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姚明踢足球朗诵一舟播音主持影视话剧朗诵经典文化 |
分类: 危言诵听 |
朗诵活动很广泛,但朗诵一直没形成一个独立的专业,也没有专业的朗诵演员。于是一提起朗诵专业人士,就把播音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等当成专业的,这个观念不仅在大众头脑里根深蒂故,而且被一些举办朗诵活动的权威机构当作划分专业和业余的标准。比如,目前文化部、教育部主办的国内最权威的朗诵大赛《中华诵》、去年和前年广西宣传部举办的中秋朗诵大赛,为了标榜自己的群众性。规定播音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等专业人员不得参加比赛。
这种认识和观念其实不值一驳。就象我们谈足球不能说姚明是足球专业人士一样。除非姚明学过足球不然他去踢足球可能连一个体校学生都不如。朗诵也一样。其实,朗诵是一门独立的艺术、独立的专业,它和播音主持和影视话剧演员台词表演,虽然属于表达范畴,但可以说咫尺之遥,差之千里也。
(我曾写过《新闻播音与朗诵的二十大区别》、《朗读与朗诵的二十大区别》等,我现在正在琢磨朗诵与台词、朗诵与配音等的区别。这种区别大家可以参考上述文章。)这里仅说两点,一是朗诵和这些表达方式的身份感是不同的,二是朗诵的字音状态和这些方式也是不同的,且不说节奏、语调等的区别。
朗诵与台词、朗诵与配音等是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语言表达类型或语体。不同的语体之间有一道隔,这种隔甚至是一道鸿沟,跨界不是件简单的事情。人们在长期职业习惯中形成的特定表达习惯,当跨界时会把这种习惯带到另一种语体表达中去。从某种意义上说,有这种职业习惯的人学朗诵,可能比一个所谓业余的人走的路更难。
把播音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当成朗诵专业人士的观念,对朗诵的损害是极大的。
一是部分播音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不能清醒这种区别,自以为自己是专业的。于是不好好学习朗诵甚至不好好排练,用播音腔和话剧腔去朗诵,有的甚至连基本的断句和轻重关系都弄不清,有的错字连篇。经常看到在同一个朗诵会上,一些所谓业余的演员不用看稿件认真表演,而一些所谓专业人士却在台上拿个稿子念,根本谈不上精彩谈不上感动人了。
二是对朗诵艺术的形象的损害。一些播音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有一定名气,他们在朗诵活动的出场率和出场规格都高,他们占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话语权。而且在朗诵领域里大众把他们当成标杆,他们的朗诵不认真和水准的欠缺会无言的告诉观众:“专业的名家的朗诵就这样子,朗诵实在是种没意思的艺术。”
三是播音主持人、影视话剧演员有一定名气、占有了更多的机会和话语权,他们成了朗诵的评判,一些大赛中他们在评委席上,用播音理论或话剧感觉要求朗诵选手。结果怎样不用说。我的几个很优秀的朗诵朋友在朗诵大赛中就这样败北的。
所以我想:朗诵活动这么广泛频繁,却没有市场,这也是原因之一。
想想吧,姚明如果要成为足球专业人士需要跨界需要学习。不同的行当呀!当然,他具备的体育素质使他一旦掌握这种区别,他很快会上路并超越!
再次用嘶哑的喉咙喊:朗诵是一门独立的艺术,请尊重她的独立性。
- (2010-03-04 21:16:43)
- (2007-01-31 17: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