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2013-10-18 08:34:17)
标签:

旅游

摄影

历史

文化

游记

分类: 行旅记痕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平遥古城古县衙遗址  (图片由浦江客拍摄)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山西游记之七

 

    丙戌年七月十七日到平遥古城游览。到平遥古城来有两个地方是不能不看的:一是平遥古县衙,一是日升昌票号,因为它们象征着中国历史上极有价值的一页。

    可能是职业原因,我比同行中其他人更关注古县衙。参观了平遥古城墙后,我们便乘坐电瓶旅游车来到了古城中心衙门街的古县衙。

    古县衙面积很大,旧建筑基本保存良好。据介绍,平遥古县衙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代至正六年(1346),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整座衙署坐北朝南,呈轴对称布局,南北轴线长二百余米,东西宽一百余米,占地约两万六千多平方米。跨进衙门,两边是一长排窑洞式的厢房,系收取赋役钱粮的 “赋役房”。走进正北仪门后,就是衙署的主体建筑——大堂了。堂前的月台、中间的三楹公堂和屏风台及官阁,象征着官府的高贵威严。

    平遥古县衙是遵循封建官制建造的典型建筑。它是一个由十多个四合院组成的建筑群,外面围绕着一圈高高的围墙。绕过作为衙门屏障的前照壁,就是八字开的大门,大门两侧有一对石狮子。县衙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左文右武,前朝后寝。古县衙建筑布局充分体现了县级官署的职责权威。“七品芝麻官”的职责可以说一县之内无所不包,其职责有近三十项之多,最主要的是刑名、钱谷两大项。东侧线上由北至南有花厅、常平仓(钱粮厅)、赞侯庙、土地祠,是所谓的“一手秤戥斛石”;西侧线由南至北有牢狱、公廨房、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是所谓的“一手斧钺鞭扑”。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无论从建筑布局,还是职能设置,都堪称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县衙。

    平遥古县衙遗留给今人的珍贵古迹,无疑是官德训诫楹联。走进县署衙门大门,前有一幅楹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既是告诫前来告状的百姓,又告诫这衙门里的官吏。大堂建暖阁的匾额长联很有名气:“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它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廉政对联,用词直白古朴,词简意赅,颇具意味。

    然而,往后一走,疑问便出来了。大堂之后便是二堂。二堂是知县的日常办公场所,一般民事案件在此审理。二堂自成院落,并同内宅等连在一起,两旁还有看门皂吏的住所,古称之为“门子房”。外人有事求见县太爷,须由门子通禀。许多来访者为求方便,常给门子小费,此即为“走门子”一词来源。门子虽然年俸银仅六两银子,但在县衙也算一个肥缺活儿。看到二堂宅门上悬挂着的“天理国法人情”匾额,想着在冠冕堂皇的警示标语下进行的贿赂丑行,心里真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随着众人逐一走过花厅、粮厅、酂候祠、内宅和御花园等处,整个古县衙差不多走遍了。在闲逛之间,我觉得有两处展览值得一看。在二堂简房有一处介绍明清县衙作息制度、知县的丁忧、俸禄、封印等制度的版面,其中详细介绍了清代的“养廉银”制度,对照当今的公务员薪酬制度设计倒蛮有启示。清代官员工薪微薄,一品大员年俸银180两,正七品知县年俸银45两,难以维持生计。清雍正二年开始实行“养廉银”制度,即现在所说的“职务补贴”。把全国各地的“火耗”银全部收归国库,由吏部定制按官品级别发放。这样,知县的养廉银达到每年400~2000两,差不多是原先俸银的十倍到几十倍之多。

    另一处便是古时县衙刑具展,它充分展示了封建统治的黑暗残酷一面。锁囚犯人的刑具有梏桎、三人枷、囚车等,刑罚犯人的刑具有笞杖、夹帮等,至于施行死刑的刑具更是五花八门,惨无人道,有张裂肢体的寸磔,用以绞刑的绞带等。说到惩罚手段还有把犯人关在各类囚车里游街示众,这是现在看来污辱人格最无人道的惩罚。说来也巧,就在住宿平遥的当天晚上,我在宾馆看电视新闻,惊奇地看到了山西某地把罪犯挂着牌子押在卡车上游街示众的镜头。看后,我真不知说什么才好。

    从古县衙走出,满目是灿烂的阳光,欢乐的人群,自己压抑的心情才稍稍释放一下。接着,大伙又呼朋唤友向喧闹的西大街走去。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平遥史称“古陶”,北魏始名平遥并筑城池。明洪武三年(1370)重筑时外壁砌砖。

平遥城墙马面多,造型美观,防御设施齐备,为中国历代筑城之仅有,

并以筑城手法古拙、工料精良堪称于世,是研究中国古代筑城之制的珍贵资料。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平遥古城依照“因地制宜,用险制塞”的原则修建,风格古朴,重视防御,工艺和用料均以精良著称。

与陕西西安城墙、湖北荆州城墙、辽宁兴城城墙等并列为中国现存最好的四座古城墙。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此组图源自网络



博文推荐链接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博客日报首页“文学长廊”栏目)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光明博客首页题图)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积淀“县为国基”历史的平遥古县衙  (东方博客首页“最新推荐”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