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记者柴会群
记者柴会群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49,248
  • 关注人气:2,34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军医"

(2015-09-02 10:12:37)
标签:

情感

“老军医”

柴会群

"老军医"

前些天去北京,返沪时买的是T字头的硬卧票,夕发朝至,全程要13小时。房间里共有六个人,一半来自东北。其中有一对30岁左右的小夫妻,来自长春;还有一位60岁左右的大妈,老家是黑龙江的,后来随丈夫转业到苏州定居。东北人爽快,大家很快就熟起来。一聊我才知道,他们三位去北京,原来都跟亲戚看病有关。
小夫妻是做服装生意的,有一个男孩,由于忙于生意,主要是由男方的母亲照看长大。就在一个多月前,老太太突然感觉不对劲,到当地医院一查:肺癌,而且已经是晚期。不能做手术了,只能做化疗。一次要花一万五。老太太有三子一女(火车上的是三儿子和三儿媳),自己也有医保和退休金,按说经济负担倒不是太重。老人求生欲望很强,儿女也希望母亲多活几年。在当地求治无望之后,便在网上查,发现北京一家有部队背景的医院,治老太太的病有奇效,于是就到首都继续治。
结果到了北京之后,却发现是一家骗子医院。
小夫妻告诉我,这个医院有个“教授”,要给老太太打一种特效的针,可以增强免疫力,这种针有两种规格,一种两万八一支,一种一万四一支。但教授也担心老人的身体承受能力,说不着急打,等身体恢复得好些后再打,先住下院再说。
小夫妻虽没多少文化,但因为长期做生意,也算见多识广。陪老人住院后他们渐渐发现不大对劲,比如收费没有日清单。另外“教授”看着实在不像教授,连伤口积水也不会处理。另外就是话特别多,有时还背着家人跟病人直接谈病情,把老太太吓得够呛。后来跟其他病人交流,发现了更多猫腻。有个女孩,打了十多针,也没见有啥效果;还有个病人,打了几针后,病情反而显得更重了。大家总结下来,都认为这家医院在骗人。
小夫妻看情况不对,就借口说老人既然身体条件差,要不先出院回家养一段,等恢复得差不多了再来打那种针。这样一说“教授”却急了,说现在就可以了,先打一针吧。一家人由此断定是骗子,出院手续也没办完就跑了。老人在医院几天一共只花了三千多(好象有少许欠费),大概是所有病人当中损失最少的。
在决定老太太“出院”这件事上,三儿媳起到了关键作用。医院抓住病人和家属心理,知道亲生儿女出于孝心和面子,不会轻易决定出院。但儿媳妇在这时候往往要超脱一些。当然,恶意一点揣测,也可以说毕竟不是亲妈。小夫妻曾谈到一个细节:老人住院时,二儿子曾经拿出三千块钱给母亲以示孝心,母亲当时没要(大概是考虑二儿子经济状况不佳的原因)。二儿子于是花了两千多给母亲买了一种药。不过,在对于此事的真实性问题上,夫妻两个有分歧:妻子认为,这是老太太故意说给他们听的,目的是替没有尽到责任的二儿子遮过。但丈夫坚持说是真的,他亲眼看到二哥出去买药。
逃出那家医院之后,老人和其他亲戚回了长春。小夫妻则打算去南方考察服装市场,第一站是上海,于是我们有缘认识。言谈中,感觉小夫妻对当前的医院和医生深恶痛绝,甚至武断地说“现在的医生都是骗子”。我在宽慰他们之余,曾提到上海有一种临终关怀医院,可以收治晚期癌症病人,虽然治不好,但可以让老人走得时候少一些痛苦。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小夫妻马上岔开了话题。我后来想,他们大概误以为我是在劝他们到上海给老人看病,可见对医院已经不信任到什么程度。
说完了小夫妻,再说说大妈。大妈去北京是看望自己生病住院的姨妈。姨妈从某部退休,最近几年得了一身病,成为医院常客。老太太单位不错,一年据说可以报销五十万的医疗费,但这远远不够。比如今年的报销额度早已经超标,剩下的只能自费。最近没办法又住院了,而且住的是重症监护室,一天费用就得小一万。做一次床旁透析就一千多。但好在姨妈和家人有钱,经济上倒没多大问题。只是心情经常不好,于是便把外甥女叫过去陪她说说话。
细聊起来才知道,大妈本人也跟医疗颇为渊源:他的老头曾是一家部队医院的外科医生,水平不是很高,只能做阑尾炎之类的小手术。后来转业到地方卫生局工作。听小夫妻说起在北京看病上当的经历,大妈一点不奇怪,因为他老头当年的医院就是这么干的。
那是在80年代,院长安排了一个福建人跟他老头做“搭档”:老头在前台看病,福建人在后台卖药。那时候老头月工资才二百多,福建人一天就可以挣八百块。当然,这钱要跟院长分。老头的好处是每天由福建人管一顿饭(也可能还有其他的,但老太太没说)。后来,福建人招呼也没打,忽然从医院消失了。再过了几年,他们接到他的电话,说当年是因为出事走的。他把一个老红军给治死了,家属不干,院长让他赶紧跑,出去避避风头。现在风头过了,所以才又联系。
大妈买的是上铺,虽然年过六旬,但身体显然不错,爬上爬下一点不费劲。她将原因归功于一款叫什么“灵芝粉”的保健品,并推荐小夫妻给去日无多的老人用。
我顿时愕然——早在十几年前,我所在的媒体就曾揭露过这类保健品的营养骗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