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两次遇险,一次是真的,发生在阿拉斯加首府朱诺,但发生的瞬间并不害怕,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后怕;一次是假的,发生在布鲁斯半岛,当时很害怕,还打了公园求助电话,希望得到救助,但“脱险”后自己都觉得好笑。现记录布鲁斯半岛的“丛林历险”(因今天是休息日,有时间写下这又臭又长的经历)。
那是8月下旬的一天。与儿子驱车来到布鲁斯半岛的托伯莫里小镇已是正午时分,本想乘坐渡轮去看沉船,无奈风高浪大,游船全部停航,于是在小镇内吃完午餐又悠闲地逛了一会特色小店,就驱车去眺望台看休伦湖,顺便看看著名的布鲁斯小径起点。这条小径是加拿大境内最长、最古老的徒步线路,长850公里,很多人从这里一直走到尼亚加拉瀑布,在加拿大很有名气。
眺望台下有个游客中心,里面有各种纪念品、还有孩子玩耍的场所和一个小型放映厅,购买船票时会附送一张电影票,在这里观看一部介绍布鲁斯半岛的短片。因儿子急着登高拍全画幅胶片照片我们就放弃了看纪录片,直接登上了几十米高的瞭望台,登高远眺,森林茂密湖水蔚蓝。看着儿子鼓捣着沉重的器材,又是支三脚架、又是测光、观云,又要抓住没有游人高台不晃动的空隙......忙的不亦乐乎,我只好给他当起助手并拿着自己的相机从不同角度按了近百次快门。在眺望台上折腾了近两个小时,儿子只按下了四五次快门(儿子拍的胶片尚未冲洗,效果不知),我笑他,他说这是摄影人的境界,不会像我一般随意地按下快门,还说真正的摄影人为拍到一张理想的照片有时会等几个小时甚至几天......理念不同不相为谋,我的摄影理念是:瞎猫总能碰到死耗子吧?迅速地捕捉想拍的景观,按下100次快门,总能有一张满意的吧?不过也的确有失手的时候,今天仔细翻看在眺望台上拍的近百张照片竟然没有一张满意的啊
!另外这也是数码机和胶片机的区别吧?胶片机每按一次快门都意味着一笔金钱的流失,而数码机就没有这样的后顾之忧了。
在此,版主特别想感谢一下数码相机的发明者尚塞。1975年,在纽约罗彻斯特的柯达实验室中,一个孩子与小狗的黑白图像被ccd传感器所获取,记录在盒式音频磁带上。这是世界上第一台数码相机获取的第一张数码照片,影像行业的发展就此改变。发明者是美国人赛尚,他被称为“数码相机之父”。
以上之所以啰嗦这么多是想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下午的时光在吃饭、逛小镇、眺望台摄影中迅速飞逝,而由于这里天黑的晚,我们全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是造成后来“丛林惊魂”的重要原因。
下了眺望台我们就直奔布鲁斯小径去看一公里外的湖,这里湖面开阔,湖水清澈见底,景色十分优美,据说平时有很多游客在这里游泳或趴在岩石上晒日光浴。但我们去的这天风大、天有些凉,游人很少,只看到三四个女孩坐在礁石上,还有一个女孩在戏水,问她冷不冷,会答说不冷。现在回想起来这是我们当天在布鲁斯小径附近见到的最后一拨人。返回的路上看到了去另外景点的告示牌,一条路是具有远足性质,景点很多,转一圈回到这里大约是18公里;另一条则有三个著名景点,转一圈是3.7公里。行前看攻略是这样介绍3.7公里的几个景点的:
对当地人来说,从托伯莫里出发到乔治亚湾的Grotto湖畔石窟,短短一段徒步路程,却趣味十足。这段徒步路线并不难走,两边灌木与松林纵横交错,溪水潺潺,时而杉木步道,时而松针土径,小径一直蜿蜒到密林深处,不时能遇到人们带着孩子,牵着爱犬向你打招呼,他们拿着植物手册,辨识林间的蘑菇、兰花和一种有毒的五叶藤。大约1个小时之后,路变得难走起来,到处都是崎岖的石灰岩,湖边赫然一座陡峭的石窟,有很多人在下面清澈冰爽的湖水中游泳。原来石窟顶部有一个只容纳一个人的狭仄小洞,跟随当地人钻进去,发现竟别有洞天,这里可以一直抵达石窟的神秘底部。
休憩片刻,继续前行,会经过一个叫Cape Chin
Connection的古老村庄。这里有座乡村客栈,老房子已有上百年历史,你可以坐在后院大橡树底下荡秋千,前面的草场上也许会蹿过红狐狸。
如果从这里划独木舟悠悠前行,便能看到著名的雅加瓦岩石壁画——湖岸的峭壁上有几个巨大的红赭石岩画,据说那是几百年前印第安人留下的象形文字。早在1622年法国探险家发现苏必利尔湖之前,这里就居住着印第安奥吉布瓦人。每当早春奥吉布瓦人就会来到雅加瓦湾用枫浆制成枫糖,并采集野稻、浆果、坚果和各种植物,他们还划独木舟在苏必利尔湖捕鱼,直到秋天才离开——至今这里还保留着很多古老的独木舟路线。
读了这样的介绍谁能不为之心动呢?独木舟是划不了的,因而此行看不到著名的雅加瓦岩石壁画,但却不想再错过湖畔石窟,想想转一圈也只有3.7公里,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行走速度,特别是脚踝骨折癒后还没走过长路,更忽视了这是山路,最要命的是忘了看时间,被太阳高悬的假象所蒙骗,竟然没有意识到时间已是黄昏,就冒然地踏进了茂密的丛林。
走着走着版主的心就开始打鼓。
首先,这路并没有想象的好走,腐了的松针厚厚地铺在小路上,非常松软,就像走在棉花上一样,导致每迈出一步都有些吃力;
其次,山路崎岖,有些路段对版主来说还是比较陡峭的;
其三,走在这条小径上要想不迷路,全靠辨认每隔十几、二十米画在某棵树上约有30公分长20公分宽的浅蓝色油漆标记,有时寻找半天也看不到标记,这大大地影响了行进速度。
其四,森林内除版主和儿子外再无他人。所以尽管知道全程只有3700米,但渐渐地心里开始发慌。
儿子问:你到底行不行?不行咱们就原路返回。因为进来时没看表,版主产生了错觉,认为已经走了很久很久,马上就要到景点了,不甘心半途而废,因是绕一圈,不走回头路,版主自认为已经走了2000多米了,返回的路更远,于是坚持继续前行。渐渐地夕阳已西下,感觉森林里暗了下来,看看表已经快7点,树上那浅蓝色的标志因为心里发慌常常找不到,又担心它不是荧光的,万一天黑了看不到标记该怎么办呢?有些后悔把聚光手电筒放在汽车上而没随身背着。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了波涛拍岸的声音,心里一阵激动以为湖畔石窟到了,加快了步伐,但没想到走过去却是个湖湾,到处是鹅卵石岩石,不见人际,越发慌了起来。儿子跑到湖湾对面去探路,过了一会跑回来说那边更难走.....出口还有多远没有任何标记。没办法只好大声骂了几句资本主义政府工作做得不到位,要是在咱国家,走不远就会有个指示牌告诉你现在的位置。危难时刻万分怀念起咱自己的祖国,在咱自己的地盘上走到哪里从来没有如此无助过。时间已到晚上7点,版主开始害怕起来。再走下去万一遇见蛇、遇见熊......万一那树上的浅蓝标记没有荧光天黑迷路了.....赶紧叫儿子打公园求助电话,咨询我们所处的位置,询问是继续前行还是原路返回,万一天黑迷路了怎么办?......遗憾的是接线员对这里的情况不熟,给他描述了半天他也不知道我们的方位。他给我们的建议是:现在离天黑还有一个半小时,立刻从原路返回,如果天黑了还没有出来再给他们打电话。
无奈,只能听从指导原路返回,但搞不清楚来的这段路自己到底走了多久,是两小时、三小时?天黑前能不能出去心里没有一点底,所以速度加快了许多。走了一会突然想到怎么这么糊涂,数码相机的照片上有摄影时间啊!看看进来时所拍照片的时间,不就知道出去大致需要多少时间了吗?因进来时我和儿子对着一个松叶切磋了一会怎么拍好看,找到这张照片就知道进来的准确时间了。当看到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时我禁不住放声大笑O(∩_∩)O哈哈哈~,进来的时间竟然是17:56,感觉无比漫长的过程实际上仅仅一个小时而已啊!很快在天黑前半小时我们胜利的走出丛林,林外已是晚霞红满天了。
出来后再细看入口的标志,入口距离我们打公园求助电话的湖湾只有区区1000米,如果是白天以这个速度继续前行那还需要走3个小时左右,能及时往回走真是英明啊!感谢那位接线员!
此行的教训是深刻的:
第一,习惯于跟团旅游的版主当自由行时完全没有时间概念;
第二,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实力,对困难估计不足;
第三,事先准备不充分,冒然踏入丛林,进林子前连标识牌都没有仔细看;
第四,当感觉有问题时应及时后撤,此时此刻不到长城非好汉的精神要不得,旅行时留点遗憾没关系,下次还有机会。
第五,手电筒等最好随身带,已备不时之需。
第六,当遇到困难时已有的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正常感觉会完全消失。只有在磨难中才会明白“度日如年”的含义。

游客中心,里面有各种纪念品、还有孩子玩耍的场所
游客中心,里面有各种纪念品、还有孩子玩耍的场所

登高远眺,丛林茂密
登高远眺,丛林茂密
登高远眺,丛林茂密湖水蔚蓝

登高远眺,丛林茂密湖水蔚蓝

黄狗也登上眺望台
和谐的一幕
枫叶旗迎风招展
高处眺望布鲁斯小径的起点
走入布鲁斯小径

大约走了一公里看到开阔的湖面清澈见底



有个姑娘在戏水
小径其实不好走
树的缝隙就是所谓的路
这路在巨大的恐惧中就有些举步维艰了
开始时还有些闲情雅致拍照,后来就没有这样的心情了。

以为湖畔石窟到了,加快了步伐,但没想到这里却是个湖湾,到处是鹅卵石、岩石,不见人际。趁儿子到对面探路时拍下了这张照片。心越来越慌起来......害怕了,在这里打了公园求助电话。
进来时我和儿子对着这个松叶切磋了一会怎么拍好看,找到这张照片就知道进来的准确时间了,当看到这张照片的拍摄时间时版主禁不住放声大笑:时间竟然是17:56。
终于要走出丛林了,拍个小蘑菇留念
在天黑前半小时我们胜利的走出丛林,林外已是晚霞红满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