深了人们对万有引力的认识。因为坚信万有引力的人根据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出当时未知星体——海王星——的存在,完美地解释了天王星的运行轨道。水星近日点进动与依据万有引力计算的轨道存在冲突,实质上构成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反例。因为人们根据发现海王星的经验推测水星附近存在颗未知星体,并命名其为“火神星”,但这颗星始终未能找到;水星近日点进动现象目前只能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内才能获得理解,而这是和牛顿力学不同的解释系统。

  写议论文,也会遇到这两种反例。一种加深了对观点的认识,一种证明了观点的局限。例如,就“做事要把握好度”的论点而言,三国时期司马懿对诸葛亮采取的疲军之术(想方设法变慢)和日本战国时期织田信长对今川义元的“斩首行动”(不顾一切求快)看似反例,实际可以促使作者加深对“度”的认识:

  以回到事实为度。不能简单地认为不要过头、学会低调、放慢脚步、防止激进就是掌握了度,更不能机械折中,来个最高值加最低值再除以2。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境找到最好的分寸,根据实际情况找到最佳的力道,根据形势需求找到最适宜的节奏。织田信长率2000人于2万敌军中斩取今川义元的首级,靠的就是快。为了快,他冲出城时带的第一批勇士竟不足10人,他只是一心想快一些再快一些。他知道,只要慢半个时辰,一切都会翻转过来。而司马懿对付诸葛亮,曾国藩(曾国荃)围困金陵城,却耐心十足,从不感慨时不我待,也不担忧天不假年,甚至朝廷一催再催,他们也沉得住气,火候未到,绝不真正出手。把握度,说到底,就是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然而,对“理性引领人上升”而言,凯库勒在梦境中领悟到苯的分子结构等事实论据,拉康所谓“我思,我不在”等理论论据,以及众多人类情感与创造的故事,是无法绕开的实质性反例,它们促使作者努力思考非理性的价值与理性的限度以及理性与非理性二者之间的复杂关系。以下是以“理性引领人上升”为论点,又以“做一个有情有义的思考者”为结论的作文片段:

  司汤达关于爱情有“头脑里的”和“心坎里的”之分,本尼迪克特关于理想人格有“日神型”和“酒神型”之分……理智和情感似乎总在拉扯人走向相反的两个极端。然而,我相信,它们又常常在人性深处连接。理智与情感,缺一不可。最理想的爱情是心坎与头脑的联通,最完美的人格是日神与酒神的统一,最伟大的事业是激情与理性的交融。

  叔本华用以分析理性与意志的模型完全适用于理智与情感:意志是健全的瞎子,理性是明眼的瘸子。健全的瞎子富于冲动,强壮敏捷,却是盲目的;明眼的瘸子思前想后,虽然看得清楚,但难以付诸行动。健全的瞎子只有背负明眼的瘸子,才能既健步如飞,又能看得分明。

  可见,主动去寻找和考察反例,不仅可以解决观点片面的问题,还可以同时解决层次单一的问题。当然,除了考察反例,其他逻辑方法——如分情况讨论——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

  四、缺少深度,努力追问材料中的隐含前提和假设

  任何材料——无论是故事还是观点——都潜藏着一种或多种价值观,有的是叙述故事或表达观点的人刻意隐藏的,有的是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试着把这些价值观找出来,究竟如何看待与最终怎样评价,写作的深度都成为可能。下面是一则高考作文题:

  这是一个发生在肉类加工厂的真实故事。
  下班前,一名工人进入冷库检查,冷库门突然关上,他被困在了里面,并在死亡边缘挣扎了5个小时。
  突然,门打开了,工厂保安走进来救了他。
  事后有人问保安:“你为什么会想起打开这扇门?这不是你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啊!”
  保安说:“我在这家企业工作了35年,每天数以百计的工人从我面前进进出出,他是唯一一个每天早上向我问好并下午跟我道别的人。”
  “今天,他进门时跟我说过‘你好’但一直没有听到他说‘明天见’。”
  “我每天都在等待他的‘你好’和‘明天见’,我知道他还没有跟我道别,我想他应该还在这栋建筑的某个地方,所以我开始寻找并找到了他。”

  这则材料的立意并不难寻找。从工人的角度看,有“教养”“尊重”等;从保安的角度看,有“细心”“敏锐”等。对于这些已被人们一再挖掘的话题,如何写出新的“深度”呢?

  现在暂且把材料命意定位在“教养”或“尊重”上。再琢磨这个故事是怎样说服人要有教养和讲礼貌的呢?它的唯一根据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因为平时讲礼貌而在关键时刻获救。

  然而,上述前提和结论之间显然存在跳跃,那么,补上怎样的前提才能使这一推理过程变得完整呢?进一步追问我们会发现,这个故事隐藏着两个判断——尊重别人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幸运或者“好处”;我们应该做有教养的人,因为我们希望自己幸运。

  这完全符合网络上流行的道德小故事的基本模式:一次小小的善行换取了事业上的飞黄腾达,一个礼貌的举动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一种无心的呵护赢得了一生一世的爱情……

  不妨对这个前提再追问:有教养必然带来幸运吗?如果不能,我们就不要教养了吗?毕竟保安的细心与敏锐不是必然的,如果他没有得救,每天的“问候”与“道别”就没有意义吗?就像“狼来了”的故事,如果始终没有真正遭遇狼呢?诚实是为了生命安全吗?德行应该用功利的结果来衡量吗?

  通过这样的逻辑追问,写作者已经到达粗浅分析材料不容易触及的核心观念,至于说怎么处理这个观念,就要视情况而定了。对于高考题而言,正面质疑材料的隐藏假设存在未知的风险,但在其潜在假设的层面有自己的阐述是完全可行的。如此,论述可以分两个层次:一是阐述教养的外在价值,可以有道德尺度、文化尺度,也可以有利益尺度;二是阐述教养本身的力量,真正的教养绝不是为了对方的善报与命运的福报,而是因为内心的愉悦与安宁。

  以上列举了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四种常见问题和应对的逻辑办法。当然,问题不止这么多,办法也不止这些。其他文体的一些写作问题,也可以在逻辑的框架内得到解决。逻辑,说到底是对有效思维规则的概括,人们努力遵守逻辑来写作,就仿佛聆听高于自已的声音,拓展未曾有的境界,写出未曾有的观点;与此同时,作者也借着文字的阶梯又一次攀升,更加靠近客观真理与人生真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