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于嘉
于嘉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911
  • 关注人气:196,2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朝崩塌于复萌之时·八一输球之后

(2008-01-23 00:19:50)
标签:

我记录

职场故事

杂谈

分类: HIP-BALL
 1月22日
八一队在拥有王治郅的情况下首次未能拿到总冠军,HOOPCHINA网站的标题如此写道。就在一年前,当八一在总决赛当中以明显的优势击败广东宏远获得冠军时,几乎所有媒体都用了王朝复萌的主题。也对,歌舞升平的时候是不需要未雨绸缪的,那大抵会被归为杞人忧天的表现。
不要忘记,在上个赛季过后,一直承担着八一最艰难任务的张劲松挂袍退役;而在总决赛中有着上佳表现的李楠又老了一岁。他们几乎锁住了从浙江到辽宁再到广东所有的八一外线得分,再加上王治郅和莫科的内线发挥,八一才可以屡屡出现神奇的场面。神奇总会倾向于具备发生神奇基础的一方,但神奇不能作为一支球队永久安身立命的本钱。
张劲松退役后的真空成了八一的肘腋之患,外线防守首先无法遏制对手,此后产生的连带反应让八一曾经一度引以为豪的防守连续数论消失不见。还是要重复曾经的一个论调:一个位置真正的重要性,只有当他真正不在的时候,才能完全而彻底地体现出来。王治郅离开时,大家说八一缺了顶梁柱,结果八一照样进总决赛;刘玉栋离开时,大家说八一不能没战神,结果八一还是有总决赛机会;范斌离开时,大家说八一没有控卫了,结果八一还是咬牙争夺总冠军;只有张劲松离开时,大家说还会有更年轻的王磊顶上来,八一准备再次王朝。结果呢?
八一是靠防守起家的球队,王非时代开始就给球队灌注了强大的防守能力和信念。防守反击成了当时八一横行联盟屡试不爽的手段。但随着新老交替以及体制困扰的种种因素,高质量的防守正悄然告别八一,由篮板球开始出现的下滑已经明显昭示了这一点:多数内线都没有与自己价值相称的篮板球数,漂在外线成了内线取分的主要手段。无论进攻还是防守,这对外线几乎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而这个赛季,他们恰恰缺少了那杆最让人放心的外线老枪。
于是就说到了进攻,八一现在具备进攻特点的球员并不多。王治郅、李楠和莫科三人的进攻受伤病和个人特点的影响已经不如当年,余下球员则难以在关键时刻起到这三人的作用。进攻一旦不成,篮板球又缺失,这也是为什么以前经常可以打对手防守反击的八一会经常被对手打反击。
当然,还不得不提到外援的使用。无论是四节五人次还是季后赛更换外援,无非只有一个不受益者,就是八一。但在中国职业篮球联赛外援制度横置于前的前提下,你似乎无法挑出制度的毛病。但在更多情况下球队对决变成了外援对决,也算是让人不尴不尬的现实。
我无意去强调八一是唯一全华班作战的球队,但联赛培养球员也是不争的事实。外援对于球队而言,是药不是饭。但现在越来越多的球队完全倚仗外援,培养本土球员从何谈起?为什么大多数球队在联赛中走势跌宕起伏,呼风唤雨;而到了全运会就很难再复联赛之勇?原因恐怕就在那些动辄砍下40、50分拿走全队最高薪水的黑大个们身上。
说的似乎有点远,再回到八一身上。除了外援,本身机制也是体制原因的一部分。无法正常地引援,依旧采取征调和内部培养,已经由当初的利好变为现在的弊端。全国大裁军使得所有地方军区取消了体工队编制,也让八一的造血过程面临严峻的考验。由历史和其他球队的经验来看,这会是一个漫长和缓缓前进的过程。
不用多提裁判了,八一如果纯靠裁判帮忙恐怕也拿不下哪个对手。如果不是完全倚仗裁判,我倒想问问哪一个比赛场地裁判不会有主场倾向?既然是技术探讨,就不涉及和技战术无关的事宜。
总决赛首战八一错失关键球员防守,力拼双外援魔兽不占上风;次战主力未能先发加之全场紧逼又失先机;三战虽胜却彻底让辽宁拼赢了斗志和体能;第四场鲅鱼圈,八一失尽储备后续,焉能不败?
老兵只能战死,无法老去。王朝还未复萌,便需重筑。八一之败,问题还真不是一星半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