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公公婆婆儿媳关系烦恼杂谈 |
分类: 心语杂谈 |
转眼馨馨都2岁多了,回想从一结婚就开始过的“四人世界”生活,4年的相处让我悟出了一些道理。但两周前发生的一件事情,才让我萌发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冲动。那天我和馨爸下班后一起逛完路过的超市,买了些早点,回家一推门,公公躺在地上,婆婆在翻箱倒柜地找着什么东西,而馨馨呆呆地坐在沙发上,像一个摆在桌子上的玩偶,一动不动。“怎么了?”我顾不上换鞋,把书背扔在地上,去看趴在地上的公公,“你爸心口痛,都是我气得!”婆婆心里急得不行。我知道公公在前两年做过心脏搭桥手术,但恢复得还不错。“终于找到了”婆婆把一个小瓶子递过来,速效救心丸,用眼神示意让我喂,“不吃,不吃”公公被馨爸扶到沙发上,像是赌气似的就是一个劲地摇头,最后还是我一句“您吃了我们就放心了”,他才勉强地张了嘴。“哇----”这时候的馨馨终于张开嗓门大声哭了起来,“爷爷把小垃圾桶扔地上了”,馨馨在张开双手让我抱起后,很长时间不肯让我放下,这孩子一定是吓坏了。后来,我向婆婆求证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勤快的公公把婆婆用来腌萝卜的水给倒了,婆婆用她一惯的口吻说了三遍“怎么给倒了,我还有用呢”,结果公公急得生气犯了病。这还是一起生活了三十几年的老夫妻,各自的毛病谁都知道,但有时还禁不住要闹一下别扭,更合况和一个没有共同生活经历的人呢。这件事后,让我不得不又回想了一下这4年的“同居”生活,其实我这个自认为与公婆相处不错,别人眼中的好儿媳也有我自己的烦恼:
烦恼一:不能发脾气。在这个家里,算上馨馨----我的女儿,我是唯一的外人,婆婆(公公)有气可以向儿子和公公(婆婆)撒,老公不乐意可以向父母和我发火,馨馨不高兴可以向任何人发。只有我不行,给公公婆婆脸色,他们会认为我怎么着了,给老公脸色,他们还会认为是我在挑唆,拿孩子撒气,他们可能会更以为我是指桑骂槐。所以说儿媳这个角色,处理不好会“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烦恼二:要少说话。和公婆在一起,自然谈他家的事情比较多。知道的多了,必然会议论。大家一定懂得“言多必失”的道理。把他家夸得像朵花似的,我又不是那种说好话不脸红的那种人,说他家的不是,必然会得罪人,传到别人的耳朵里,就不太好了。
烦恼三:少提要求。每人的成长都是伴随着父母一次又一次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不断满足的过程。但公公婆婆相处的时候短,大家之间还属于那种“脸熟”,离真正意义上的贴心还差很大一截子,所以要求提多了,如果对方是属于谦虚类的,就会认为是对自己行为的不满意,开展自我批评;如果对方是属于事多类的,就会认为是你的不是,没事找事茬儿,给你脸色看。况且大多家庭的公婆综合素质还有待提高。
烦恼四:多干事情。和公婆住在一个屋檐下,大家除了藏书室卧室以外都是公用的,几乎你的一举一动都是在他们的监督之下。有脏衣服不洗,一上卫生间就看见了;有碗不刷,一进厨房就一览无余;周末晚上刷夜吃夜宵搞了一桌子的果皮,两位老人保准第二天一大早第一个发现。虽然他们也不会亲口说儿媳妇什么,但那些话也会通过老公的口复述出来,传到你的耳朵里。所以我的对策是:不等他们开口就把活干完了,即建立一个我的党员责任区----厨房,在怀孕时还坚持擦油烟机;每天睡前将衣服必须洗完;一大早起来擦地板。
烦恼五:一视同仁。虽然和自己的爸妈相比公公婆婆没有血缘,但是孝敬双方父母这一点对于与公婆同住的儿媳来讲更应该注意。从处男女朋友时,我每次外出都是我家一份,他家一份,就算是一袋花生都是各家一半。结婚后,发了东西不可能总往娘家拿,肯定是先回自己家,这时东西早就被公婆审视过了,再不五五分,对方心里可就记账了。
烦恼六:爱屋及乌。婆婆与娘家人的联系比较紧密,除了每隔一、两天就会电话联系外,平均一周还会见上一次面,所以我无论是外出开会还是外地旅游,他们都会第一时间知道,因此我每次出去都得除给我父母和公公婆婆带东西外,还得想着婆婆的家里人,多少得意思一下(当然前提是他们对我也挺好的)。
烦恼七:经常将就。我和公婆相比,毕竟是两家人,大家的生活习惯、思维模式都不一样。就拿我婆婆来说,老人比较念旧,喜欢留东西,我公公都说了:“和她一起生活三十多年了,我还没能力改她这个习惯呢”。可家里就那么大地方,有了孩子后更是寸土寸金,为了保持安定团结的家庭秩序,我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不在我眼前晃就行了。对于我实在忍无可忍的东西,我也会采取“毁尸灭迹”上上策,当婆婆全家上下都找不到时,也只能以“死无对证”而作罢了。
烦恼八:出入不便。有与公婆或岳父母同住经历的人都会有同感,大家住在同一个屋檐下,除了卧室可以算是自己相对私密的空间外,其他地方都是公共区域。夏天无论有多热,只要是在家都穿得有(衣)袖有(裤)腿,像我家主卧里没有卫生间,最烦的是夜间上厕所,都必须穿得整整齐齐,避免“偶遇”的尴尬。现在有了孩子,一大早只要我一起床,公公婆婆到卧室看孩子的机率增加了许多,叠没叠被子,桌子上有没有浮土,都一览无余。
烦恼九:自由受限。和老人同住,在享受每天下班一到家就能吃到热气腾腾饭菜这一优惠政策的同时,还必须付出牺牲自由的代价。那就是一下班就得飞奔往家赶,有几次因为没有提前打电话7点才到家,我们俩被婆婆说得狗血淋头,念叨一晚上。还有就是看电视,虽然家里有两台电视(厅里一个,公公婆婆屋一个),但有时赶上他们两个人意见不统一,一人抱着一个(当然自从馨馨会说话后,我也基本上没有时间和机会坐在电视机前安安静静地看个连续剧什么的了),我和馨爸就只能守着馨馨用电脑看“猫和老鼠”了。
这里,也请熟悉我的朋友们放心,目前来看,这些烦恼还没有给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扰。烦恼归烦恼,回想起来的时候的确存在,当然希望没有。但既然事实存在,要想和公婆相处好,作为一个好儿媳,首先要自我调整情绪和心态,其次是多想想对方的好,比如全身心地帮着照顾孩子、做饭等等,最后是经常采取折中的处理方法(俗称:睁一眼闭一眼),分析结果,就会是平安无事,大家相处融洽了。
续:没有想到小女子的一篇博文得到大家这么多人的关注,感谢大家的支持。有一些朋友提出为什么我会和公公婆婆一起住,为什么不自己搬出去住的问题,是因为公公婆婆原来住的是平房,刚结婚时正好跟上是秋天,我觉得让婆婆一个人住(那会公公在外地)平房,比较冷,上卫生间也不方便,所以干脆就搬到一起了,后来在刚怀上馨馨时,他们的平房拆迁了,要等到今年年底新房才能下来,因此就一直坚持到现在。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他们特别喜欢馨馨,就连馨馨去姥姥住上两天都觉得是如隔三秋,也许到那时他们会因为孩子而不离开(我们的房子离我和馨爸单位比较近),就只能到时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