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奥运战略过后 体育的日子该如何过?

(2008-08-26 15:56:55)
标签:

评赛观赛

奥运战略

女曲

女排

金昶佰

伦敦

体育

奥运战略过后 体育的日子该如何过

文/张志威

51枚金牌100枚奖牌,金牌总数第一,这当然是好事儿,既展现了我们举国体制的成果,又振奋民心,激发了斗志。

就像17天的奥运结束以后的综合症,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17天后的失落是难免的,17天以后归于平静是必然的,生活要继续,四年一度的周期,运动员自17天结束时刻起,又要进入伦敦奥运时刻的备战。

51枚金牌100块奖牌,说实在的取得这样的成绩不仅仅是主场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奥运战略的奇迹。如果没有奥运战略,造就的高精尖体育人才,在强大的主场都是白给。

现在要提这样一个疑问?北京奥运会我们有个奥运战略,伦敦奥运会我们该不该还要有个奥运战略?奥运战略带给我们的是喜悦的金牌和奖牌,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事物都要一分为二的去看待,我们高兴过后最应该看到的是,在很多体育项目上我们造就的是特殊环境下的特殊人才,而不是以普及体育运动为前提选拔出来的水到渠成的自然产物。

如曲棍球、自行车、蹦床包括已经告别奥运会的女子垒球等等。

女曲全国注册的仅有200人,只有可怜的两三支球队,女排据说注册的球员不超过两千。

我们关心女曲,大概都在大赛来临之际,因为女曲有金昶佰在,所以我们寄托着夺牌的希望;我们关心女排,是因为女排是最有观赏价值的球类,同时也有我们老女排的情节在里面。但是偌大的13亿人注册球员仅仅2000,女曲的银牌、女排的铜牌,靠的是什么?靠的是我们在虚弱的繁殖土壤里,常年的国家集训,才有这样的成绩。

美国女排仅仅集训了几周,在郎平的带领下取得了银牌,可他们的球员都是业余的,是美国排球基础实力的体现。

在很多项目上,我们重视的不是基础的发展,而是竭泽而渔的“掠夺性”的战略,包括我们的男女足球,无一不是如此。

还是拿女曲来说,金昶佰带领女曲打拼了九年,成绩可以说非常骄人,然而我们的女曲推广和发展几乎是原地踏步;女排的战绩不能算差,每一届奥运会都寄托着厚望,而我们的排球联赛、排球队员却日渐萎缩,这些都是不争的事实。

强化训练、速成人才、奥运周期大量请外籍教练,这些都无可指责;但是让人痛心的是我们的速成人才仅仅是金牌榜上的荣耀,并不代表我们全民体育运动的普及性,更不代表人民的健康指数。

竭泽而渔,点石成金固然能显示其高明之处,除了能证明中国人聪慧和刻苦外,并没有什么好处。恶性循环,锦标主义,接下来的就是人才断档,体育项目从业人员的不断萎缩,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51枚金牌100块奖牌是很荣耀,但是,能够证明我们是体育强国的还是后奥运时代的全民健身的体育运动,还是我们各体育项目的普及率,这是很值得商榷的。

顾拜旦说:“体育为大众”,全民健身的大众体育,才是我们追求的根本!

4年一个轮回,我们总不能每一个轮回搞一个奥运战略,伦敦奥运会或许是检验我们后奥运时代中国体育的坐标。

 

严正声明:本文由张志威在新浪博客发表,网络转载请注明文章出处和作者姓名,报刊、广电等其他媒体如需转载和引用请先与本人取得联系,同意后方可转载。谢谢合作,违者必究!
E-mail:zzw5719@sina.com  QQ506221372

推荐《关注奥运专辑(1)

推荐《关注奥运专辑》(2)

奥运战略过后 体育的日子该如何过?

欲望眼神+深情一抱 姚明跳进黄河能洗清吗?

刘亦非阿联再现《豪猪恋爱》(多图)

“北京奥运时间”永远不说再见!

运会大奖国内篇,最有价值乒乓球、最野蛮奖国奥

中国金牌总数第一 阴盛阳衰已成历史

邹市明——用拳头增加中国影响力的拳王

陈中——要人品还是要奖牌

假如田亮胡佳在

男单“大满贯”马琳封王 最不易的是刘国梁

两个男人和一条艇=前无古人的世界第一

斯科拉赢了梦八 科比输给了阿根廷

 理解田径情结  更理解史冬鹏!

姚明一人支撑罚球队 队员比尤纳斯更会无间道

  刘翔退赛引发“精神空虚”分裂症

 刘翔——我们已经知足我们为你祈祷 

林丹夺冠13个经典镜头(图)

李矛看到林丹夺冠 你还好吗?!

 宋祖英晋升少将军衔 

[NBA名人堂] NBA球员绰号

刘翔VS罗伯斯天才对手的8大瞬间

非主流的17个共同点,总结得太牛了(1)

非主流的17个共同点,总结得太牛了(2)

 娱乐圈女星成名背后的黑幕(组图)

 2008网络魔鬼词典(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