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静别墅
小静别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23,268
  • 关注人气:6,90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烈火焚烧 凭谁若等闲?

(2007-07-17 16:11:00)
标签:

石灰吟

于谦

瓦剌

英宗

代宗

夺门之变

土木堡之变

赵构

岳飞

秦桧

分类: 静观万象

  好像还是在小学的时候,就从课本上读到了于谦的那首《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当时对于谦还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一个忠臣,后来被朝廷害死了,至于其中的是非因果,少年时的我还弄不明白。其实很长的一段时间,我都一直困惑于一个问题:那就是皇上为啥总爱杀忠臣?忠臣精忠报国,为的不都是皇上吗?
  后来随着对历史的慢慢了解,才知道历史并非像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简单。就拿于谦这事儿来说,“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所俘,瓦剌首领也先以此要挟明朝。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于谦认为“社稷为重君为轻”,遂拥立英宗的弟弟代宗为帝,瓦剌的图谋于是不攻自破。但这样的话,英宗在瓦剌手里也就没有用了,于是也先又想出了个损招:归还英宗。这下子,英宗就成了个烫手的山芋,接还是不接,这是个问题。代宗很担心自己的哥哥回来后,会对自己的帝位构成威胁,当大臣商议遣使奉迎英宗时,代宗不悦地说:“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而正是于谦的坚持,代宗才只好同意接哥哥回来。几年后,趁着代宗病重,英宗发动“夺门之变”复辟。虽然英宗也知道:“于谦实有功”,但拥立他的大臣却宣称:“不杀于谦,此举(指夺门之变)为无名。”这时候,摆在于谦面前的命运就只有一死了。不知道于谦死前,是否有过一丝后悔?如果不迎回英宗,或者迎回后在半道将其杀了,那么,于谦这个拥立代宗的第一功臣,又怎会有如今的下场?
  从于谦又想到了岳飞,假如宋高宗支持岳飞迎取二帝,结果又会怎样?若是岳飞真把徽、钦二帝迎回来了,一个是父亲,一个是哥哥,又将置高宗赵构于何地?虽然说钦宗在金国托人捎信给赵构,说只要把他们迎回来,他做平民都是高兴的。但同样的话,后来的英宗也说过,谁又能保证钦宗不会也来一个类似的“夺门之变”?况且,赵构当时已经膝下无子,而且因为受过惊吓,“那方面”也不行了,不可能再有儿子,即便赵构还作皇帝,他死之后,帝位仍会落到徽钦二帝或其后人手里。所以说,一心要迎取二帝的岳飞自然成了赵构的眼中钉、肉中刺。当然了,岳飞之死还有很多复杂的原因,比如他过度热心地关注高宗的皇储问题,这也是很犯忌讳的事儿。所以说,赵构杀岳飞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秦桧只不过是替罪羊罢了。后来的文徵明一语道破天机:“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不过我还是觉得当代的一个诗人说得更好:“岳飞死在岳飞的手上。”千百年来,人们都在谴责赵构、辱骂秦桧,但是看看于谦和代宗的下场,是非对错,有时就很难说了。
  真的感觉政治有时候就像是一团烈火,如果你卷入到政治的烈火中,那么,你的命运只有两种:或炼为真金,或化为飞灰。当然,选择隔岸观火未尝不失为明哲保身的一种办法,但正如那句老话所说: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而在庙堂,更是如此。当然,我还是很佩服于谦和岳飞忠不顾身的道德勇气,不过有时候却还是忍不住要问一句:“他们死得真的值吗?”因为死在抗击外敌的战火中,还能算是为国捐躯,死在内部勾心斗角的政治烈火之中,又算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