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极具创造力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2013-08-02 08:17:01)
标签:

旅游

分类: 行旅记痕

极具创造力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被徐霞客惊叹为“天下巨观”的悬空寺  (图源网络)

 

极具创造力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山西游记之三

 

    汽车在恒山上盘旋而行,转过一道几乎是直角的山路往下便到了悬空寺脚下。从恒山主峰天峰岭与翠屏峰之间的金龙峡大桥上眺望内西岩峭壁上的悬空寺,我相信,几乎没有人不由衷惊叹它的奇特和壮观。

    金龙峡是进入恒山前的第一座高山险峰,它的山势仿若一口挂于天空的巨大的锅,中间较为凹陷,故此悬空寺恰好就建在“锅底”。悬空寺悬挂在刀劈般的悬崖峭壁上,环廊合抱,殿阁交叉,栈道飞架,高低错落。远望悬空寺,俨然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斧劈刀削般的悬崖间。只见层层叠叠的殿阁,仅数十根像筷子似的木柱子支撑着,给人一种摇摇欲坠的感觉。四周赭黄色的岩石微微倾斜。就像马上要倒塌一样。
    “噫吁嚱,危乎高哉!”真不可想象,它已经完好无损在此屹立了1500多年。奇迹!真是奇迹!你不能不赞叹我们中华民族先人的伟大创造力。
    我们随着游客人流向上攀登。原以为此行很艰难,然而顺着山路慢慢向上走倒也不太累。过了佛堂前面的平台后,踏上连接殿宇之间的栈道,大家不约而同地放轻脚步,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向前挪步,生怕吱吱作声的楼板塌陷。来到三官殿,大家才松一口气,开始放开脚步拍起照来。(遗憾的是,回来后,翻遍我的山西游拍摄的照片,竟无一张悬空寺图片。故写此文时只能借用网络上的图片,借此一谢。)我把住栏杆侧身探头往下俯瞰,真有一种凌空腾飞之感。
    悬空寺,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悬空寺原来叫“玄空阁”,“玄”取自于中国传统宗教道教教理,“空”则来源于佛教的教理,后来改名为“悬空寺”,是因为整座寺院就像悬挂在悬崖之上,在汉语中,“悬”与“玄”同音,因此得名。寺内塑像很多,佛、道、儒三教共居一室,释迦摩尼、孔子和老子三教始祖同殿受贡,毗卢遮那佛、阿弥陀佛、太乙真人、吕洞宾和关羽同处一寺,在宗教史上实属罕见。据说,悬空寺所在的山谷,古时为南上五台、北去大同的交通要塞,在此建寺,是为了方便来往的信徒进香,也有传说是为镇压谷底金龙妖怪乃修建此寺。至于三教相容一寺,是否有“防人祸”的作用在内呢?历史上,寺庙供奉的神像很容易受到反对者的捣毁,但悬空寺神像完好保留至今,其重要原因是悬空寺所处的位置既能克服“天灾”,更能避免“人祸”。
    一路行来,攀悬梯,跨飞栈,穿石窟,钻天窗,走屋脊,步曲廊,几经周折,忽上忽下,左右回旋,非常有趣。回到地面,再望悬空寺,多了些思考。古人能在今人都觉得“不能为之”的地方修筑这样一座寺庙,而且千年不倒。我想:这个奇迹,除了来自宗教崇拜异乎寻常的勇气和毅力外,和当年工匠们敢于创新,脚踏实地的科学态度也是分不开的。
    譬如,悬空寺凌空楼阁底座铺设在叫做“铁扁担”的横木叉梁上,实际上借鉴了类似修筑栈道的办法。同时辅助于立木支撑,以起到平衡和加固作用。现在看来,半插横梁为基,巧借岩石暗托,梁柱上下一体,廊柱左右衔接,是依照了现在力学原理。当然,那时的工匠是不懂什么力学理论的,他们凭的是经验和创造能力。再譬如选址,由于建造者熟悉地形,深谙山势,借用了金龙峡内西岩像一口挂起来的大锅的山势,把悬空寺恰好建筑在中间凹下去的地段,既起到了遮挡烈日暴晒的作用,又减少了塞外凛冽大风的侵袭。又譬如,悬空寺建筑格局,既打破了平地寺院突出中轴,左右对称的建筑格局,又打破了山地宫观依山势逐步升高的建筑格局,审形度势,顺其自然,层叠错落,井然有序。
    明崇祯六年(1633年),徐霞客曾游悬空寺,并在《徐霞客游记》的“游恒山日记·山西大同府浑源州”中有生动的描写。初十那天,徐霞客在登恒山的前一天,登上了悬空寺。他在山谷中转了三次,峡谷越来越窄,崖壁越来越高。西边崖壁的半腰,层层叠叠的楼阁选在高空,弯转曲折,建在高土谷上的敞屋斜靠山崖,看上去像海市唇楼中重叠的亭台。徐霞客独自登上悬空寺,受到了僧人热情接待,凡是接待来客的地方和供奉佛像的小屋,窗户明净,卧榻温暖,“寻丈之间,肃然中雅。”他说,五台山北面的豁谷中也有悬空寺,但和这里的相比就不能算完备了。傍靠岩壁建盖楼阁,却能不受岩石的限制,只有悬空寺啊!他不由惊叹悬空寺乃“天下巨观”也!
    确实如此,悬空寺堪称世界一绝,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仅此一景,山西就不枉此行了。 


极具创造力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望悬空寺》    明·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凭虚结构工。梵宫依碧献,栈阁俯丹枫。

涛壮磁窑雨,僧寒谷口风。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

极具创造力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过悬空寺》    明·郑洛

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山川缭绕苍寞外,殿宇参差碧落中。

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极具创造力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游悬空寺》    清·邓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

 

 

 

 

博文推荐链接

极具创造力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新浪草根名博首页“衣食住行”栏目)

极具创造力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极具创造力的“天下巨观”悬空寺  (博客日报摄影“文学长廊”栏目)

“天下巨观”悬空寺  (博客日报首页“编辑推荐”栏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