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101sb李开发等专家房产税是物业税的曲线变脸

标签:
李开发房产税物业税房产 |
20101101sb李开发等专家房产税是物业税的曲线变脸
来源:搜狐焦点邯郸站
2010年11月01日07:37 我来说两句(0)
http://s10/middle/49f19f86ga47544afc699&690
http://s10/middle/49f19f86ga47546bac4c9&690
http://s15/middle/49f19f86ga4754842721e&690
“现在的基本意见是在房产税中增设保有环节,而物业税将不会再提了,其部分内容会放在房产税的税目中,不再单独”财政财科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指出。
不过,10月28日,财科所所长贾康在接受新金融观察记者采访时依然强调“房产税论月数,而这意味着不到一年将正式推出。”
“物业税”曲线变脸
房产税,是国家以房产作为课税对象向产权所有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而在此前,业内一直在讨论开征的是物业税,而且物业税也在国内多个城市空转多年,之所以一直没有开征,除了各种条件尚不成熟以外,其合法性也一直广受质疑。
是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还是犹抱琵琶舆论先行,抑或是雷声大雨点小终归虚无?
9月29日,“国五条”新政拉开楼市二次调控的序幕,而其中关于“推进房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并逐步扩大到全国”的言语让人遐想,而进入十月,关于房产税即将推出的传闻更是“接踵而至”,房产税试点似已如箭在弦,指月“可待”。
据报道,10月22日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聂梅生在招商证券论坛上表示,房产税试点或许在明年3月前就会批准出台,“如果以前是论年数,那么现在就是论月数了”。无独有偶,10月23日,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就在西部金融论坛上明确表示,房产税的推出已经是“按月计算”,距离最终推出时间不超过一年。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从近期发布的“十二五规划”建议稿来看,其关于房产税的提法是“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而这似乎给已箭在弦上的房产税又增添了一丝悬念
上海试点最快元月1日
10月27日,外界期许已久的“十二五规划”终现端倪,《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发布。
从该规划建议稿的内容来看,多次提到改善民生的办法和要求,而作为民生中最为重要的住房问题,《建议》提出,未来五年要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抑制房地产投机需求。业内人士指出,一个“加大”,一个“增加”,说明了政府对于住房两重性的把握。
具体到财税改革方面,新金融观察记者注意到,该《建议》提出要“合理调整消费税范围和税率结构”和“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
“不管房产税征收最终能否实行,‘十二五’要是不提房产税的话,肯定说不过去。”财政部财科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赵全厚在接受新金融观察记者采访时表示,“相比‘十一五’,‘十二五’对于房产税将更加明确,不光停留在研究阶段,更关键的是涉及开征的问题,如果今年、明年不征收,后年就有可能加快。”
然而,这只“税收靴子”究竟会不会落地,什么时候会落地?
“年内推出的可能性不大,但我觉得房产税很可能先试点,上海的可能性最大,且最快在元月1日。”赵全厚认为。
众所周知的是,我国实行的是土地国有制,土地的所有权不是产权房屋拥有者,而是国家。不少人质疑,国家已经收取了土地出让金,再征收物业税是否合法?业内人士指出,严格来讲,物业税主要是针对土地、房屋等不动产,要求其承租人或所有者每年都要缴纳一定税款,应缴纳的税值会随着不动产市场价值的升高而提高,而房产税是以房屋为征收对象,它的征收范围限于城镇的经营性房屋。
“现在的基本意见是在房产税中增设保有环节,而物业税将不会再提了,其部分内容会放在房产税的税目中,不再单独列为税种。”赵全厚明确指出。
从税制角度讲,物业税可谓一个新税种,它的开征需要走立法程序,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而房产税并非一个新税种。
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有关部门才放弃物业税的提法,改提征收房产税,而房产税是现行的《房产税暂行条例》中已有的税种。
最后的“杀手锏”?
此前国家多部门曾联手推出了信贷、税收、市场监管等多项房地产调控措施,如: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房贷;房价过高上涨过快城市将限定家庭购房套数,调整住房交易环节的契税和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等。然而,这些举措似乎并没有勒住高房价这匹脱缰野马,甚至号称史上最严厉的调控政策自4月中旬执行半年来,房价依然以岿然不动的姿态继续在高位运行,由此很多人寄希望于通过征收房产税,达到抑制房价的目的。
“我原打算再购一套房,而最近听说房产税快要出台了,现在还是希望等一等再说。”上海的王女士对记者说。
王女士的等待观望反映了很多人的一种心态。他们认为,征收房产税可以通过增加房屋保有环节成本,达到抑制投资投机等捂盘惜售行为,增加市场供给平抑房价的目的,甚至被一些人视为打压房价的最后“杀手锏”,然而其是否真正具有抑制房价上涨作用尚难评说。
“房产税跟房价间并没必然联系,房产税的出台也并不一定会影响房价,可能会影响民众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但是不会从本质上影响房地产市场。”保利天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希岩如是认为。
李开发对记者表示,征收房产税对房价影响如何取决于四方面因素:一是调控的目标是调控房价还是规范房地产市场;二是减免部分是多少;三是税率定在什么位置;四是如果是多套住房,这个税率是一刀切还是累进税。这四大问题不解决,执行起来结果会有“天壤之别”。
然而从接受采访专家观点来看,大多数都认为开征房产税并不是针对房地产调控,也不能达到遏制房价上涨的目的,反而还可能导致房价上涨。
“很多人将房产税的推出视为打压房价、控制房价,如果把房产税作为控制房价的工具,恐怕会有所失望的。” 财政部财科所张德勇博士表示,征收房产税的主要目的是健全税制和调节贫富差距的分配,如果真的征收房地产税,房价也不一定会跌。
“征收房产税主要还是抑制占有房的需求,在这方面会有一定的效果,然而从某一点来看,却有可能会增加房价。”赵金厚认为,征收房产税不光是一个抑制房价的问题,还伴随
中央和地方财税体制改革的问题,需要给地方配置更多的税收。
有人根据官方统计数据和最新房产税征收政策消息算了一笔账,一旦政府部门对住房开征保有阶段税费,每年此类税收总额将突破1000亿元,与2009年现有房地产相关五项税种全年增量总额相当。
费力不讨好?
“只闻楼梯声,未见人下来。”自去年房价狂飙后,房产税的推进一直没有多大进展,然而随着4月份国务院出台楼市调控“国十条”释放出房地产税制定中的信号之后,有关房产税试点城市的传言就一直不断,上海、重庆、深圳等城市相继传出要搞房产税试点的消息,而近日市场再度传出上海、重庆有望成为先行试点城市。
“这几个酝酿房产税试点的城市,有的是为了政府财政收入,有的是为抑制房价,也有为保持房价稳定的,其差别在于税率的大小、免除内容不同,有无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多少。”李开发对记者表示。
赵全厚认为,从目前传出的方案来看,也只是针对增量上征收,集中在交易环节,而从增量上来征收不能反映房地产税的实质,规范意义上的房产税试点没有一家。
然而,对于未来房产税试点的结果,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张德勇博士却表达了较为悲观的看法。
“这几个城市积极表态要搞房产税试点应该是为增加一部分收入,但不知会不会成为一种费力不讨好的动作,花很大成本但所得很少。”张德勇表示。
对于原因,他解释说,征收房产税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统计房源、摸清房源,然后制定价格。与此同时,由于税务部门没有房产这方面的信息,而房产部门的信息也不可能是完整的,税务部门还要和房产管理部门进行沟通,而将来这两个部门之间需要沟通协调,同时还会牵涉其他部门,这方面的成本是很高的。
多重障碍
作为一种财产税,房产税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产权的明晰,而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产权关系还较为混乱。
业内人士指出,从住房产权来看,除了商品房之外,我国还有很多有限产权的住房,比如经济适用房、合作建房、集资建房、房改房等,在产权关系理清之前贸然开征房产税,显然会带来更大的混乱。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对个人恢复征收房产税更大的障碍还在于我国的土地国有制。我国房地产是住宅私有而土地国有,住宅所有者只对土地拥有70年的使用权,而不是像大多数国家那样的永久产权。而物业税或者房产税属于财产税,前提是对产权所有者征税,而我国居民对于土地并无产权,如果对居民仅有使用权的土地征收财产税,显然于情于法讲不通。
“其实房地产在开发的过程中已经缴付土地出让金,如果再征收房产税,那房产税就成为‘恶税’。其实在中国目前的税收体制下,税负已经很重。因此,在收税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减税。”保利天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希岩分析指出。
事实上,除了一些法律上的障碍,重复征税的问题后面,尚有房产税在技术上实现的难度、存量房与增量房不同税率标准的设置、中央财政与地方税收利益的博弈。
“房源如何摸清楚,一个人到底有几套房子,这就是一个很基础性的问题,如果不能把房源问题摸清楚了,那对征收房产税来讲障碍很大。”张德勇认为。
张德勇指出,相比起房产税来,征收土地出让金来得更容易。对地方政府来说,征收土地出让金不用费很大力气,房产税需要定期收集资料,要做大量技术性的工作,而土地出让金一下可以征收到70年的。
“中央和地方利益的协调以及税权下放这一块也是实施征收房产税的一大难题。”赵金厚指出,从目前来看,即便是酝酿先试点的城市,也只是针对增量房,这属于边缘性的,还不成熟。
分税制非土地财政主因
面对近来不断高涨的房价,土地财政被诸多学者视为罪魁祸首之一,更有人指出现行的财税制度设计,特别是分税制,已较大程度影响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发展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并促使形成土地财政。
“如果说分税制改革对土地财政有影响,那肯定是有。”赵全厚如是表示。不过,他也同时指出分税制与造成土地财政关系不大。对于征收房产税是否会对土地财政有缓解作用,赵全厚则认为不一定。
“土地财政往往在财政收入多的地方比较旺盛,这说明越是大城市,土地卖得越贵,土地财政搞得就越多,而作为中西部很多地方,就是想搞也搞不起来,或者还处于初级阶段,另外也与地方行政考核有关系。”赵全厚如是说。【来源:天津网——数字报刊】
新金融记者 韩启 盛长琳 制图 张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