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开心,我就愉快及台湾纪录片《筑巢人》观后

标签:
筑巢人台湾纪录片自闭症杂谈 |
分类: 杂的文 |
今天,陪他游泳,看他展露笑容,发了条微信,贴了下面这几张照片,配的文字是:他开心,我就愉快!
说的是心里话。朋友们跟贴评论,更有大家长感同身受。说实话,这段时间他纠结焦虑,我信心大大受措,跟他的关系也很紧张,好长时间已经没法再教他学习,时刻处于焦虑中的他很紧张,完全没有办法安静下来注意力集中,而他的状态只能让我更加措败抓狂,结果可想而知。如此下去情况只能越来越糟糕。康爸并不像我这样忧心忡忡,他说这就是一个阶段,咱们要改变态度和思路,不能一味地强势,让他对我们言听计从,让康康放松再放松是唯一的选择。因为爸爸的态度,康康对爸爸很信任很认可,事无巨细,都愿意找爸爸,跟爸爸谈,向爸爸求助,而爸爸也非常耐心地对待他。康爸还说,陪伴康康要全心全意,不能有丝毫的糊弄,他说,前些年康康的进步,就是因为我从单位退下来,心无旁骛,一心一意,现在还是要静下心来,嘱咐我尽可能放松,不要给自己任何压力,他说带咱们这样的孩子,带的就是心态。我确实更加需要放松,否则,不是他崩溃,就是我抑郁!好在,有康爸在后面支撑着,我还不至于抑郁!。
今天半开玩笑跟几位关系比较好的家长聊天,我说没想到我们也有今天!
昨天看了台湾纪录片《筑巢人》,很感慨。原本导演沈可尚是想拍那个叫立夫的自闭症孩子专注于画蜜蜂和筑巢,他觉得立夫的那种对自己喜欢的某一件事的固著和专注特别迷人,很吸引他,可是拍着拍着他就发现不对劲,那个一直在旁边或是领路,或是耐心跟在儿子身后,帮他克服眼前的困难,默默照顾守护着立夫的人,却一直被忽略,他有着怎样的压力,什么样的内心?于是才改变思路拍了立夫的爸爸。导演说,一直以来,对肯纳人群外界的重点都在孩子身上,对家长的关注是不够的。即使在台湾,自闭症家长也是同样的担忧,孩子会长大,自己会老,老到有一天不能照顾他的时候,怎么办?
片子的结尾是一个长长的镜头,立夫爸爸孤独的背影越来越远。画外音:从来没有想过要逃,可内心深处却有一个声音在说:这种日子要过多久?
一位妈妈在看完影片之后告诉我,怎么苦怎么累都没有关系,看到立夫对爸爸仇恨的眼神,让人无比心寒!
PS: 《筑巢人》2013年第15届台北电影节百万首奖
游泳池里想起快乐的事,露出难得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