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遗址你到底该不该挣钱?

标签:
汶川北川指挥部分分角角门票杂谈 |
分类: 社会经济 |
“5•12”三年后的今天 我们又为北川哭泣
文/张志威
提起四川汶川地震,那十余万亡灵,不但是四川人、汶川人永远的痛,也是全中国人民永远的痛。
惊闻,四川北川地震遗址被微博报称开售门票,且保护工作指挥部确认网友图示收费点,称在国家未拨付维护经费的情况下,为确保参观安全,游客需由擂鼓接待点乘专用车辆前往老县城,期间收17元车费、12元遗址维护综合服务费、1元保险,共30元,从无门票费之说。
看了所谓“保护工程指挥部”的确认,首先一点,我们应该确认这不是什么什么传谣、造谣,也不是什么假新闻。
其次应该确认一点,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工作指挥部的人所谓“从无门票之说”,说句实在忍不住要骂娘的三俗话,是当婊子立牌坊。拿当初全国人民、全球华人乃至世界人民的感情开国际玩笑。
地震遗址要不要收“变相门票”,要不要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去缅怀去祭奠的人民收取“车马费”的变相门票来维护,这是一个很值得商榷的问题,它不仅仅是一个钱多钱少,该不该收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全国人民感情能不能接受的问题。
当初四川汶川地震,有多少百姓在自己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倾囊而助,有多少拾荒者在生活拮据中从牙缝里挤出“口粮”尽绵薄之力,又有多少天真无邪的孩童从储蓄罐中拿出自己的分分角角用稚嫩的小手把它们投进捐款箱中。
为了死去的十万同胞,为活着的无家可归的汶川灾民,相信每一个捐款者都不会图什么回报。事实上,在汶川“5•12”地震的三年后的今天,在汶川灾民用全国人民的捐款乔迁新居后,在汶川的官员用全国人民的捐款,乃至国家用纳税人的钱拨付的赈灾款新建的新城,新建的办公楼里办公时,我们这些曾经为汶川地震感同身受的捐赠者,再一次感同身受了。不过同样是感同身受,前者是为逝去的同胞悲伤惋惜,后者则是对“变相门票”的气氛和痛心。
以地震遗址为卖点,挣全国人民同情死难同胞的昧心钱,这样的做派,这样的行为,比发生在佛山小悦悦车祸后见死不救的道德沦丧者,更应该受到谴责,更应该受到鄙视。
北川我们再次为你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