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潘昶永
潘昶永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842,890
  • 关注人气:24,85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上海】 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2013-12-28 23:18:55)
标签:

上海

郑宪章

中华艺术宫

摄影艺术展

潘昶永

旅游

分类: 上海生活记录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如果您喜欢刷微博,并且关注摄影圈子的朋友,我想您对郑老师的这两幅作品一定很熟悉吧。很多人也因为郑老师的作品而守候在康平路,余庆路多日。只为拍摄到满地落叶的秋景。摄影,有时候还得讲究时间和和运气,有时候只是一个瞬间,转瞬即逝,赶上了,就有好作品。但我想好作品更多的是需要有充分的准备以及敏捷的艺术视觉。 
     郑老师说拍摄一张好照片,可能只要1/250秒,可能要几秒,也可能需要一个小时,一天,甚至更久。很多时候拍摄是需要时间去做好前期准备,比如等待一束恰到好处的光影,等待一个适合的人走进镜头里;或者需要对特定的场景先进行了解。当然,摄影也是一项快餐文化,无论您是手持全画幅相机,或者只是个手机,在有利的环境里,要是能扑住到,那就能出好照片。
    很荣幸,在郑老师的镜头里,让我们看见了上海很多逝去的光影和场景。而这些郑老师都用影像给保存了下来。或许多年以后,再回头来看,这将是一笔珍贵的历史资料。
    我喜欢摄影,也拍摄了两三年,电脑硬盘里存了不少照片,但总感觉没有满意的照片。很多摄影师说要用脑去拍摄,是啊!我想应该是先在自己的脑海里成像,然后才按下快门。我还在感受,在学习。去年和今年我用了两年的业余时间去拍摄上海,走过很多的弄堂马路和景区楼宇。但回头看,感觉自己真只是在拍照。对于光影,构图,以及对照片所反应的社会现象的认识还很肤浅。
    摄影人是辛苦的,从郑老师的作品里,我看见了他所付出的艰辛。那是挥洒了多少汗水和牺牲多少睡眠时间所换取的。上海的晨曦,夏日里弄堂的那些光影,雪山的日常,这都需要提早准备。
    我深知我的摄影旅途还很漫长,我也不想超越哪一个人,只是某天回头看自己所拍摄的照片,都发现自己还可以拍摄得更好,这就足以。
    感谢整老师精彩的讲解,祝您的摄影艺术展取得圆满的成功!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3】郑老师在给我们讲解上海的石库门,以及那些逝去的老上海弄堂。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4】 一张好照片,得有恰到好处的光影,以及恰到好处人物。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5】 有些照片,拍摄完成以后,将成为历史资料。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6】 有时候,拍摄很辛苦,需要等待,需要耐心。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7】 倒马桶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8】 老弄堂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9】 虔诚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10】 人潮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11】 黎明中的上海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12】日出东方


以下照片是一起前往的摄影朋友: @驴行-色影-朝圣 拍摄,再次感谢!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13】上海老克勒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14】如何拍摄到“老克勒”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15】 有幸得到郑老师赠送的挂历,再给我签名。

【上海】 <wbr>观“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有感

【16】 合影留念

PS:
 《心象·影像——郑宪章摄影艺术展》已经在中华艺术宫5米层厅公展。至2014年1月2日结束,本展览是郑宪章老师通过不同题材和风格的作品,对摄影表象语言的一种诠释,同时也为广大摄影爱好者和市民提供了一次欣赏摄影佳作的机会。如您刚了解到,而且很感兴趣,那请最近抽空前往吧!

交通路线:地铁八号线 中华艺术宫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