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由姜伟说起……

(2009-04-16 00:00:43)

     333

    《潜伏》火了。编剧导演姜伟也火了。于是打电话给我祝贺的人也就多了起来。但他们没弄明白,彼姜伟非此姜伟也。接到这样的祝福,心里自然比较复杂,只好说别着急,等下次你们再祝贺我时一定照单全收。

    前两天,去杭州参加钱志婚礼。在机场见某周刊杂志上登有姜伟的采访文章,买了下来,看过之后,开始喜欢上了另一个姜伟。是因为他说的话及做事的态度,内敛、不浮躁,沉得下来,能深入进去,且耐得了寂寞。

    之前,也曾道听途说过姜伟,但所传信息都是散乱的,组不成一个完整的形象,但这次,通过这篇文章,却给我留下人如其剧名的深刻印象,潜伏。当然,是指他为人做事的态度。

回到北京,立刻就买了套碟,正版的,以示对他的尊重。

    一下子就看了进去……

   

    334

    首先,剧本非常出色。我一直相信任何作品都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其实就是作者的创作态度,用心没用心明眼人一眼就可鉴定出来。这个故事给我留下了缜密、从容、踏实的强烈印象。公平地说,看前五集时,只觉得剧本好,对导演的处理并不太以为然,甚至认为有些地方太粗糙,该渲染的不渲染,有戏的地方不强调,只简单平和的叙事……心下不解这样的戏为何会有如此好的口碑。但那么多人说好一定有好的道理。直至看完,终于明白了姜伟为什么要那么冷静去拍,包括为什么不刻意去渲染某个镜头、某场戏,这样做正是因为创作者本身拍这部戏时就已经确定了这样一种创作态度,既只做客观叙事,不主观强化导演的主观意图,这一点跟《团长》截然相反。

    这么说不是说《团长》不好,每部戏的特质不一样,呈现出的结果肯定也就不同。目前为止,还没有完整看过《团长》,只偶尔在电视上瞄了几眼,所以,也就没有什么发言权,但看过康洪雷及剧组主创人员的采访,对他们的不懈追求怀有敬意,至少他们在努力做一个认真的东西,观众层次和需求不同,对这个戏的反应肯定也就不同,这不是简单的好或者不好所能涵盖的!

    目前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已经进入到单一以收视率多少来检验是否成功的浮躁状态,这种现象准确折射出了目前民众的整体生存心态,也由此导致了一些叫座不叫好的电视剧大量出现,且越来越多地充斥屏幕,《潜伏》的出现,树立了另一种标杆,既市场和观众口碑可以双赢。我觉得这一点仍归功于姜伟,除了奉献一个好的剧本外,跟导演的冷静处理也有关系。看得出来姜伟在创作中始终没有让自己流入滥情的境地,很难得的抛弃了以往电视剧创作中常见的手段和经验,无论是枪杀,爱情,都没有刻意渲染和强化,可以说抛弃了一切形式上的营造,而始终让这个故事在一种近乎刻板、中规中矩的状态中展开,这反而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内在力量。

    这一发现让我感到汗颜的同时,陡然增加了对彼姜伟的敬意,可能这恰恰就是他的一种人生态度和力量,退出空间和舞台留给观众去感受和发言,这样做自然就会成功。但成功不可复制。想做好东西首先是不能浮躁,谁能潜伏下来,谁就能获取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个感受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