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感动瞬间娱乐私人评分:6.0 |
分类: 光影笔记 |

《我叫刘跃进》的故事走的是《疯狂的石头》之后一直很火的黑色幽默路线,事实上刘震云之前编剧的那几部冯氏贺岁喜剧也算是国产黑色幽默电影的鼻祖。影片讲述了一个丢包的工地厨子刘跃进在寻包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偶然事件:因为包里的6万块钱欠条,刘跃进开始了一路寻找,却在这个过程中捡了一个包,包里的一个U盘又让他成为了被别人寻找的目标,这个认死理儿的小人物在与几帮人混战的过程中固执地寻找着自己的包……故事是乍听上去是挺有趣的,特别是之前刘震云对影片做出的“一只羊误闯入狼群,却让狼群集体自杀”的概括,也着实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但从昨晚看完电影的观众反应那里看到,一个“乱”字是对这部电影的最好总结。
电影的导演是曾经成功完成《我们俩》的“美女导演”马俪文,从叙事和冲突都以平淡为最大特点的文艺小品直接过度到此次影像风格极为凌厉的商业片,不能不说勇气可嘉。但可嘉归可嘉,所存在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电影开场的冗长和乏味让人不知所云,为后文埋下的“包袱”也没能够做到“不突出但不隐没”,以至于在后来的观影中,观众的思绪时常被疑问打断,进而影响了整部电影的流畅性。此外,本片最大的问题恰恰也就是出在其最大噱头“多线并行”的结构上,看得出马俪文非常想要把每条线索都全面带到,但没有重点且平面化的处理使得整部影片在后半部分显得庞杂纷乱,特别是新分支的加入因事前缺乏铺垫而生硬刻板,借用片中某谢顶男的台词来说,失控,这就叫失控。此外,据我粗略观察,这部90分钟的电影少说也差不多用了个1500多个镜头,也就是平均3秒多钟一个镜头,如次凌厉的镜头切换虽然可以让观众很HIGH,但如果没有做到张弛有度实在会让人心生疲倦之感。话说回来,一个女导演能够做到如此干脆利落实属不易,但我个人还是非常偏好《我们俩》时期的马俪文。
从演员选角上来说,这部片子其实是大有看头的,除了有秦海璐、陈瑾这样的专业演员,这部电影还有众多的电影业内人士客串:像是《云水谣》的导演尹力(饰鸭棚老板)、《东京审判》的导演高群书(饰包工头)、新影联院线的副总高军(饰领导秘书)、《鸡犬不宁》的导演陈大明(饰墨镜打手)(此人相当之帅,所以戴个墨镜我也认得他),当然还有刘震云自己。这样的业内人士客串阵容也可以算是这部电影的一个看点,但对于大多数的观众而言,这种“自娱自乐”小圈子行为并没有太大意义,电影好不好看才是关键。而且电影开场时,人物造型未有太大区分度,也是一个问题。
客观来说,单就故事本身而言还是不错的,多线平行的建构模式,还有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转折,但还是不可避免地让我想起了盖?里奇的《偷抢拐骗》等一系列影片,但回顾一下同类电影:《两杆大烟枪》中每一伙都能单独撑起一个故事,到最后才搅到了一起,不像《我叫刘跃进》那样一上来就一览无余;而《疯狂的石头》则展现了各种各样的偷技和战术,不像《我叫刘跃进》那样只是不停地叨叨。
《我叫刘跃进》是中影集团“作家电影”计划的第一部,纸质媒介和影像媒介的融合倒是一件值得提倡的是,以往作家在小说里无法做到的譬如不主动读者视角就能在电影里完成,而电影的时间限制也可以在小说中得以缓解。我相信《我叫刘跃进》的小说应该不错,因为很多细节读者有很多时间去揣摩,而不像观众,坐在3秒多钟换一个镜头的影院里,连眼镜都不敢眨,更何况琢磨。
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
我在金鸡奖的乐与哀愁
一九九七年的香港电影
“乱世佳人”费雯-丽:天使与魔鬼的两生花
评论:盘点电影中的月球传奇
《色,戒》:天寒地冻时分,看得透心凉
人人都爱周星驰——写在《长江七号》上映之前
《色,戒》“独大”凸显金马“中年危机”
2007台湾电影年度盘点专题”
前一篇:生日快樂
后一篇:从《长江七号》看周星驰的起承转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