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浦江客
浦江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6,440
  • 关注人气:61,60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就是那鬼中英雄(诗)——《九歌·国殇》今译

(2008-06-08 18:07:17)
标签:

文化

诗歌

端午

屈原

读书

分类: 诗词歌赋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25/B3/95/95.jpg

傅抱石作品《九歌图·国殇》

 

 

我就是那鬼中英雄

——屈原《九歌·国殇》今译

 

浦江客/诗

 

手执吴地的利戈啊身披犀牛皮的坚甲,

车轮在交错撞击啊刀光剑影短兵厮杀。

旌旗在蔽日遮天啊敌军像那密云一片,

流矢飞箭坠如雨啊士兵们在奋勇争先。

敌军侵犯我战阵啊直向我军行列冲荡,

左边的骖马已死啊右边骖马也受创伤。

战车两轮陷污泥啊四马也被绊住铁蹄,

抡起嵌玉的鼓槌啊振臂把那鸣鼓擂击。

天象愁惨有怨恨啊鬼神也都怒气不息,

战士们杀伤殆尽啊忠骨遗弃原野荒地。

 

出征不再入国门啊奔赴沙场不返故园,

平野茫茫多辽阔啊道路迢迢多么遥远。

壮士死后佩长剑啊秦弓依旧挟在臂间,

纵然是身首分离啊战死疆场忠贞不变。

将士们无比英勇啊武力又是那么强劲,

始终是刚毅顽强啊威风凛凛不可侵凌。

我的身躯为国死啊我的灵魂天地永生,

魂魄如生前坚毅啊我就是那鬼中英雄!

 

 http://misc.home.news.cn/public/images/original/00/25/B3/BE/BE.jpg

徐悲鸿作品《屈原九歌·国殇》

 

    【题解】

    我们现在读到的《九歌》,是屈原在楚国南部民间礼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再创作的一组歌词。屈原在进行这种艺术再创作时,也是交织糅杂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的。他那爱国忧民的耿耿情怀、壮志难酬的孤愤幽怨、对光明理想的热烈追求,都闪闪烁烁、若隐若现地在《九歌》的字里行间透露着。《国殇》是一首悲壮的祭歌,它集中描写了古代车战中短兵相接、白刃肉搏的场面。诗人热情奔放地歌颂了战士们在强敌面前勇敢反抗、宁死不屈的大无畏气概,也表达了楚人对牺牲将士的哀悼与崇敬。

    《国殇》可能当时是由祭巫集体演唱的诗歌,故篇幅短小精悍,句式参差灵活,用韵变化多端,音乐节奏感强。所以,我在翻译时采用了郭沫若译《离骚》的样式,尽量讲究诗的工整押韵,并在每一句中用“啊”字替代“兮”字,把句子分成两等分,增强韵律感。我认为,今人译辞赋,这是最好的样式之一了。我在去年端午节时,也是用这种形式翻译了贾谊的《吊屈原赋》。水平有限,情感无限。所以,还用去年讲过的话:不嫌浅薄,冒昧作之。好在博客是个极宽容的文字园地,望博友见谅。

    谨以次凭吊伟大的诗人屈原并献给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难同胞及抢险失事的直升机解放军烈士。

 

    【原文】

 

九歌·国殇

屈原

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土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注释】

    骖:cān(参)。古车独辕,四马驾车,夹辕的两匹马叫“服”,服马外侧的两匹马叫“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