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艺术的癫狂

(2006-06-20 18:01:36)
http://apoint.okey.net/literature/UploadFiles/200509/20050909154925359.jpg 彼得鲁斯·克里司图斯的艺术是在凡·艾克的绘画传统的影响下成长的。他前期的许多祭坛画可看出这种影响的明显痕迹。在肖像画上,正如我们在欣赏他的《圣哲罗姆》中所提到的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倾向,细腻、明净,注意形象脸部的个性化刻画。这一幅《塔尔博家族一少女像》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幅。
  这是一个脸色略显苍白的豆蔻少女。她带着一顶旧式宫廷圆筒帽,样子显得有点笨拙。一对细小的眼睛炯炯有神地注视着画外。项脖虽挂着珠饰,但胸颈处描绘得不够丰富。背景的暖色与脸上和外套上的冷色调子构成对比。这一切显得闪烁其词,不甚明确,因而这种概括性仍给人以神秘感。
 
多么美丽的姑娘,特别喜欢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作品,当然,在17-19世纪的几位大师也是非常喜爱的。
我喜欢那种神秘,另类,充满故事性的作品,比如现在看到的就是一幅有着故事的作品《少女像》,清高,贵族的血统让画中人物显的格外寂寞,自恋,同时又有着一种少女特有的气质,就像我看莫泊桑的作品《人生》里面的主人公呀雅娜一样,有着美丽的童年,多彩的少年,以及在女子修道院学习的经历,然而也许终究不能逃过那个时期的教条。
 
色彩也许因为时间的关系变大怀旧而犹豫,女孩纯真的眼神在这样的色彩里更显的干净,清洁,没有表情的嘴唇却现实是歌特风格的冷峻。
 
也许着个女孩最终的命运就是悲哀。
 
从画面上看的出来,她美丽却犹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