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日荷花别样红,操心老父难得闲

标签:
爸爸荷塘月色映日荷花别样红父母孝顺 |
分类: 周边山水 |
7月20日回到如皋乡下的老家,家人告诉我附近有一处赏荷好去处,可以带爸妈去走一趟。妈妈不舍(顶着烈日)打工微不足道的收入,执意不愿前往,想着强违老人的意愿毕竟不好,只好带着乖乖的老父亲捎上小侄女作为向导一道前往。
家里人说的好去处民间叫做荷塘月色,百度地图得知位于如皋戴庄,正式名称是平园池荷香民俗园或藕池村文化园。早在北周(公元557-581年)时期,如皋县隶属于海陵郡。相传此地有较大池塘,八仙过海经过此地时,何仙姑掉下一粒莲子,种子入池后莲藕迅速长满池塘,所开荷花格外红艳清香,藕池村因此而得名。
荷花被历代文人称为“花中君子”“翠盖佳人”,不仅具有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的天然美,还具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更有“并蹄莲开”“百年好合”的爱情意味,古代的人们都喜欢用荷花来象征各种美好的事物。2016年“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村居”在京揭晓,如皋平园池村榜上有名,成为南通地区唯一、全省4家上榜村之一,从全国60多万个行政村中脱颖而出。
因为是夏季,天空虽有些阴云,但是气温不低,爸爸戴着他的牛仔帽,显得精神不少,病体的缘故,行动略见迟缓,累了可以在路边亭子小憩,拿出随身携带的老人MP3,听听歌曲或是戏曲评书。
荷花虽然不是很多,但也颇为可观,有的含苞待放,有的盛开怒放,碧绿的荷叶,清新脱俗的“荷花仙子”微风中摇曳,不禁让人想起“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莲叶尚田田,淇水不可渡”“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等前人优美的诗词,当然知名度最高的恐怕要算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吧,简直美得不可方物。
侄女带领,后面跟上,漫步小道,荷香飘忽,时停时走,走走停停,不紧不慢。一座高桥,灯笼高悬,俯瞰荷园,一侧闲坐,吹着微风,聊着家常,宽慰老父,展望明天,不无快意。下得高桥,一方空地,长凳交角,视野极佳,侄女兴至,拉住爷爷,斜倚肩旁,粉面含笑,按下快门,亲情荡漾,瞬间定格,记入手机,群里共享,美好时光,难得闲暇,能不艳羡?
爸爸身体欠恙,难免焦虑,妈妈老疾缠身,兀自不肯一丝歇息,整日操劳。即使百年寿算,和父母相聚再见的日子也是屈指可数,想来怎不令人感怀。弟弟妹妹一直老家照顾二老,自己常年在外,难得回乡膝下尽孝,今后但得有暇,一定常回家看看,以免空余“子欲养而亲不待”之遗憾。就像今日这般挺好:映日荷花别样红,操心老父难得闲!
寂寞恨更长,欢娱嫌夜短,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次日又得踏上返回无锡的旅程,继续自己的生活,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快速变换角色,归途的那头是爸爸妈妈的儿子和弟弟妹妹的兄长,返程的这头是妻子的丈夫和孩子的爸爸,但我定会再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爸爸妈妈和善良的弟弟妹妹。