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美国纪实 |
今年春节前后,我去一位刚刚结识的朋友家取定购的旗袍。
刚一推开她的家门,我立马被镇住了.
她家的各个角落都摆满了东方艺术品:花瓶,壁画,瓷器.......
我是个花瓶控, 看到朋友家一书架一书架的花瓶我爱不释手。在美国怎么会买到这么多中国花瓶呢?我好奇,朋友微笑。淘宝啊,
美国的二手店可以淘宝. 这些花瓶都是从二手店淘来的呀.
就这样, 为了花瓶,为了淘宝,我和美国的二手店从此开始结缘。
这家二手店名叫2nd Ave。第一次去这个店时, 我暗自为这个店名叫好。纽约有一个5th Ave(
第五大道),那里是富人成堆的地方。这里有个第二大道,则是穷人成群的地方。由数字演绎的穷富,一目了然。
按照朋友的指示,我隔三差五就去这个店淘宝.
果然如朋友所言,这里确实可以看到东方花瓶。除了花瓶,我在这里看到最多的则是美国穷人。
或许你会问, 你怎么知道这里的顾客是穷人呢?俗话说闻香识女人。在这里,我可以闻声识穷富。
有一天,当我在盘子区瞎逛想淘个古董时,
一位黑人爸爸带着他的三个娃在我附近穿行。这位黑人爸爸边走遍教育他的孩子们:这里的东西虽然不贵,但我们也要精打细算。你们只看生活必须品(needs),不要琢磨买奢侈品(wants).
天哪, 二手店里还会有什么奢侈品吗?在我眼中,只有古老的花瓶才是奢侈品,可惜我总是找不到。在二手店精打细算的人,
不是穷人难道还会是富人?
还有一次,我在柜台上琢磨一个疑似古董的瓷盘时,
一位美国丈夫拿着一个旧收音机在那里和他太太商量。买还是不买呢?当然不买!只听美国太太坚决地说, 过两天就要打折日了,
要买,也得等到那一天。
对几块钱的旧物都舍不得买, 不是穷人难道还会是富人?
真正让我见识美国穷人的还是在打折日那天。每周一,这个店里的部分商品都会大减价。根据商品类别,减价幅度为30-50%。每当这天,
我时常会到店里转转找花瓶。大部分的时间里, 花瓶无影无踪,美国穷人却熙熙攘攘。那人来人往的景象,和纽约的第五大道不相上下。
这个店可谓是百货商店。除了不卖食物,店里什么都有。美国穷人都买什么呢?
我看见过:有个美国男人买了一售货车的旧鞋。有个美国女人买了一车的旧被。我想,若不是穷人,谁会穿别人的鞋?谁会盖别人的被?
除了美国白人,
这个店还潜伏着如我一样的外邦人。我看过,一对墨西哥夫妇买了半车的旧衣服。一个印度老奶奶买了一堆旧布.
值得一提的是, 美国老年公寓的华人爷爷奶奶们也经常在减价日来这里扫货.
有一次,我看到一位特别有范儿的中国爷爷手里拿着一个烛台爱不释手。我还看到一位中国奶奶在服装区留连忘返。
淘了几个月的宝,
虽然没买到貌似古董的花瓶,我却暗自观察了很多很多的美国穷人。他们仪态庄重,不以买二手货为耻。他们着装入流,不以穿旧衣服为下贱。看到他们买旧锅旧碗旧杯子,
甚至是买旧内裤和旧游泳衣,我真的被震住了. 这么贴身的东西他们都敢穿, 他们就不怕得传染病?
不怕,他们真的不怕。穿旧衣旧鞋,盖旧被, 买旧锅碗瓢盆, 用旧杯子旧旅行箱.....
为了省钱,美国穷人就是这样过日子的. 为了省钱,他们什么都不怕。
每次看到他们一车车地买旧物时, 我竟心生敬意:我若如他们一样卑微自己,我得省多少钱啊!
=========
好久不写美国故事了, 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约稿用稿编辑,请和我联络:faq9999@gmail.com
平媒用稿, 需支付稿费.
谢谢!
前一篇:"好先生”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