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茶者黄刚
茶者黄刚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71,492
  • 关注人气:1,68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场关于品茗美学的对话 ——与茶友“识茶如知人”的网上通信

(2018-05-08 19:16:04)
标签:

杂谈

美食

普洱茶

分类: 漫步在品茗美学与艺术之间
一场关于品茗美学的对话
——与茶友“识茶如知人”的网上通信

      很多年前的几篇博文,被责任编辑串在了一起准备用在即将出版的《普洱茶论》一书之中。当时在一种状态之下回复茶友问题写出来的东西,我自己读过以后感觉蛮有意思。我希望这几段对话能帮助茶友们在一个更高的层面理解茶文化和普洱茶文化,只是所要花费的时间和耐心要多一些。

识茶如知人(以下简称“识”):
岛主好!
      那天我说茶艺师是从匠人的角度去泡茶,是因为他们没有获得最大程度的自由,特别是意识上的自由。他们泡的茶严格的说应该是工艺品,还不是艺术品。就仅是这样,很多人也不常常感叹“泡不出露雨味”吗?
      对于品尝者来说,往往不能像纳博科夫对阅读者要求的那样“我们要学得超脱一些,并以此为乐才好,同时又要善于享受、尽情享受,无妨声泪俱下,感情激越地享受伟大作品的真谛所在”,缺少这种彼此间的和谐,艺术的意义也就大打折扣了。而普洱茶的“体感重于口感”就恰恰需要品尝者全身心绽放,调动全身的感官,展开自由的想象。
      以上是我的一点拙见,还请岛主指正。

黄刚(以下简称“黄”):
马兄好!
      看到你的留言,你不知道我有多高兴。当我一个人在这条道上踯躅独行时出现了你这么一个知音,这是一件多好的事情啊!有人结伴同行是不会太累的,而且对于磨砺我们彼此的思维之剑十分有益,非常感谢你!
      你提到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茶艺师泡茶的问题。我之所以用了“泡茶师”而没有用“茶艺师”,就是怕产生岐义,别让人认为叫“茶艺师”的都与艺术有关。谁都可以泡茶,就像谁都可以唱歌一样。但是,唱歌的人未必都是艺术家,专业唱歌或者以唱歌为生的人也不见得都称得上艺术家,但可以称之为歌唱演员或者艺术工作者。经过专业训练取得了从业资格的“茶艺师”大概可以算得上艺术工作者了,当然,我所说的“茶艺师”还是要真的会泡出些茶来的而不是只会比划所谓“茶艺表演”的。即便如此,从全国来看,目前能称得上艺术家的泡茶师(包括最高等级的茶艺师——高级茶艺技师)还真的不多。那么什么样的“泡茶师”称得上艺术家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要求:1、具有相当的艺术敏感;2、具有相当的艺术想象力;3、具有相当的艺术技巧;4、具有相当的学识和艺术经历;5、具有能代表个人性情与风格的作品。
      说他们泡的茶是工艺品而不是艺术品,我觉得称为工艺品容易混淆,称人工制品更好些。因为大多数泡茶师泡茶的过程并没有艺术创造,只是机械的制作。也不是称得上艺术家的泡茶师每泡茶都能算艺术品。什么是艺术品?艺术品是人工制品承载了存在性境域的显现的时候才称得上艺术品。这里就有一个对于十分晦涩难懂的“存在性境域”以及“显现”的理解的问题了。当然,我在这里并没有要贬低人工制品的想法,毕竟能够成为歌唱家的是极少数,其中有杰出成就的是少数中的少数,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于音乐和歌唱艺术的向往,对不对?如果有更多的品茶爱好者能够从这个角度去正确地看待泡茶品茶这件事情并愿意为此付出努力的话,相信在茶的领域里会出现更多的艺术家、艺术品。
      二是品尝的问题,也就是我前面一直提到的品茗审美的问题。你提到了著名的美国作家纳博科夫,我读他的作品不多但对他的观点略知一二,我前面提到的要“用脊椎骨去读”普洱茶的看法就源自于他的阅读观点。我非常欣赏你所谈的这一段,虽然你在此之前喝普洱茶不多,这次来京时间也不长一起喝了两次茶而已,但是看得出来你在对待茶的态度上已然与众不同了,确实让我很感意外。
      你提到了“和谐”与“自由”的问题,这确实是美学研究上的重大问题。我们研究思考美学的目的主要就是要了解作为一个人的整体的和谐存在,并希望在审美活动中感受到愉快和自由。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我们在很多时候是“不自由”的,试想当你面临很重的工作压力时你能想到自己还会唱歌吗?你还真是给我提了个醒,要把品茗美学研究的目标给它理清楚,目标确定了,方式方法就自然出来了。

识:
岛主您好!
      最近在阅读您的文章的时候,我也在思考。比如茶与美学、艺术的关系,如果从概念入手,估计会很难,目前的哲学界和艺术界,几乎放弃了对美和艺术的定义,已被认为是一个没有实质意义的自我循环的伪命题。所以说,我个人认为从艺术的本质特征和艺术的意义的角度,将茶和艺术相结合,也许可以避免这样的陷阱。
      例如美学和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变化与创新,因时空而变因人而变,既有普世(是否应为“适”?)的也有个人的。普洱茶的陈化恰恰暗合了这样一个变字,所以它更能驱使人们用艺术的眼光去看待它。之前我也喝茶,但是也只有在遇到普洱茶,才感觉到“这样有意思的东西”。其次是美学和艺术的意义,在于追求心灵的情态自由,不管是创作者还是欣赏者,都在某一刻让“脊椎骨里的神经感知了愉悦”,彼此之间的一种和谐平衡,一种酣畅淋漓!美学和艺术的无法定义,恰恰印证了中国感悟哲学体系的伟大,也就是为什么茶对中国人的感受是不同于外国人的原因。

黄:
马兄你好!
      你在上面提到的问题都很有意思。“美学”和“艺术”都是舶来品。德国哲学家鲍姆嘉通在1750年出版《美学》一书时,书名《Aesthetics》就曾被翻译成《感性学》。后来,哲学界对于艺术的解释更是五花八门。什么“模仿说”“再现说”“表现说”“载道说”林林总总,让人目不暇接。暂时统一不了意见说明学科的发展还不平衡,需要假以时日,我们这辈子有没有希望看到还真不好说。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是经常发生的,不足为奇,避开这些定义先讨论现象也算是一种方法吧。
      谈到普洱茶的变化,我以前的文章中说得够多的了,不再赘述。我想强调的是,审美的体验不仅仅是感知“愉悦”。美有很多种形态,优美是美,崇高也是美,丑与荒诞都是美,喜剧是美,悲剧更是美。在形式层面,我们可以很简单地判定茶的气香味韵,得到愉悦的感受。但是品茗美学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这就是我前面用了不少篇幅反复强调的要上升到更高的意蕴层和存在层去体验,那时候我们能够体验到的绝对不会是很简单的愉悦感了,如同你在前面引用的“尽情享受,无妨声泪俱下,感情激越地享受伟大作品的真谛所在。”这是较高层次的审美啊!
      我个人看法,优美之美不用多说谁都能看出来是美的,比如那结局千篇一律的《一千零一夜》,而以崇高为根基的悲剧之美才是美之极致。所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往往是悲剧而不是喜剧,比如西方的《哈姆雷特》,中国的《红楼梦》。我们好多人都看过当代作品《玉观音》,这部电视剧里几乎没有什么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美场面,然而全剧却一直贯穿着一样吸引人的东西,是什么东西呢?直到最后一幕,我们才知道男主人公已经完全改变了:把玉观音小心翼翼地放在枕边,静静地躺下睡去,透过他尚未闭上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很多。作家想告诉我们的就是生活中有享受、有财富,但是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对于大人物来说是贡献、抱负,对于普通人来说则是信念、情操。一个浪荡公子完全没有想到生活还有另一面,他的经历是一次经典的审美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的思想得到了完美升华。在人类奔向美好未来的道路两侧,一侧是“优美”,另一侧是“崇高”。我更愿意多看一眼后者。
      美学和艺术的不可定义性与中国感悟哲学体系是不是有什么关联,我认为一时还不好下定论,但有一点是可以说得清楚的,那就是为什么茶对中国人之不同于外国人的问题。你提出的这个问题实在是非常的尖锐啊!我拿着这个问题测试过至少六个人(包括我们的两个员工),只有我的一个部队里的老领导脱口而出:是文化的差异。他对茶是一窍不通的,这从另一个方面再次印证了那句话:功夫在茶外。
      你注意过中外古代建筑有什么不一样吗?中国的古代建筑以宫殿为代表,在平面上展开,是活着的君主居住的地方;而外国的古代建筑则以神庙教堂为代表,往往高耸入云,直指上帝居住的上苍,是供养神的地方。这种差别是文化上的差别更是哲学思想上的差别。这种差别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是从汉代开始的。在周以前,中外在人类启蒙之初走过的路是差不多的,都经历了图腾崇拜和巫术活动的阶段,然后逐渐进入宗教信仰阶段。但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像孔子、老庄这样一些人,他们的思考成果直接改变了中国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儒家思想占据了统治地位。统治者越来越理性,对于宗教的依赖程度越来越下降。所以,中国的宗教也罢,哲学体系也罢,始终是十分理性的,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所谓来之于生活用之于生活。而西方哲学则不然,建立在柏拉图所倡导的“某种神秘、紧张的灵感、悔悟或者激情”之上,建立在反理性的迷狂意识之上。
      建筑上有如此差异,后来出现茶以后,当然我们的祖先会拿过来与诗、书、画一起作为体验生活、感悟生活的工具与桥梁,外国人大概很难想象了吧?实在要感谢我们的先贤——先秦理性思想的启蒙者们,他们为我们奠定了中华民族与众不同的传统文明基石。

识:
岛主您好!
      我非常同意您所提到的“中国文化重天人合一,而西方文化重天人二分”的观点,恰恰这一点是中国文化以其独有的品格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人在艺术中追求的是意境,“得其环中,超以象外”正是中国艺术不同于西方艺术。美学家叶朗曾经说过“意境不是表现孤立的物象而是表现虚实结合的‘境’,也是表现造化自然、气韵生动的图景,表现作为宇宙的本体论和生命的道(气)”。我个人认为泡茶如果是艺术的话,也应落脚于此。
按照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而泡出来的茶,它到底有没有相对应的具体的模仿的对象?有的话是什么?没有!那茶带给我们的感动,难道就是“水中月,镜中花”,只是纯感官的愉悦?或还是西方的艺术概念无法涵盖全部艺术形式?
      但是喝茶的人,往往都能有“境生于象外”的感觉,喝茶绝不只在茶叶或者泡茶本身。这种感觉到底是不是一种“境界”?这是我目前在“茶是不是艺术”这个问题的思考中,比较困惑的地方。
岛主在回复中,谈到了“崇高”。按照中国目前的和西方理论架构出的关于审美类型资料的呈现框架,先分为美、悲、喜三大类,在此之下再分出次型,美——优美、壮美和典雅;悲——悲态、悲剧、崇高、荒诞和恐怖;喜——丑、怪诞、滑稽。崇高是属于悲的次型,就我个人的观点,《玉观音》能带给岛主“崇高”,但是茶不一定能带给您“崇高”,如果泡茶是艺术的话。各种艺术之间有相通,如宇宙天地大之大美,所以艺术之间可以相互比较鉴别、互助合作。但是不能相互从属,即也有不通之处,我们必须注意各种艺术的界限,不能以一种艺术的标准去要求另外一门艺术,否则会适得其反,走向歧途。
      以上是我最近对茶与审美和艺术的一点思考,请岛主指正。

黄:
马兄好!
      很高兴继续与你探讨茶与美、茶与艺术的问题。你所谈的看似两个问题,细想想还是一个问题,本质上还是我最近一直反复强调的审美的层次问题。我就信马由缰地跟你聊下去吧。
      认为“模仿自然是艺术的本质”这是典型的“模仿说”的观点,当然不能涵盖全部的艺术形式。否则的话,“诗言志”往哪里摆?这就是后来所谓的“载道说”。
      也不能说茶没有具体模仿的对象,你看我们谈到茶在水中上下翻腾的时候不是说“茶舞”吗?我们在形容普洱茶的汤色时不是赞叹如葡萄酒般红艳吗?我们不是还在形容什么梅子香、荷香、药香吗?只是这些由视觉、嗅觉、味觉等具体感官直接感受到的美感都还只是停留在浅表的形式层上,有一些还谈不上美感,只是很初级的快感而已。
      正如你说的那样,我们对茶的感觉是应该提升境界的。这次在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三届二次会议上,白水清会长说,新制普洱生茶香不如铁观音、醇厚不如大红袍、鲜爽不如龙井,那么普洱茶靠什么吸引了那么多的人呢?我看还是变化以及与变化联系在一起的时间、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因素。
      你也提到了如何体验品茗中的“崇高”。我认为还是可以归结为审美体验中的层次的问题。我理解,“优美”是体现了最为自然、最为直接、最能体现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和谐关系的审美体验。“优美”往往很让人感官愉悦。而“崇高”则不然。西方把“优美”与“崇高”作为相互对立的审美经验形态来处理,关于“崇高”的理论基础是由康德奠定的。康德关于“崇高”的辩证心理过程的解释比较复杂,相信你是了解的,我不再多说了。但是有一点是比较明晰的,那就是“优美”往往是感性的,而“崇高”则一定是理性的、经过了思考的。今天下午开车去茶馆,在路上与北京老壶兄聊起这件事,结果老壶脱口而出道:“崇高是理性的。”我真没想到他会有这样深切的理解,不佩服都不行。
      “优美”有时候是一瞬间就能感受到的。品茶时也一样,可以经常体验到浅表层的“优美”如茶在水中的舞蹈、茶汤美丽的颜色、茶的香气等等。体验“崇高”可能要一个过程,而且并不是任何事物任何时候都可以让人体验到“崇高美”的。品茗审美的更高层次比如意蕴层不是经常有也不是谁刻意想到达就能到达的。康德认为欣赏“崇高”需要高度的情操和文化修养,要有强健的精神力量和直面现实的气概。
      我们可以站在茶之外观看茶,欣赏茶带给我们的“优美”。但是如果我们想感受茶带给我们的“崇高”,按照康德的理论首先要感受茶带给我们的恐惧与痛感。那么什么情况下茶会带给我们恐惧与痛感呢?一般来说需要我们“走进”茶。这样说还是有点抽象,我举个例子吧。你在不懂普洱茶的时候受人忽悠买了很多很多的烂茶,后来明白了。痛吧?怎么办?一是继续忽悠更不懂的人,把茶卖给他们;二是认赌服输找个适合放茶的地方存起来,看看能不能在日后的转化中垃圾变黄金;三是以此为起点发奋钻研,并向更多的人推广传播正确的普洱茶知识以求得灵魂的解脱与人格的升华。这三种选择中,我认为第三种可称“崇高”。
      有时候即便不“走进”茶,仅仅是喝茶品茶也能够从茶中体验到“崇高”,并引导自己的行动去接近这种“崇高”。只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机会不多。我再举个例子。L君是我相当要好的战友,他当年在空军时的辉煌暂且不谈,单说他后来离了婚抛家舍业追求一个女孩子去了你所在的城市并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了一家小有名气的餐馆老板。地震以后,他和我们这个圈子的老大刘总来过一次北京。我请他们吃了饭喝了茶。吃饭时我问他最近的打算,他冷不丁给了一句:“买辆法拉利,砸掉!”我当时就楞住了。后来刘总告诉我那个女孩子为了一辆法拉利跟他闹掰了,让他失望至极。后来喝茶时我亲自泡了一壶宋聘,从神农尝百草到茶有九难到普洱茶的历史到这款宋聘的来龙去脉,只说茶不提别的。他听得认真喝得也很认真。临别时,他握住我的手:“老茶让人感动。黄刚,我人格美丽啊!”听说他回去后就把价值一辆法拉利的钱捐了。他现在仍然生活在你所在的城市,我很想念他。
      至于审美体验的形态分类,有多种分法,比如有人把壮美是归在崇高里的,我们大可不必太过拘泥的,留给美学家去细究好了。你还谈到要“注意各种艺术的界限,不能以一种艺术的标准去要求另外一门艺术”,我觉得也是有道理的,但艺术是有规律的,具体的艺术门类之间有差别也有相通之处。我之所以经常引用一些其他艺术形式的例子来说明品茶中的审美规律,就是希望能够让茶友们更好地理解,试试看吧。

识:
岛主您好!
      我个人觉得,泡茶如果可分,可以简单分为手之舞之的茶艺泡法和不手之舞之的泡法(我简称为“静泡”)两类。手之舞之的茶艺泡法中,泡的过程既是创作过程也可以是艺术的表达,可以作为作品来看,其艺术形式接近于舞蹈艺术,这也是目前大家最为接受的茶艺艺术。当她们把自己的欢乐、悲哀、恬静表现在手之舞之的形象里,我想我们不能否认这也是艺术。对这类泡法,我们的思考是:手之舞之的茶艺是否就是泡茶的全部艺术表现之所在?泡出让人愉悦的茶是不是泡茶的终极目标?如果手之舞之的茶艺与舞蹈带给人们的艺术感受中没有不通的界限,那么这种茶艺就从属于舞蹈,而不是独立的艺术形式。
      目前我们思考得最多的是“静泡”是不是艺术。丹纳给艺术下的定义是:“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主要特征,表现事物的某个凸出而显著的属性,某个重要观点,某种主要状态”。“我们要记住‘主要特征’这个名词。这特征便是哲学家说的事物的‘本质’,所以他们说艺术的目的是表现事物的本质”。宗白华先生的观点是美(这种美是应该是长期的采集而形成的一种融入自身的经验)如实和深入地的反映到心里,再把它放射出去,用物质创造形象表达出来,才成为艺术。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需要回答的就是泡出来的那一杯茶形象表达的内容是什么,所表达的“主要特征”是什么?这个问题有答案了,那么“静泡”是不是艺术也就迎刃而解了。如果静泡是艺术创作,那么欣赏者必然在那一杯茶中,将在香气、滋味、体感等等的和谐发生中,忘却茶的存在,进入一个游离于茶的自然属性之外的境界。不管“静泡”是不是一种艺术形式,如何在泡茶中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显得更为重要。对欣赏者来说,就是如何去把握理解泡茶中的节奏、旋律、和谐等等,如何去感受游离于茶的自然属性之外的美;对泡茶者来说,就是在对茶自然属性的深刻认识之上如何加入自身美的经验,从而获得自身的认可和欣赏者的共鸣。探讨茶与审美和艺术的关系,其实就是去接近茶之大美的一条有效途径。

黄:
马兄好!
      我同意你的观点,把目前流行于各茶艺学校和茶艺馆中的“手之舞之”的“茶艺”归为舞蹈类。北京已经有人把舞蹈演员培养成茶艺师并为她们专门编排茶艺表演节目,比普通茶艺师的表演难度要大、要好看得多,曰:新古典舞蹈茶艺。
      我们要重点讨论的是你所说的“静泡”。作为泡茶者和欣赏者,在“把握理解泡茶中的节奏、旋律、和谐等等”的前提下,“如何在泡茶(注:以及品饮欣赏)中获得最大的审美享受显得更为重要”。你已经非常敏感地抓住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那就是你最后说的“探讨茶与审美和艺术的关系,其实就是去接近茶之大美的一条有效途径。”
      话题又要转回来,我最近一再强调的,就是欣赏茶的美要区分层次:一是形式层的美,比如色香味韵气,人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二是较高层次如意蕴层的美,经过品茗审美主体的理性思考,从形式层上升而来的更深入的审美体验。茶之大美应该是后者。

识:
岛主您好!
      读了您与小道谈到的“轻松喝茶、严肃喝茶”的话题,结合自己这段时间喝茶的感受,我觉得如果仅是追求“色香味形”以““好不好喝”、“好不好看”来作为一种判断的标准,便还是一种实用主义,而非是以美的态度去喝茶。我们常常用“真善美”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好不好喝”、“好不好看”与“解不解渴”同样是属于实用主义,也就是我们说的善。而追求普洱茶的历史真相,探求六大茶山、各个茶区的特点,找出拼配的奥秘,陈化的原理则是追求客观、真理的科学主义,也就是我们说的真。而抱着朱光潜先生所提到的“脱净了意志和抽象思考的心理活动”的态度对待“孤立绝缘”的事物本身,而美在此时才会显现,才是一种美的态度。就我个人目前的感受来说,“韵”是品茗审美的“法”中之一。在品茗中我们会用到实用的态度、科学的态度,而只有去体会“韵”的时候,我们才是真正开始以一种审美的态度去对待普洱茶。以实用主义去喝茶便是您说的“轻松喝茶”,而以科学的态度和美的态度去喝茶便是您所说的“严肃喝茶”。以美的态度去喝茶是不轻松的,因为美的敏感与经验是要靠训练来积累的。

黄:
小马好!
      那天开着车走在路上,脑子里胡思乱想,不知怎么地就想到作曲家王酩了,想到了很久很久以前在他活着的时候听他作的一次讲座。那次,他回忆起了自己是如何为电影《小花》的插曲作的曲。
      在去到剧组后,王酩一直不在状态上,作的曲反复了很多次都不满意。终于,有一天,他在喝了很多酒以后跑到街上去瞎走。街上人很多,他喝得醉熏熏的在人海里走啊走啊。突然,他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与哥哥在人群里失散了的“妹妹”,孤苦、无依无靠,在人群里蹒跚而行,泪流满面,不管不顾,嘴里还念念有词喊着“哥哥”。随即几个简单的音符跳了出来,歌曲的主旋律一下子就有了:“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心忧愁……”
      我认为这应该成为中国音乐史上的一段佳话。王酩爱喝酒是出了名的,他的早逝可能跟酒也有关系。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很多东西。一是艺术家对作品的要求很高;二是好的作品是有明确的标准的;三是艺术创作的过程相当艰辛;四是作品的诞生是生活积累的结果也是艺术触发的结果。
      引申到茶上来,也有相同之处。有水平的品鉴者对于茶的要求也是不低的,好茶也是有其好的标准的,发现并理解好茶、解读好茶是不容易的,在品茗审美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生活的积累和艺术的触发。
      每次普洱熟茶讲习班开班的时候总有急切的同学问我:“我什么时候能够全面掌握普洱茶知识?”或者问:“我什么时候能够喝明白普洱茶?”通过王酩作曲的例子,我想大家应该明白,在茶上的进步要有一个实践的过程,对茶的感悟需要在实践积累下的触发。有时候真的是功夫在茶外啊。
      《妹妹找哥泪花流》这首歌非常好听,欣赏起来很轻松,就好比我们有不少好喝的茶。但是,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并不轻松。同样,要深入地理解一泡茶也是不轻松的——诚如你所说的那样“美的敏感与经验是要靠训练来积累的”,而这种“训练”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涉及到我们民族与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们的生活、我们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异彩纷呈,主要地就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依靠这种并不轻松的“训练”为我们积累起来了不同凡响的“美的敏感与经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